大腳趾骨頭向外側凸起,大腳趾關節周圍出現紅腫、疼痛;大腳趾底有堅硬的老繭,或有持續性或間歇性疼痛,怎麼回事?
拇囊炎是大腳趾根部的關節處形成的骨質凸起。
拇囊炎會導緻大腳趾尖被擠向其他腳趾,迫使大腳趾底的關節凸出。
這種關節畸形周圍的皮膚可能出現發紅和疼痛。
為什麼會出現拇囊炎?拇囊炎是一種大腳趾底部的骨狀堅硬隆起。大多數情況下,大腳趾關節會腫大、出現退行性關節炎。
病變大腳趾可能擠壓第二腳趾,出現拇指外翻。拇囊炎患者通常有強烈疼痛感,尤其是穿着硬的鞋子走不平整的路。
關于拇囊炎如何形成有很多研究,但确切的原因尚不清楚。
拇囊炎有遺傳傾向,但在以下人群中也很常見:
常穿又緊又窄的鞋子令大腳趾向其他腳趾處擠壓,會導緻拇囊炎或加重病情。
另外,足部畸形或關節炎等疾病也會引起拇囊炎。小腳趾關節也會出現小趾囊炎。
拇囊炎症狀
拇囊炎的症狀體征包括:
如果長期大腳趾或足部疼痛、足部或大腳趾持續活動受限、大腳趾關節腫塊凸起造成穿不了鞋子,應盡早尋求足科醫生或足科矯形醫生治療。
預防方法
拇囊炎會引起以下并發症:
選擇好的鞋具是預防拇囊炎及其并發症最有效的方法。
應選擇鞋頭寬松、不會壓迫所有腳趾與腳掌的鞋子,最長的腳趾和鞋尖之間應該有足夠的空間。
治療方法
在骨骼、肌腱、韌帶的關鍵連接處出現拇囊炎會嚴重損害足部功能,需要及時介入治療拇囊炎。
一方面,大腳趾出現拇囊炎會擠壓其他腳趾,令其他腳趾異常彎曲或出現雞眼、錘狀趾;或者造成腳趾甲向内生長,腳底可能形成老繭。
因為拇囊炎引起大腳趾關節周圍疼痛,如果長期因疼痛将身體重量從大腳趾轉移到其跖骨上,會導緻腳掌不适,甚至病變。
拇囊炎引起的關節畸形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會加重疼痛不适,更難穿鞋子,患者不得不減少運動和其他活動,甚至行走也會變得困難。
所以,拇囊炎畸形的嚴重程度和臨床症狀,及早采取适當的治療方法,避免足部功能受損。
1.非手術治療
通常而言,非手術治療足以緩解大腳趾的疼痛和受壓。
醫生會建議穿寬松舒适的鞋子,并使用腳趾矯形襪,這種矯形襪可以令大腳趾固定在适當的位置。如果疼痛嚴重,可以服用非處方藥止痛藥,如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
2.手術治療
如果病情加重,疼痛持續不減,醫生可能會采取拇囊切除術。
該手術可以重塑大腳趾關節,矯正畸形,去除拇囊炎,并防止拇囊炎複發。
在手術過程中,腫脹組織會被去除,大腳趾恢複正常形态,病變的關節骨骼重塑
手術後患者需要止痛藥,康複治療師會指導腳趾、踝關節恢複運動的時間與方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