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八大山人節傳說

八大山人節傳說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8 22:09:05

時頭:春節(又叫大年,舊年)。

八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七巧節)、中秋節(八月十五)、重陽節(九月初九)、寒衣節、臘八節。(需要指出的,現在也有人認為八節中七月十五為八節之一,七夕節不在八節之内。所以以下一并加以說明)。

舊時,神山一帶的人們對一年中的節日,特别看重,每逢節日各用不同的形式,以示慶祝和紀念,其中也穿插了較重的封建迷信因素。

春節,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傳統節日,辭舊迎新,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進入臘月,人們就開始緊張忙碌起來,購年貨、縫新衣(或洗舊頂新,以大改小)、碾米、推磨、做豆腐等等,不過多數是有錢人或較富裕之家節日氣氛更重,有的還要殺豬、宰羊、殺雞,尤其是少年兒童更是圪置攆跳,掰着指頭數着大年,能吃好的,穿新的,玩個痛快。那些不知米面油鹽貴的人十分惬意,而頂家負重的主家男女各有各的壓力,有老話說得好:臘月窮漢賽如馬跑了!東挪西揍還債,自家過年冉用,“人家過年,咱過關”這是過去窮人家過年的真實寫照。

八大山人節傳說(神山傳古的時頭八節)1

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民間叫竈君離宮上天之日。晩上,家家祭竈君爺;鍋台上戶戶設置了竈君神位,一爐香,一盞燈(燃素油),一碗清水,一盤麻糖(饴糖、後用水果糖)。意即,用饴糖賄賂竈君爺,希望回玉帝面前報喜不報憂,多為主家人說好話,不說壞話,也有用饴糖粘住竈君爺嘴,上天免露家中醜事。有專用對聯:“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或“青油點明燈,黑炭生紅火”。硬說吉慶,不要講不順的用意。

之後,人們就開始打掃房、刷家;買梅紅紙,寫對聯;蒸供獻,花糕、棗山,備年飯,準備一正月的熟食。置備過年用物。人們很講究正月不要賬,也盡量不花錢購物。

除夕日,“千家萬戶瞳瞳目,總把新桃換舊符”,戶戶大掃除,(去除舊的一年的穢氣),貼對聯,糊燈籠,下午最好太陽落山時壘旺火;傍晚時安神位,請祖先(家祖),通牌位(也叫通素哦,将先祖視為神靈,供奉神靈皆為素食,因此将立先祖神位也叫通素哦),方式:先貼上各路家神,向天、地、門神等各處神位擺上香爐,焚香敬紙,然後到先祖神龛前點燈、上香、跪下叩頭(三叩頭),嘴中念念有詞,意欲請各位先祖回家過年。此後一日兩餐早、午先敬神,後供祖,再開飯。有“硬餓人,不餓神”的說法。直至過了初五中午飯,收起牌位,第二日初六一早打送上路,(一般是送到大街以外出了村的大路上,再次焚燒紙錢金銀等,禱祝,安心上路,也可鳴炮送行)讓自己返回墳地。

正月,人們出門時興看日子好壞,一般有“三、六、九,出門就得手的說法流傳,(初三,初六、初九出門走親戚不用另看日子),所以人們大多在這些日子出門串親。

除夕那晚,是一家人圍坐一起包餃子,大團圓最祥和時間,還要熬年迎新歲。現在是看“春節晚會”,有的人家玩麻将,撲克、電子遊戲等。

八大山人節傳說(神山傳古的時頭八節)2

大年淩晨,家家戶戶點旺火,也有的是以點年草代替。敬神拜祖,鳴炮慶賀,旺氣沖天,喜氣臨門,同時亦祈求神、祖保佑,四季平安。然後,晚輩帶上孩子們,沿門挨戶,向家族長輩,兄嫂叩頭拜年(跪在竈君或先祖牌位前),祝福長者長壽幸福,過年愉快。作為主人長輩、長者要緻謝來拜年者,有核桃、花生、紅棗、瓜子、水果糖、柿蛋、黑棗、紙煙等示謝,最為興奮仍數蹦蹦跳跳那些孩子們,凍得小手發紅,捧着收到的禮品,積攢起來舍不得吃。

元宵節(正月十五),也叫上元節,大江南北都有猜燈謎,鬧元宵多種形式的活動。舊時,上莊,下莊,圪瘩上,多數群衆自發組織,舉行觀燈猜謎,舞龍耍獅,撓高,高跷,船燈,車車燈,等各種鬧元宵活動。神山村曆來文化先進,正月十五節目多未間斷,延續至今,尤其大老漢,老婆子多會扭秧歌。每年初五(破五)一過,人們不分男女,老幼自告奮勇,開始粘燈裱船,裝飾演出道具,排練節目。各自在村表演完,還要到鄰村表演參賽,經常參加全縣、全公社、外地會演,多次得獎。其中也包含着,百姓拜神祈福,上廟祈禱,祈求上天神靈保佑,年年風調雨順,四季平安的意願。

八大山人節傳說(神山傳古的時頭八節)3

清明節,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民間習慣在這一天祭祖掃墓,現在列為全國性紀念活動日。祭奠烈士英模,又兼備了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功能。神山村村民,自古流傳,清明節連同十月初一這一日,作為修墳砌葬、合葬,配陰婚的日子,最起碼也要到祖茔墳頭前,祭奠亡故祖親,即使遠在外地他鄉,也盡量趕回上墳添土(以示後繼有人)不忘祖宗,實在回不來時,現又興起天堂快遞,在外地路口,燒紙币,金銀等意為路祭後由天堂快遞交歸先祖。

端午節,我國傳統節日,相傳為紀念屈原,後人把這天當作節日,有吃粽子,競渡龍舟等風俗。神山村過去在端午這天早上,由大人們出村拔上艾蒿,回來取少許放在門頭,少許艾葉塞入每人耳內。特别是還正在睡夢中的孩童,醒來後就聞到艾香滿屋,預示百蟲不入,百邪不侵,五毒驅離。還搓五色線,到村中廟上觀音菩薩、子孫奶奶前上供、敬香、禱告後再帶回家給未長大兒童(尤其九歲和十二歲以下)手腕、腳腕、頸部帶上(有的是戴在紐扣上)。意欲長命百歲,這五色線稱之為“百鎖”。飲食上,前幾天就包好了大黃米粽子(近年包糯米粽子的也不在少數),端午節這天普遍流傳吃粽子的習俗。

八大山人節傳說(神山傳古的時頭八節)4

七巧節,亦叫七夕。神話傳說,牛郎織女晚上相會之日。部分地區稱鬼節令。過去,村人有燒衣祭鬼的舊俗。當人定夜靜時分,到十字路口,燒衣哭泣,為新近逝去或過世不久遠的親人,添衣換季,表達哀思懷念。現在這節已淡化,有的人光聽說是鬼節,不知其所以然。

中秋節,(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節日,有賞月,吃月餅的習俗,同時也是民間慶金秋豐收的佳節,也稱團圓節。神山人與全國各地一樣,在節前都打好了月餅,有的還做點心、鍋盔、油絲餅,三尖等,買西瓜備果蔬。十五那天晩上,供月亮爺,敬神位,家人團圓,賞月吃月餅、毛豆,玉米,地瓜,鮮棗等。此節,有人稱“二年”。不論遠近,在外的親人總要,卻總想回家團圓。

重陽節,我國傳統節日,可追溯到上古時代,舊時有登高,賞菊,踏秋的習俗,頭插茱萸。在咱農村變成慶豐收的節日,順其天年,秋收後,糧食上場入庫。時間定在九月初九這天,習慣吃油糕,但本地流傳有,九月九河撈,十月一糕的說法,意指新收的荞麥打下了,可以喝荞面河撈了,仍為慶豐收的意思。至于,現代變成敬老節的意涵,于九九重陽節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為重陽節增加了更實質性紀念活動,神山的所有老人何樂而不為。晚輩更加敬重長輩。

寒衣節,農曆十月初一,相似于七夕節,亦屬“鬼節”。也有在在十字路焚燒衣被(紙做的)給作為逝去的親人送寒衣,防凍禦寒的意思。現在,此節雖淡漠了,但在當地過去和現在形成了,與清明一樣可祭祖上墳,合葬,遷墳,墳地動工的節日。

臘八節,是年中最後一節,數九寒冬,人們習慣吃臘八粥(起源于佛教,釋迦牟尼這天成道,而寺院每逢此日煮粥供佛,後民間相延成俗),較為隆重。前一日,都要到河槽打冰塊,背、舁擡回,每個門前一塊,大塊的立在大門旁,叫做“臘八人”,還要放在:水甕,做紅粥的鍋裡。臘八這天清早,用冰水做粥(由豇豆、綠豆、連豆、小麥、小米、紅棗、花生、黑糖等湊夠八樣,意為八寶粥不夠八種的時候也可用紅薯、新土豆 、新玉米、冬瓜等充數。飯前先要供臘八人,神龛供粥,然後才開始一家子吃粥。還說,臘八不早起來按時吃粥,會得紅眼病,這應是因為太陽公公出來後臘八人那塊冰就融化了,你在這前必須供奉紅粥,否則“臘八人”就吃不上了,意為讓人們養成早起的習慣。

八大山人節傳說(神山傳古的時頭八節)5

過去,每逢時頭八節,或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改善生活,吃好的,過節似得,大戶人家更注重,犒勞長工,短工,如這天主家“小氣”,則用不住受苦人。民間從那時留下了“有福生在初一十五,沒福的生在臘八端午”的說法,還不是因物質匮乏,老也吃不飽吃不上好的之緣故。

随着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科學日益普及,人們對某些舊習俗,必然要逐步淡化,不再信奉,端午、臘八也不如過去隆重,隻剩春節,元宵和中秋三大節日,似乎還較講究,但其中迷信色彩,都在逐漸退出舞台,已經在被親友聚會,旅遊觀光逐步取代。

特别是,黨和政府為全國公民法定了“五一”、“國慶”兩大節日,和“三八”、“六一”、“七一”、“八一”、“新年”等部分公民享有的紀念活動日外,還為“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法定為全民享有的節假日,賦予了全國工薪族帶薪休假的優待權利。這是中國曆史上從未有過的新生事物,也是我國人民熱烈擁戴和值得慶祝的決定。

另關于“七月十五”,“二月二”兩大節日,在民間一直流傳,曾經至現在普遍受到重視。

其“七月十五”民間都說是鬼節,實際有多種來曆版本和說法,很難統一,

一種認為七月十五為中元節(歸道教),一種說法也叫“盂蘭盆節”(屬佛教)也叫鬼節,是鬼門大開節日,關于這天舊時有多種講究,盡量晚上不出門,尤其,晚上要出門不能靠牆走,走路别回頭,不留長頭發出門等多種講究。均有傳說鬼有關(怕人們把你當作鬼,又怕跟上鬼,還怕鬼跟上,又怕看見鬼;。

另外民間還有種傳說,意為曆史上曾經漢民族被匈奴欺負最厲害,忍無可忍之時,有一年商量好,要在八月十五齊心合力殺鞑,七月十五蒸上面人,裡面裝上信息,是傳信發動日,發動所有漢人從這天開始做好準備,團結起來,八月十五這天統一行動殺鞑。從這開始留下七月十五這一“殺鞑紀念節日”,民間才保留下了蒸“面人”的習俗流傳至今,人們都知道蒸面人,是為小孩蒸,為新媳婦蒸。什麼帥男,倩女,歡魚,吉兔等,寄托主家對後代人的憧憬。

當然,現在這些習俗正在或已經淡化。

在好多地方,神山人們後來就把七月十五也當作祭奠先祖,上墳的節日了。

二月二,(龍節、龍擡頭節),也有許多的傳說習俗,而這其中又出現了有關龍的地方傳統美食:吃蔥餅(春餅象征龍鱗)象征吃龍鱗;吃煮雞蛋,烙雞蛋餅,吃脂油餅,都是象征吃龍鱗的意思;吃水餃,意為吃龍耳朵;吃棗山,意為掰龍頭;還有的地方吃麻花,餅子意為啃龍骨;還有的地方時興吃龍須面,意為讨個好彩頭;吃油糕,意為吃龍膽。總之,皆與龍有關,說明,龍的傳人多麼敬重龍。當然舞龍…耍獅 的文娛活動一定少不了。

八大山人節傳說(神山傳古的時頭八節)6

在神山二月二或清明節,還有炒炒棋的習慣,炒棋又叫蠍豆,有棱有角,形似某種棋子,此時蠍,毒蛇蘇醒,吃炒棋想規避蠍、毒蛇侵害。有兒歌“吃了蠍子爪,蠍子不用打”,“大龍擒小龍(蛇人稱小龍),蛇蠍不用怕”。

(趙計虎搜集整理)

八大山人節傳說(神山傳古的時頭八節)7

  個人簡曆:趙钊(筆名:寄遠/緻遠)乳名:趙計虎。山西省原平市大牛店鎮西營村人,畢業于忻州師範學校。曾在原平市上陽武中學、上陽武社辦高中、大牛店學校、本村、神山四隊學校等任教(當過四校校長)。八六年在職進修,(假期集中面授,平時自學作業)山西教育學院《教育管理學》專業,88年以優異成績畢業。89年改行行政,在神山堡鄉、長梁溝鎮政府工作。2O14年4月退休至今。

  神山是我的第二故鄉,老娘、姑姑、姨姨、姐姐均在此村成家立業。

  神山又是我高小上學的“母校”。

  神山與西營村一依帶水,是西營村人出門走外的必經之地,也有上下村之說。

  我對神山有特殊的情結,故了如指掌,情有獨鐘。有着和西營村差不多的思念與向往。所以常寫點關于神山情結的文章詩詞,以文托情,聊補想念與親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