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性惡論?實際上包括荀子在内的所有主張性惡論的人都不是按照孟子所理解的人性來談人性及其屬性的。換句話說,他們都是就人身所具有的屬性來談人性以及來論證人性本惡的。也就是把人與動物禽獸共同具有的屬性當做人性來加以讨論的。
然而,即便如此,在我們仔細分析了他們的理論以後,也會發現他們的用意的最終目的還是要承認人都可向善成善的。荀子說: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争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于争奪,合于犯分亂理而歸于暴。故必将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于辭讓,合于文理,而歸于治。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僞也”。
在荀子看來,如果依順着“好利”的天性,就會導緻争奪,而争奪起,那麼辭讓之德就沒了;依順着“疾惡”的天性,就會導緻殘暴,而殘暴起,那麼忠信之德就沒了;依順着“耳目之欲”“好聲色”的天性,就會導緻淫亂,而淫亂起,那麼禮義之德和文理之義就沒了。所以需要有聖人出來制定禮義,注重教化,人人做到辭讓,按文理行事并最終歸于大治。荀子通過以上的分析所要得出的結論是“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僞也”。
也就是說,人的性是惡的,而善不是來自天性,而是人為的結果,即善行是經過人的後天教化得到的。可見,主張性惡論的思想主要是将“情欲”界定為人性的,而且認為如果要是“順是”的話,即任其表現和發展的話,那一定會産生出種種惡行的。如果照着這個思路,主張性善論的孟子其實也是同意的。
在孟子看來,人的“飽食、暖衣、逸居”亦屬于“情欲”的範疇,而如果隻依順着這些的話,那麼就如同禽獸一般。雖然孟子沒有使用“惡”這個概念,但意思是非常明确的,禽獸般的生活當然不是什麼善行的事。值得注意的是,孟子并沒有将人的情欲說成是惡的,從而主張将其滅掉,而是在強調人不能僅僅隻是滿足這一物質和生理性的需要。
換句話說,孟子首先是承認人要有這種需求的。至于荀子也不是直接視“好利”“疾惡”“耳目之欲”“好聲色”為“惡”,而強調如果“順是”,即如果放縱它們而不加以控制、限制的話,那必定會引出惡行惡果的。而孟荀的人性論之所以得出性善與性惡兩種不同性質的結論,主要在于他們對于“人性”有着不同的界定。
但同時還應該看到,盡管孟荀表面上存在着差異性,但實際上是有着根本性的同一性。也就是說,他們通過不同的方式實際上共同表達了人是能夠向善、要善、可善的這一人的根本性的原動力。正因如此,也才有了孟子的“人皆可為堯舜”和荀子的“塗之人可以為禹”的共同旨趣和理想。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性善論和性惡論所要引出的都是“節欲”“制欲”,都是要強調後天的“人為”在啟善、向善、要善、可善的重要作用。這一“人為”當包括如何發揮也是屬于人的天生之性的“理性”在激活“良心”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為中國傳統文化關注的教育環境和生存環境又都是中國人性論思想所高度重視的問題。也就是說,中國的人性論不會因為強調人性的先天性本善或人性的先天性本惡而忽視對人性的後天性的探讨。
(作者 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徐小躍)
特别聲明:此文是徐小躍授權刊發,未經允許,一律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歡迎感興趣的朋友轉發、點贊,加關注@文以傳道 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