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出自老子經文第五章,全章内容如下: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刍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刍狗”,用草紮成的狗,用于祭祀,用後便棄之。高亨則進一步解釋說:刍,草也。刍狗,就是用草紮成的狗。古人用來祭神,紮成後用匣子裝着,用花布蓋上。祭祀時,由祭者恭敬地把它擺在神前,祭完後,就扔掉,人們要用腳踩它,把它燒掉。
對于刍狗的認識雖然大體一緻,但不同注家對這句話的理解卻頗不一緻。高亨認為老子用這個比喻,其意義是要說明人對于刍狗沒有愛憎,由于客觀條件的變化而受到人們的尊重或被抛棄。李存山則認為,“以萬物為刍狗”,則代表萬物的生成死滅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對于這兩位學者所做出的解讀,我自己感覺有些晦澀難懂。
刍狗,既然是用草紮的,用過後還要被抛棄扔掉、或燒掉,這顯然是很輕賤的東西。經文中講,“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 但是這裡講天地不仁,則是與老子全篇的主旨思想是相反的。老子講天道無為,就是講天地生養萬物而不為主,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老子還講: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主要是講天地對于萬物沒有偏私偏愛,都是平等對待,一視同仁。既然如此,那又怎會不仁,而視萬物為刍狗呢?所以,我将這句經文,看作一個反問句。将它譯作:如果天地不仁,就會視萬物為刍狗。而它表達的意思則是肯定的,即:天地有仁,不會将萬物視為輕賤之物。
這個理解靠得助嗎?我是結合下文來思考的。”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在這段經文裡,老子将天地生養萬物的過程,比作風箱生産風動。你看,風箱中”空無一物“(實際上是空氣,但古人并不知道),卻能源源不斷地生産出風動來,而且拉動風箱杆的力量越大,生産出的風動也愈強大。
老子認為,道生養天地萬物,就類似于風箱從“空無一物”中源源不斷地生産出風動的過程。道就是無,以虛無空洞為存在形式。所以道生養萬物,就是以虛生實,以無生有。所以,老子講:“道沖,而用之或不盈。”又講:“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這些經文所表達的意思,與風箱的比喻傳達了相同的思想。
所以,這段經文主要是在描述道生養萬物不為主,功于萬物而善下,甘以虛無空洞的形式隐于萬物之下、之後。那麼,這也就說明道于萬物是沒有偏私偏愛,一視同仁。這同時證明了道于萬物有仁,不會将萬物視為刍狗。根據這些思考,我認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是一個反問句。
根據以上讨論,我給出自己對于這一章文字的理解:
天地如果沒有仁愛之心,就會視萬物如刍狗一樣輕賤無用;聖人如果沒有仁愛之心,就會視百姓如刍狗一樣輕賤無用。
風箱以其特有的結構,利用空虛的氣作為原料,依靠拉箱柄的不斷抽動,源源不斷的生産出風動。風箱中“空無一物”(實際上是空氣),可謂虛,可謂無。但使用起來取用不竭。愈是加大加快拉動拉箱柄的力量,制造出的風動便愈加強大,這就是“動而愈出”。風箱從“虛無”中源源不斷地生産風動的過程,可以類比道以虛無生成萬物之有的過程。所以說,道于萬物不類似于風箱之于風動嗎?
常言說得好,禍從口出。多嘴多舌的人往往容易招緻禍害。所以不如少言或不言。
隻有道與聖人才能做到但求奉獻不求索取,生養萬物卻甘居萬物之下,為而不恃,功成不居。所以,天地于萬物有仁,聖人于萬物有恩。但他們功而不居,以無生有,以虛生實,以不言以教化,而萬物自賓。這裡講的全是無為的益處,教導人們以取法無為的道理。
如果這是全章的主旨的話,那麼天地和聖人必然是有仁的,就不會視萬物、百姓為刍狗。所以,這就更堅定了“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刍狗”是反問句的認識。
【主要參考書目】
《老子譯注》 高亨
《老子》 李存山 注譯
《老子思想初探》 李紅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