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票補真的告别,那麼被沖擊的貓眼微影、淘票票将拿什麼與市場、片商繼續談判,将來的他們會有新的“壟斷”嗎?影院又将如何面對新機遇和挑戰?
寫在前面
近日,網傳文化部和電影局已下文,将于10月1日開始實行新規。新規包括:
一、停止一切線上票補,包括第三方和影院自有渠道,但不包含影院線下售票;
二、第三方線上售票手續費不高于2元(含票務系統),院線/影投不得參與分配;
三、未獲得公映許可證的影片将無法開展預售;
四、線上售票上對影院的結算周期從今年10月1日開始變成8日内結算,明年十一其要求即時結算。
據了解,電商平台、院線方都暫未收到确切通知。新規真實性還有待考察。
來源: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
2014年國慶,一部《心花路放》開啟了“票補”的熱潮,貓眼首創9.9元超低價看電影模式引發了全民的關注,而2018年國慶,“9.9元低價看電影”的時代或将終結。
一夜之間,所有人都在這議論這個或多或少大家都“心照不宣”的答案。從解讀政策來看,很明顯,在線購票平台将迎接不小的鉗制。
在線票務的“心花路放”
追蹤在線票務的曆史,首先國内電影在線售票網站最早一家是在2005年誕生的網票網,後來大地院線也搞了哈票網,到了2008年在上海誕生了衆多電影愛好者和文藝青年都愛的格瓦拉。2012年,美團成立“美團電影”,後改名為“貓眼電影”,2014年騰訊、萬達等的加持下微影時代成立,“微票兒”問世,後格瓦拉被微影買下,2017年與貓眼合并,變成一霸“貓眼微影”。2014年底阿裡上線了淘寶電影,後改名為“淘票票”。
最初的在線售票業務一直發展緩慢,根據數據調查顯示,2009年國内在線購票比例隻占2%。2010年1月,電影《阿凡達》在内地上映,出現了一票難求的火爆場景,在這個時候觀衆發現在第三方平台購票不但是原價,不用排隊,還可以在線選座位,十分方便。借着《阿凡達》一票難求的東風,在線售票軟件注冊用戶開始暴增。
《心花路放》票補
2014年,貓眼在拿到《心花路放》的聯合發行權之後,通過千萬級别的補貼壟斷了片源,市場上出現了“9.9購票”的熱潮,極大刺激了電影市場和電影觀衆。衆多影視公司為适應新的用戶消費習慣及獲得平台票補支持,在宣發部門内部組建了在線發行部門,專門負責和彼時的微影、貓眼、美團、大衆點評等售票平台合作。
票補大戰的掀起,極大促進了線上購票,悄然間,整個市場在線購票率達到了90%的情況。過去這四年,在線票務全然改變了電影市場的宣發格局,甚至從某種程度上左右着一個影片的市場反應,能否拿到售票平台的票補、拿到多少票補,直接決定着影片的票房狀況。
貓眼微影、淘票票的舊式壟斷
然而,新政策的頒布,在票補玩法方面,之前的操作已然失效,以後作為觀衆,能看到的票價就是影院給到的價格,新規中讓定價權重新回到了影院。
另外,之前大家看到的每次購票下面出現的“服務費”三個字也受到了限制,新規中對平台的服務費進行了嚴格的定價,從原有慣例收取3至4元一下子變成了1元,在線票務平台的毛利進一步被稀釋。
伴随着極速擴充的市場,被“養”和“供”起來的在線票務平台,從一開始的群雄逐鹿到現如今的貓眼微影、淘票票兩家為王,在經曆熱錢退去、市場份額搶占完畢、轉戰上遊内容生産出品等一系列舉動之後,話語權越來越強的在線平台在釋放野心的同時,也逐漸讓市場不滿他的“身份”問題。
幽靈場、提前鎖場、偷票房、退票門等一個個操作話題被一次次擺上了風口浪尖,直到今年五一檔,大熱的“《後來的我們》退票門”事件點燃了行業的不滿情緒。
新政策中要求網絡平台數據同步上傳至專資辦更是監管部門對于這些不滿情緒的一個體現,刷票房、買票房、鎖場的行為還會“铤而走險”地上演嗎?
那麼,作為在線購票平台兩王的“淘票票”和“貓眼”接下來将有怎樣的市場打法呢?
這幾年,兩位大亨借着“資本”和“在線宣發手段”,已經完全介入了上遊内容生産投資的生意,羅列這幾年的大賣影片,幾乎每一部後面都會看到這兩位相關的身影。
深響(ID:deep-echo)根據貓眼招股書整理制圖
很明顯,“壟斷”這個詞,是在線票務平台常常被提起來的矛頭指向。在線票務平台呈現出集合院線和制作方資源、從售票到補貼、從宣傳到制作,已經深度的影響到電影全産業鍊的制作、出品、發行之中。
所以,之前我們可以預估到這樣的操作,比如某個售票平台自己的制作發行的電影,通過高補貼獲得壓倒性的票房數據,從而提升排片,沖擊其他沒有補助的電影排片率,會存在不正當競争的嫌棄。
在這種情況下,其他電影制作方為了提高電影票房,在第三方平台補助的情況下極大可能會加大補助,或者被迫跟第三方平台合作,這勢必會造成第三方平台形成垂直壟斷。
内容投資是平台新式壟斷方向?
那麼,沒有了票補,這些“壟斷”還能繼續走得通麼?沒有了票補之後,市場上的兩位大亨又如何喝片商打交道,靠什麼再吸引片商呢?
其實上,除了票補之外,他們還有不少法寶,一個是大數據,一個是營銷體系,還有一個就是“繼續資本”。
這幾年在線票務的發展,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它們逐漸勾勒出整個影視産業的大數據藍圖,它們掌握了用戶畫像,它們有優勢明顯的互聯網基因,所以它們能構建出一部作品最直接的營銷體系。
互聯網産品的好處就是,将根據用戶行為進行數據分析,某個用戶傾向于哪種類型的電影,之前觀看數據偏向于哪些,将依靠大數據進行精确化營銷,給需要的人推銷合适的産品。
通過提升營銷效率來提升市場占比,直接能檢驗哪家平台的銷售數據更好,哪家平台就将獲得更多的片商合作。
一個背後是阿裡,一個背後是騰訊,抛除内部需要考核的KPI不說,其實兩家在找到大流量推廣方面就有先天優勢。
例如,淘票票在發行《西遊伏妖篇》、《乘風破浪》等電影時,就會結合淘寶、天貓的商家資源對影片展開整合營銷,并且聯合支付寶、手機淘寶、微博等流量對用戶精确化營銷,為影片宣傳造勢。
電影的輸出端口本就有限,主要由電影院,流媒體平台,第三方售票平台三個渠道。在不容許票補之後,因為燒錢養成的用戶習慣已經形成,原有用戶在沒有更多選擇的情況下,依舊會保持穩定,不會大量流失,剩下的就是平台之間通過數據化營銷提升服務質量,提升市場效率,互拼内功來決定未來的良性競争。
所以,淘票票和貓眼微影在面臨“票補封鎖”的情況下,接下來需要做的最大功課或許就是如何充分利用自己最原始的“背後版圖優勢”,如何在内部找到共赢的機制,推出對片商、對合作方更有吸引力的營銷資源,這個問題迫在眉睫。
抛開這些不說,在影視市場寒冬警報響起的時候,淘票票和貓眼微影如若想繼續完成“壟斷”、或者獲得更好的片商資源,那麼,它們倆最大的砝碼和投入将會是直接上遊内容生産的資本需求。
影院擁有平等競争機會
在解讀新政策的時候,定價權重歸影院這一條如果實施,影院的話語權将得到很大提高,未來影院的運營突圍方向值得關注。
其實上,一二線城市在這兩年已經完全接受了“沒有9.9元”票價的現實,他們在在線票務購票的同時,出現一些觀衆就地理位置和個人偏好原因,早早安裝了自己常去的影城app,并且在會員模式的操作下,綜合比價之後,影城app上的優惠幅度也出現了對于貓眼微影和淘票票的反超。
所以,在定價權交給影院之後,影城經理們在運營上面下更多文章,如何聯動兩大在線票務平台、影城app、以及落地線下活動等,完善好自身的會員體系建設,将是未來大家頭疼的問題。
誠如壹娛觀察曾在去年盤點過一篇《影城app的機會在哪?》中提到的,“用戶并沒有渠道忠誠,更多的是有對于場所的偏好,對于大多數影城來說,方圓五裡的觀衆才是最重要的。因此,這也就是影城的機會:找到自己的會員。”
影視寒冬,讓産業上的人越來越多的去思考未來産業的有序化發展,過于壟斷的現象,導緻産業的其他關鍵鍊沒有議價權,隻能變成附屬品時,中國電影市場将會迎來“派拉蒙” 危機。
之前頻發爆出的造假的現象,極易讓電影市場失去準确的數據作為參考标準,我們所呼籲的電影工業化的推進也将阻礙加倍。
票補的告别,壟斷局面的平緩,或許是這個産業規範化的道路上,極其重要的一個裡程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