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外形似雞爪,摘來就能吃,過去用來熬糖,如今卻不多見
又到了吃野果的季節,此時山裡的野果也越來越豐富了。貴州分布最多的刺梨開始成熟,金燦燦的刺梨果子在陽光的照耀下,時而會反光,成了一道靓麗的風景。貴州的刺梨大多數都是野生的,但也有少部分是人工栽培的。以前小時候經常摘來當零食,大人們則是采摘來泡酒,現如今背井離鄉,也很多年沒有采摘刺梨了,不知山裡的刺梨是否還很多呢。
近日來也有網友表示,此時這個季節他們當地的一種外形似雞爪的野果子也要成熟了,這種野果子采摘比較麻煩,一般生長于樹梢的末端,需要用竹竿敲打下來,不過吃起來很方便,不用剝皮,不用清洗,隻需身上擦拭一下,摘來就能吃了。趁此季節,本文就給大家來介紹下這種野果子,遇到的話一定要好好珍惜,多吃一點哦。
這種外形酷似雞爪的野果子,在我們當地叫拐棗,而網友說他們當地卻叫雞爪子,可能就是外形上的原因吧。拐棗在我國的分布十分廣泛,絕大多數省份都有這種野果子,可能就東北三省少見而已吧。拐棗是一種高大喬木,這也是我們剛才所說的,采摘拐棗需要用竹竿打下來,不然很難将其采摘下來的。
拐棗的果期在8月開始,直到10月結束,其中有3個月時間可以品嘗拐棗,但很多人總是想嘗第一口鮮,于是在8月份就迫不及待地去采摘了。
但對于拐棗陌生的人,覺對是看不到拐棗的果子,很多人第一次見還會誤認為是樹上的花朵,實際上隻是拐棗的外形特殊,與普通水果區别太大了。拐棗可以說是農村外最喜愛的野果之一,它經常被拿來跟八月瓜、桃金娘相提并論。據老一輩的人說,拐棗的營養價值很高,口感也不錯,是個非常有發展前景的水果,在不久将來實現經濟價值之後,必然會有很多人種植的。
拐棗的果實所含的葡萄糖達到了45%,可見其含糖量非常高了。過去也有不少人将拐棗采摘回家用來熬糖,而現在由于商品糖太多,太方便了,所以這種做法現在很少見了。在拐棗成熟的季節,農村人還習慣用拐棗來解酒,據說喝醉的人吃點拐棗可以起到醒酒解渴的作用。
在《唐本草》中可以看到相關記載,“止渴除煩,潤五髒,利大小便,去膈上熱,功用如蜜”。而在《滇南本草》更直接記載了拐棗解酒的作用,言其“治一切左癱右瘓,風濕麻木,能解酒毒”。不知道拐棗的這個功效,你們知道嗎?
可惜的是現在拐棗真的不多見了,以前農村地區,拐棗樹還蠻多的,現在都被砍伐,被一座座房屋給取代了,要不是老人介紹的話,恐怕現在的孩子對于這種野果子十分陌生了吧。如果有幸在野外遇到這種野果子,那請不要錯過,采摘一些來吃也不錯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