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三歲時他的父親就去世了,孔母顔征在在父親去世後,被父親的正妻施氏驅逐,于是就帶着孔子回到了娘家曲阜阙裡生活。
孔子十七歲時母親也去世了。童年喪父少年喪母的孔子還真是不容易。十九歲時孔子迎娶了宋國的丌官氏。
孔子26歲創辦了私學。據說當時他如此之年輕,就開辦私了私學,弟子門生還不少,就有很多人不服,其中有一個就是後來成為他弟子的曾子的父親。
曾子父親與孔老夫子一席長談後,毅然拜孔老夫子為師,後曾子也跟随父親一起師從孔子。
孔子30歲那年,齊國國君齊景公和大臣晏嬰出訪魯國。齊景公是個有政治抱負的君主,而孔子在他的私學中講授的禮、樂、射、禦、書、數六藝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在當時頗具盛名,于是齊景公到訪魯國時召見了孔子。
在有關秦穆公在秦國國土小尚能稱霸這一事件的讨論上,孔子的觀點獲得了齊景公的滿意,并因此得到了齊景公的的賞識。
33歲時,孔子曾千裡迢迢去周拜教老子。辭行時,老子贈言:”當今之世,聰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難而幾至於死,在于好譏人之非也;善辯而通達者,其所以招禍而屢至於身,在於好揚人之惡也。為人之子,勿以己為高;為人之臣,勿以己為上,望汝切記。“孔子頓首道:“弟子一定謹記在心!”
孔子34歲時,魯國發生内亂,去到齊國避難。到了齊國的孔子雖被齊景公賞識卻沒有被重用。
其原因是,當時齊國的霸主地位是管仲的“施政于其,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謀劃得以實現的,實行的是“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世之儀表也。”的重法的國家,如果用儒家“禮”的那一套來管理國家,勢必“輕法重禮”,這樣會對既有的齊國的法家制度帶來影響,造成齊國混亂,因此孔子未被齊景公重用。
孔老夫子因開辦私學,優秀學生輩出,頗有盛名,在五十一歲時,開始了從政。
他做的第一個官是中都宰(相當于今天的縣長),僅用一年時間,就使中都老百姓安居樂業,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收到了大治的成效,因此得到魯定公的重用。
52歲時做到了魯國的大司寇,行攝相事(代理國相)。在推行“強公室,抑私門”的政策時,因“隳三都”引起了“三恒”的不滿,最終導緻孔子五十五歲時被迫出走,開始了十四年周遊列國的生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