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落實鄉村振興責任的舉措

落實鄉村振興責任的舉措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7 22:19:25

新華網武漢11月27日電(肖進安、劉曉麗)湖北省孝感市屬大别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有建檔立卡貧困村503個,其中深度貧困村36個。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孝感市派出1278支駐村工作隊,5902名幫扶幹部沉入一線駐村扶貧。今年4月,孝感市貧困村全部出列。

近日,新華網采訪團隊前往孝感孝南區、孝昌縣、大悟縣、安陸市、應城市等地調研采訪,發現許多曾經的貧困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村民脫了貧,緻了富,更是催生出了一朵朵“文明”之花。

落實鄉村振興責任的舉措(鄉風文明鄉村美)1

磨山村石頭元素處處可見。新華網劉曉麗 攝

從挖山采石到發展特色旅遊

孝昌縣王店鎮磨山村是一個因出石磨而得名的古老村落,也是湖北省建檔立卡的重點貧困村。漫山遍野的石料催生了磨山村以石為生的産業,“上世紀八十年代,村裡采石場的工人最多的時候有300多人,磨山村光打石磨的就有200多人。常年采石,山體千瘡百孔,不僅破壞環境,還影響人的肺部健康。”磨山村老石藝人樊月東說。

2015年,因嚴重破壞生态,磨山村采石場被關停。村民賴以生存的石料産業沒了,大量青壯年外出打工,磨山村變成了隻有老弱病殘的空心村。

人少了,房屋破敗了,采礦留下的坑洞讓村子傷痕累累。為改變現狀,鎮村領導多方考察求助,最終決定還是圍繞石頭做文章,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

發展旅遊第一步,改變村容村貌。2016年3月,在駐村幹部和鄉賢的推動下,磨山村掀起了一場涉及全村的清潔衛生行動。“光垃圾就清出去了300多車,有些累積了三四十年的垃圾和污物也一并鏟除了,村裡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磨山村村委會副主任齊平衡說。

落實鄉村振興責任的舉措(鄉風文明鄉村美)2

磨山村新貌。新華網劉曉麗 攝

2016年9月,村裡邀請專業團隊對磨山村的曆史人文、村落布局、周邊地貌、景觀生态、生活方式、手藝勞作、經濟模式等方面進行了摸底調查,從自然資源和文化底蘊等方面着手探索出一條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磨山村的變化引起了湖北省住建廳和湖北省鄉建協會的關注,2016年10月,磨山村被确定為美麗宜居鄉村示範點。

如今,村邊因采石形成的大石洞經過美化修複變成了“春水塘”,塘邊建起了生态廣場,馬槽、石碾、石缸裝點其間。農耕館擺放的早年采石及農業生産工具散發出濃濃的鄉土氣息,石藝館、村史館訴說着數十年來磨山村靠石發展的轉變。

磨山村在美麗宜居鄉村建設過程中,安排貧困戶在家門口務工,累計發放村民工資160餘萬元,30餘戶貧困戶年增收在1.2萬元以上,提前達到脫貧目标。2019年,磨山村整體脫貧出列。

除新打造的景點,經過修複的磨山村,石頭砌牆,石頭鋪路,十二生肖石像矗立路邊,石刻藝人靜坐專心雕琢,曾經貧困落後的窮山村越來越有文藝範。

磨山村的變化吸引了大量遊客,“現在磨山村每年遊客達到8萬多人,最高日客流量800餘人,帶動周邊經濟發展30多萬元。”齊平衡說。

落實鄉村振興責任的舉措(鄉風文明鄉村美)3

大悟東升生态農業有限公司種養基地。新華網李征峥 攝

從髒亂差到要富也要美

大悟縣是國家級貧困縣,而大新鎮土橋村是大悟縣一個有名的貧困村,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51戶440人,貧困人口占全村總人口的29.97%。近年來,土橋村通過發展産業、結對幫扶、關愛“三留守”人員等措施實時消除貧困,不僅村集體收入有了大幅增長,149戶437人也順利脫貧出列,剩餘2戶3人今年可以脫貧。

土橋村村支部書記李仁然在村支書崗位上幹了24年,目睹了村裡發生的每一個變化。“要産業沒有,留不住人就地打工,基礎設施落後,村民衛生習慣差,垃圾随意倒在路邊、水塘邊,村裡環境髒亂差,民心渙散,自主緻富沒動力沒條件。”李仁然這樣描述之前的土橋村。

改變,從發展産業、提升村集體經濟及增加貧困戶收入開始。2016年,土橋村引入東升生态農業有限公司,流轉村民土地300畝,村民和精準扶貧戶以土地入股分紅,東升種養基地以合作社經營模式運營,基地種有葡萄、草莓、茶花、車厘子、桃子、紅梨等數個品種,18名貧困戶在園區就業。

落實鄉村振興責任的舉措(鄉風文明鄉村美)4

貧困戶在寶誠電器公司土橋村扶貧車間忙碌。新華網劉曉麗 攝

2016年7月,占地10畝、年産值500萬元的寶誠電器公司土橋村扶貧車間成立,主要生産遠紅外取暖設備、排風扇和塑料制品。扶貧車間成立後,常年吸納10名貧困戶在車間打工,同時,每年向村集體繳納租金2萬元。

2017年,土橋村養殖農場建成。村集體投入資金20萬元,擴建雞棚20個,雞場道路、飲水、路燈等配套設施已建成,養雞規模擴大至兩萬隻。農場帶動了3名貧困戶務工,每年可以為村集體經濟增收2萬元。

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李冬平介紹,因為有了種養基地、扶貧車間、養殖農場等産業,土橋村于2016年整村脫貧出列。2019年村集體收入增加到12萬元。

為改變村容村貌,村裡将環境衛生整治列為重點問題,引進清潔公司負責村裡衛生。土橋村還将每個月17日和27日的“扶貧日”定為環境治理宣傳日,号召村民積極主動參與到衛生整治中來。

土橋村不少農戶房子的外牆面上,繪有反映美麗鄉村風貌的大型彩色宣傳畫。走在村裡,如同徜徉在畫卷中。李仁然介紹,為切實改善人居環境,村裡在基礎設施建設上下了大工夫。近年來,土橋村投資200多萬元改造房屋92間,安裝太陽能路燈100多盞,建成村灣廣場三處,實現自來水進戶,家家用上自來水,村容村貌大為改善。通過努力,土橋村2016年和2019年兩次被評為湖北省生态村。

生活富裕了,環境變好了,如今的土橋村正緻力于鄉風文明建設,“精準扶貧文化惠民共建美麗鄉村”廣場舞大賽、“三關愛”主題實踐活動、人工插秧比賽、留守兒童“快樂星期天”活動精彩紛呈。

從物質脫貧到精神脫貧

落實鄉村振興責任的舉措(鄉風文明鄉村美)5

鳥瞰殷棚村。新華網李征峥 攝

地理位置偏遠,交通落後,信息閉塞,不思奮鬥,等靠要思想嚴重……這是安陸市洑水鎮殷棚村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朱隽2015年剛入駐村裡時的印象。殷棚村是孝感市重點貧困村之一,“看山,荒山秃嶺;看路,坡陡難行;看田,越種越瘦;看水,旱不保收;看人,毫無盼頭。”村裡當時流傳着這樣一句順口溜。

“面對貧困,許多村民甯願苦熬,不願苦幹。物質的貧困讓人擔憂,精神的貧困同樣讓人揪心。”朱隽說。

在摸清群衆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後,駐村工作隊從滿足群衆基本生活的水、電、路硬件設施着手改善村裡環境。幾年來,殷棚村硬化擴寬道路11.1公裡,機耕路17.2公裡。如今,進出殷鵬村道路平坦整潔,村設公益崗聘用保潔人員維持道路清潔,出行不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水電路改造方面,近年來,殷棚村改造升級了15公裡低壓線路,新增4台變壓器,安裝30盞路燈,布點85個抗旱線路,鋪設17公裡水管網。電燈亮了,自來水入戶了,村民生活變得便捷有歸屬感。

落實鄉村振興責任的舉措(鄉風文明鄉村美)6

鳥瞰殷棚村。新華網李征峥 攝

鋪好水電修好了路,帶領村民脫貧緻富提上了日程。為帶動村民加入生産,提升村民脫貧内生動力。工作隊提出了“百千萬”工程 家庭經濟共同發展的思路,計劃在村裡打造百畝以上養殖水面、綠化千畝以上荒山、養殖萬頭(隻)以上畜禽。

目前,在工作隊的帶領下,殷棚村清理新建了65口塘堰,開發新建了300畝桃園基地、200畝三水梨基地、100畝水産養殖基地、60畝太空蓮基地、20畝火龍果草莓園,種植了300畝橡樹。産業有了,村集體收入大幅上漲,預計今年可達26萬元。

2017年底,殷棚村所有貧困戶脫貧,整村出列。2019年,殷棚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00元,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6800元。

開一次家庭會聊天,吃一次農家飯,住一晚農戶房,幹一次農家活……通過有溫度的幫扶,村民對工作隊撤下了心防。在工作隊的幫扶下,貧困戶黃道金不僅住進了新房子,找了新婆婆,還承包了魚塘,生活越過越紅火。感念于工作隊的幫扶,在輪到工作隊到他家吃農家飯時,老兩口忙乎一晚上搬出30道菜的故事在殷棚村傳為佳話。

如何提升殷棚人的精氣神,幫助村民從精神上脫貧一直是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琢磨的問題。

近幾年來,殷棚村舉辦了三屆村鄉風文明建設表彰大會,選樹“我脫貧 我光榮”、五好模範家庭、“殷棚好老人”等38人次。村民有了榜樣,自主緻富的動力越來越足,村裡甚至有殘障村民坐着輪椅開起了網店。

為扭轉村裡時有發生的紅白喜事大操大辦現象,殷棚村建起了“殷棚人家喜慶服務中心”,村裡所有紅白喜事都要在這裡辦,辦事标準有嚴格限制,漸漸地,民風也變得淳樸了。

現在的殷棚村,回鄉創業的多了,山更綠了,水更清了,村民的笑容多了……一個既有“顔值”又有“品質”的殷棚村展現在人們眼前。

昔日的貧困村水電路網基礎設施大大改善,村容村貌整潔美觀,老百姓錢包鼓起來了,精氣神也上來了,文明之花逐漸在人們心底慢慢綻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