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來自于:梨視頻
這件事情近期就發生在大連一位80歲的老先生身上。老先生表示,28年前,2000元的本金是他半年多的工資,而如今連本帶息,尚不足半個月退休金。
一張發黃的存單
“存款2000元,定期一年至1991年11月17日到期,按照月息7厘2毫計算”,記者看到,這張28年前的存單已經明顯發舊,但是上面的信息還依然清晰。
2000元放在現在已經不是大額資金,但是在28年前,還算一筆不小的數目。單老家裡儲存着老賬本,按照1991年7月的記錄,當時買18斤特級面粉需要14.76元,4斤挂面 14斤大米是14.8元。
單老告訴記者,當時自己每月的工資大概300元左右,2000元相當于6個多月的工資收入。 由此不難看出,無論是按照當時的物價水平,還是工資水平,2000元也是一筆不小的家庭儲蓄。
那為何能遺忘了28年呢?
單老先生不好意思地表示:自己是高校老師,28年前,自己52歲,精力都用在教學和科研項目上,對生活瑣事很少走心,尤其是對錢,都沒有什麼概念,所以把這筆存款完全忘到腦後去了。最近整理書房時,無意中從一本舊書裡發現了這張存單。如果當廢品賣了,也全然不知。
半個月的退休金
找到這張存單後,單老先生很好奇現在它能取出來多少錢?
11月23日,單老約上記者一起,來到了當時存款的銀行。銀行工作人員表示,因為是手寫賬,得找一找,需要的時間長一些。 經過近半個小時的等待,底單确實找到了。再經過一番計算後,銀行方面向單老先生連本帶息共支付了2514.48元。其中利息原本是524.31,還需要扣除9.83元的稅金。
銀行工作人員表示,因為單老先生當時隻整存一年,而那時銀行尚沒有整存約轉功能,所以隻有第一年按照整存的利息計算,而後的27年按照活期利息計算。 拿到本息後,單老先生表示,雖然在當時是自己半年多的工資,但是現在連本帶息尚不足自己半個月的退休金。
說起來,28年的存單也并不算“曆史悠久”。2017年,一張44年前的存單就已經出現在了人們的視線中。當時,44歲的陳女士因幾年前父親去世時交給自己的一張銀行存單,犯了愁。
陳女士說,當時父親把存單作為遺産留給了她,但因為金額不大,她就一直壓在箱底,并沒有在意。
随後無意之中,她把這張存單翻了出來。存單雖有些泛黃,但保存完好。擡頭寫着“中國人民銀行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存單”,存入日期是1973年3月20日,金額1200元,定存期限一年,月息2厘7毫,存單右下角還蓋着“中國人民銀行廈門市支行灌口營業所”的藍色公章。
不過要注意的是,中國人民銀行于上世紀80年代改制,普通銀行的儲蓄業務早已剝離。這筆錢要如何找到對應憑證?
錢又在哪裡?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番苦苦尋找,這張存單的底單在農業銀行找到了!連本帶利2684.04元。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這筆存單的利息計算要涉及1972年、1980年、1993年的多次儲蓄管理制度變革、至少16次的利率調整,還要考慮到利息個人所得稅的多次變化。經過多方計算确認,在支取日這筆存單本息合計為2684.04元,其中利息1484.04元。
對于這種事情,網友紛紛表示,
其實會讓大家發出“當年的2000塊都能忘,真有錢”的感慨,主要是因為幾十年前的人民币和如今的人民币購買力确實大有不同。
說到底錢多錢少都是肉,自己的東西當然還是要好好保管的。
看完這篇,趕快回家翻翻自己的櫃子,是不是也在某個角落藏着一張多年的存單呢?
綜合自半島晨報、聊城頭條、台海網、一手video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