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打牆,又稱鬼砌牆、鬼擋牆,傳統上民間對夜裡或郊外、墳場獨自在路上迷路的一種說法。也就是在夜晚或郊外行走時,分不清方向,自我感知模糊,不知道要往何處走,所以老在原地轉圈。當把這樣的經曆告訴别人時,别人又難以明白,所以被稱作“鬼打牆”,其實這是人的一種意識朦胧狀态。鬼打牆也一種常見的迷路現象,意思就是指在同一個地方不同的走,但還是走不出那個地方,雖然小編還沒有遇到過鬼打牆,但是卻是不少聽其他人說的。
奶奶輩流傳下來的故事。
因為爺爺去得早,奶奶年輕的時候需要做很多重活來養家,很苦的。有一次她上山砍柴,原來是和别人結伴去的,但同伴們下山時把她給落下了。不知不覺到了傍晚,奶奶發現四周無人于是趕緊下山。但是無論她怎麼走都找不到回去的路了,天越來越黑,奶奶就愈加害怕和急噪,最後走得筋疲力竭隻好在地上坐了下來。稍稍鎮靜了點,她便想起村裡的老人家跟她提到過在深山老林找不到路時就用沾滿尿的褲子套在頭上可以自救。情急之下隻好照做,結果奶奶說當她把褲子從頭上拿掉後,發現回家的山路就近在腳邊。
這個時候肯定是奶奶失去了方向感,也就是說,你迷路了。你的眼睛和大腦的修正功能不存在了,或者是給你的修正信号是假的是混亂的,你感覺你在按照直線走,其實是在按照本能走,走出來必然是圓圈。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人的左右腿有高有低走路會走偏,更何況是崎岖不平的山路;還有到了傍晚植物開始呼吸作用排放二氧化碳,濃度過大山中行人容易缺氧而視力下降,而尿液中氨水的刺激性氣味能在短時間刺激大腦神經,使奶奶精神為之一振,恢複了視力,于是找回了歸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