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加入百合媽媽讀書會!
文|百合媽媽
明明是初中二年級的一名學生,最近出現了非常嚴重的厭學情緒,常常逃課去網吧上網,有的時候還會在網吧通宵。他的父母一次又一次發了瘋似的把他找回來,不問緣由強迫他返校。但是,維持不了幾天,就又出現了逃課的現象,而且愈演愈烈。再後來,明明幹脆辍學在家,整天和父母争吵,氣急了甚至以離家出走來要挾父母,最後,他的父母徹底失望了,隻能無奈地歎息,任由明明小小年紀便無所事事在家混日子。
當孩子出現厭學、逃課等問題的時候,許多父母都會把原因歸結到孩子身上,認為是孩子不争氣、不懂事,事實上,孩子厭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他自身的原因之外,還受到家庭環境和學校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比如,父母本身文化素質不高,育兒知識不足,起不到好的榜樣作用,缺乏對孩子有效的教育引導。再比如,學校的老師個人素養不高,教學方式簡單粗暴,或者同學之間缺乏友愛等等,都有可能會導緻孩子産生厭學情緒。
然而,以上這些都不是孩子産生厭學情緒的根本原因,導緻孩子厭學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麼呢?作為父母,又該如何去面對呢?
01、學習充滿了痛苦的體驗,孩子的内心滿是恐懼。
有一句話說的好:讓孩子恐懼的不是學習本身,而是父母對學習的态度。
許多孩子進入小學之後,每晚的家庭作業時間仿佛就像是一場夢魇,寫的慢要挨批評,寫的不認真要挨批評,不會做還要挨批評。每次考試結束,考的低要挨批評,考的高還是要挨批評。課堂上如果表現不好,還有可能受到老師的責罰、同學的嘲笑等等。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每當孩子想要好好面對學習的時候,随之而來的都是非常不愉快的體驗,一次又一次,痛苦、難堪、恐懼伴随着學習,伴随着書本,伴随着家庭作業,漸漸地孩子就會對學習充滿了抵觸,産生厭學情緒。
心理學上有一個經典條件反射實驗,是著名的心理學家巴甫洛夫用狗做的一個實驗,在實驗中,把一隻狗關進籠子裡,每次給它送食物前,都打開紅燈、響起鈴聲。這樣經過一段時間之後,隻要鈴聲響起,紅燈一亮,狗就會因為條件反射而開始分泌唾液。
這個實驗的意思是說,如果讓原本沒有任何關聯的行為和刺激多次聯結,長期在一起出現,那麼,當其中一樣單獨出現時,就會不可避免地瞬間聯想到另外一樣東西。
父母既希望孩子愛上學習,又不停地讓學習和批評、訓斥、責罵聯結在一起,孩子每次面對學習的時候,都會産生不愉快的聯想,内心自然就會非常地抵觸學習。
如果我們想讓孩子愛上學習,就要讓這種條件反射的行為消失,在孩子學習的時候多看到孩子的優點,多鼓勵、表揚孩子,盡量不要批評、打擊孩子,慢慢地消除不良刺激,幫助孩子減輕抵觸情緒,才有可能讓孩子重新愛上學習。
02、一次的懈怠,成為永久的、不可原諒的殇。
有的孩子平時學習比較努力,成績也很好,但是某段時間孩子感覺壓力很大,很累,所以,就想要暫時地讓自己放松一下。這種情形正如我們大人每天持續不斷的工作,也會感覺到疲憊,偶爾會懈怠一下,這其實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給自己一點舒緩時間,然後有精力再次恢複常态。
但是,當孩子出現這種情形的時候,父母往往不能夠做到正确看待,也無法做到理解孩子,主觀上不允許孩子有絲毫的松懈,沖動地對孩子說教,指責孩子不努力,把孩子說的一無是處,給孩子的内心造成了更大的壓力,也讓孩子産生了深深地負罪感,這樣做非但不會讓孩子回歸學習,還會導緻孩子的學習成績下滑得更快。
與此同時,伴随着成績的持續下滑,接踵而來的是父母和老師一次勝于一次的批評、指責、限制、懲罰,這樣的惡性循環,導緻孩子的學習興趣完全被打壓,讓孩子喪失了對學習的信心,情緒變得更加消極,直至産生厭學情緒。
這種情形也可以用心理學上的一種“操作性條件反射”來解釋,意思是說,當一個操作發生後,接着給予一個強化刺激,那麼其強度就會增加。同理,如果在一個已經通過條件化而增強的操作性活動發生之後,沒有強化刺激物出現,它的力量就會削弱。
當孩子第一次“合理”懈怠的時候,父母的斥責實際上就是一種強化刺激,這種強化刺激會讓孩子懈怠的程度加深,當孩子更加懈怠的時候,父母的斥責力度也随之加大,也就是刺激加大,就會不斷加劇孩子懈怠的程度。
也就是說,父母一開始采取的錯誤做法,導緻事情不斷惡化且循環,就會引發非常嚴重的後果。
如果父母在孩子剛開始有一點懈怠的時候,不要打壓孩子,而是理解孩子,允許孩子暫時停下來休息休息再走,讓孩子有機會得以喘息後再重新出發,就不會出現後續成績不斷下滑的情形了。
03、對學習失去了信心,認定自己是個“差生”。
有的孩子學習比較吃力,學習成績比較差,學不會或者學得慢,跟不上老師的教學節奏,常常被老師批評、被父母責罵。有的父母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盲目地給孩子報了各種各樣的補習班,持續給孩子施壓,但是孩子的成績依然沒有起色,導緻孩子對學習失去了信心。
也有的孩子在學習上一直很用功,但是因為學習方法不當,雖然下了很大功夫,但成績卻很差,多次的失敗也讓孩子對學習失去了信心。
這兩類孩子往往會破罐子破摔,認定自己就是個“差生”,認定自己天生愚笨、能力不足、智力低下,不是學習的材料,認定自己無論怎樣努力,都無法提高學習成績,失去了學習的動機,不願意再做任何嘗試性努力,最後産生厭學情緒。
關于“習得性無助”,有一個非常經典的心理學實驗,是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動物時提出的,他同樣用狗做了一個實驗。
起初,把狗關在籠子裡,隻要蜂鳴器一響,就給狗以難受的電擊,被關在籠子裡的狗則無法無力逃避電擊。多次實驗後,先讓蜂鳴器響起,在給狗電擊前,先把籠門打開,狗都不會往出逃,而是不等電擊就先倒在地開始絕望地呻吟和顫抖。
孩子的這種厭學情緒就可以被稱為“習得性無助厭學”,這種不良的厭學情緒,不僅會讓孩子對學習失去信心,還會對孩子的其他方面形成非常不好的影響,孩子在人際關系、人生目标等等方面也都有可能喪失信念。
當孩子處于這種厭學狀态的時候,父母可以嘗試做到以下3點,幫助孩子重塑信心:
有的父母在檢查孩子作業的時候,習慣指着孩子的錯誤不放,卻從來都看不到孩子做的好的、對的地方,這樣做隻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這種思維定勢必須要打破,父母需要懷抱着像孩子剛剛學會說話、走路時的激動心情一樣,善于發現、捕捉孩子的優點,及時地鼓勵孩子,為孩子的每一個微小進步而驕傲,讓孩子體會到學習的每一步都很有意義。
記得我家兒子剛上一年級的時候,常常因為寫不好數字而哭鼻子,這時候,我就會拿起他的本子,從他寫的一行數字中找出一個寫的比較好的來鼓勵他。有的時候,他寫的确實不太好,想要找出一個寫的比較标準的很難,我依然會選擇一個次好的來鼓勵他。如果我們的眼中都是孩子的優點,那麼,孩子的優點就會越來越多,缺點就會消失,反之,亦然。
當孩子沒有取得好成績的時候,有的父母會劈頭蓋臉地罵孩子不認真、不努力,把原因都歸結到孩子的學習态度和努力程度上,這種做法很容易讓孩子産生錯誤的失敗歸因,認為是自己不夠好。
正确的做法應該是,幫助孩子一起分析試卷,找準問題,同孩子一起尋求解決辦法,當孩子把錯題都弄懂後,再找來同類型的題給孩子做練習,這樣當孩子下次再遇到類似的題目時,就知道應該怎麼做了。
父母這樣做會讓孩子明白,自己沒有考好,并不是因為自己本身不夠好,而隻是某一道題不會做,或者某部分内容掌握得不太牢,隻要把這道題弄懂、弄會了,就可以取得好成績。
有的父母對孩子要求太高,或者給孩子訂立了不切實際的目标,也容易讓孩子對自己喪失信心。父母要善于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降低對孩子的期望,才能讓孩子對學習有掌控力,逐步樹立成功的信念。
我的兒子所在的班級,有一位女生每次考試都是全班最後一名,但從這個孩子的臉上卻看不到一絲的自卑,她非常地樂觀、開朗、自信。
直到有一天,我見到了她的媽媽,才知道原因所在,這是一位非常包容的媽媽,她認為自己的女兒成績差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她相信隻要女兒努力成績是可以提高的,是可以從倒數第一成為倒數第二的。
她從不讓自己的女兒去和别人比較,也不讓女兒太過在意别人的評價,而是和自己比較,隻要努力,哪怕前進一個名次也是一種成功,後來,她的女兒果真一次比一次進步,雖然沒有名列前茅,但再也不是班級墊底的那一個了。
實際上,她的女兒雖然成績不是最好的,但卻非常有才藝,芭蕾舞跳得特别棒,常常在全國拿獎,而且還參加了一個電影的拍攝,對角色的诠釋非常到位。
這位媽媽在面對女兒名次的時候,沒有責怪、沒有打壓,有的隻是包容與理解,隻是降低了對孩子的要求,她讓孩子明白,想要取得怎樣的成績自己是可以掌控的,隻要努力就會進步,就會獲得成功,所以,她擁有了曾經墊底,卻一路向上,健康、快樂、陽光、多才多藝的女兒。
04、學習變得功利,孩子找不到學習的意義。
許多父母都陷入了這樣一個教育的誤區:
隻有好好學習,才能考個好大學,
隻有考個好大學,才能有份好工作,
有了好工作,才能有高收入,
有了高收入,才能擁有更高的社會地位,才能有一個好的家庭,才能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生活環境。
然後,這個孩子再次重複同樣的模式,如此循環往複: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找份好工作……
如果孩子把學習的目标建立在這些狹隘的追求上面,就會找不到學習的意義,無法持續産生學習的動力。孩子會覺得我不學習,同樣可以擁有這些,或者我不一定要擁有那麼多,我現在過得挺好的,為什麼要學習呢,追求這些有什麼意義呢。
其實,學習有着更為深層的意義,正是因為學習,我們的大腦才能得到發展,正是因為學習,人類才成為了地球的主宰。
如果長期不動腦,人類的智力水平就會停滞或者下降,生命的質量就會降低。正是因為學習,我們的能力才不斷得到提升,才能持續創造價值。正是因為學習,我們才有了選擇生活的權利,擁有了多姿多彩的人生。
學習原本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孩子可以通過學習獲得知識與力量,不斷找到解決各種問題的方法,不斷提升個人素養,産生滿滿的自豪感、成就感與價值感,而一個人想要獲得長足的快樂,也是需要終身學習的。
父母要幫助孩子把所學知識與興趣愛好連接起來,與實際生活連接起來,做到學以緻用,讓孩子的知識有一個實現價值的出口,從而找到學習的意義,不要隻是單純的注重孩子的成績,逼迫孩子為了學習而學習、為了成績而學習。
綜上所述,無論是哪種原因導緻的厭學,想要進行改變,最根本的方法其實是改變孩子大腦中的經驗、體驗等心理内容的興奮度,概括起來需要具體做到以下幾點:
(1)、找準原因,幫助孩子消除不适應反應。
當孩子産生厭學情緒的時候,如果父母隻是籠統地給孩子講學習如何如何重要、不學習如何如何糟糕的大道理,是不會對孩子有任何幫助的。
父母應該認真查找孩子厭學的具體原因,然後幫助孩子克服。比如,有的孩子不喜歡學習某個科目,并不是完全排斥這一科目,很可能在背後藏着一些細小的、不易被察覺的原因。有的是因為不喜歡某一科的老師,有的是因為背誦讓孩子感覺到痛苦,有的是因為計算讓孩子感覺到痛苦。我們必需要深入地與孩子或者老師交流,找到問題的症結所在,然後,具體問題具體對待,逐個攻破,幫孩子消除不适應反應,才能真正幫助到孩子。
(2)、在學習中找到小小的成就感,讓學習産生積極反應。
在對待孩子考試成績的時候,如果孩子考了60分,不要拿孩子和班上分數最高的孩子比,說某某某考了100分,你看看你和人家的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呢。而是對孩子說,考得不錯,有進步,上次才考了50多分,都沒有及格,這次及格了,說明你這段時間很努力,隻要繼續努力,下次還會有更大的進步。在聽寫單詞的時候,如果聽寫了10個,孩子錯了7個,我們不要責備孩子錯的太多,而是對他說,這次對了3個,比上次有進步,上次才對了2個。
以這樣一種角度來看待孩子的學習,讓學習産生積極反應,幫助孩子建立小小的成就感,獲得成功的體驗,孩子就可以保持平衡、愉悅的學習狀态,對學習越來越有信心。如果父母總是看到孩子的不足之處,以一種消極的方式時時刻刻盯着孩子的錯誤不放,就會徹底摧毀孩子對學習的信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世界一片黑暗,内心充滿了消極負面的情緒。
(3)、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興趣,有的孩子可能比較喜歡語文、英語類的科目,有的孩子可能喜歡數學、物理類的科目,有的孩子好動,有的孩子好靜,父母需要針對孩子的興趣點創造機會,對孩子進行獎勵與引導,讓孩子從學習中體驗到快樂的情緒,比學習方法更重要的,就是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有的孩子特别好動,總是坐不住,父母不要責怪孩子學習不踏實,而是迎合孩子的性格特點,幫助孩子尋找一種适合他的學習方法,比如,可以嘗試在遊戲中學習等等。
有的孩子喜歡書寫,不喜歡計算,父母就可以創造條件,單獨對孩子的書寫進行獎勵,讓孩子在學習中體會到愉悅感、成功感、快樂感。
(4)、培養孩子的求知欲。
想要培養孩子的求知欲,父母自己首先不要對生活有得過且過的态度,不能停止學習,要對知識保有興趣,業餘時間盡量多讀書,用我們的求知欲來感染孩子,隻要我們做到不斷地學習,對學習充滿熱情,孩子就會成為我們的影子。
另外,也要盡量抽時間多讀一讀孩子感興趣的東西,讓我們與孩子有更多的共同語言。
我的兒子上了初中後突然迷上了玄幻小說,說實話,我當時有點着急,擔心這些小說會對他産生不好的影響,确實有些孩子就是因為讀這一類的小說太多而産生厭學情緒的。
但是,我非常清楚一點,那就是強制阻止是不會有任何效果的,所以,我專門抽了一天的時間讀了兒子平時讀的小說,用這種方法走進了孩子的内心,了解他每天在看什麼、喜歡什麼、思考什麼,做到與孩子之間有共同語言。
隻有拉近了與孩子的關系,父母說的話孩子才願意聽,才能有機會對孩子進行正确的引導。可以說,父母和孩子之間首先是生命與生命之間的鍊接,也就是說親子關系要始終放在其他問題的前面,當親子關系的問題解決了,其他問題自然也就消失了。
(5)、增強孩子對學習的掌控感。
有的孩子給自己制定了非常嚴格的學習計劃,對每天的哪個時間段學習哪個科目都做了規定與限制,這種計劃看上去天衣無縫,實際上非常不容易掌控,因為一旦有突發事件出現,計劃就會無法完成,最後演變成了不是孩子在控制時間,而是時間在控制孩子,到晚上睡覺的時候,孩子往往會因為沒有完成計劃,而充滿自責與挫敗感。
還有的孩子對學習計劃中的内容沒有明确化、具體化,隻是在某個時間段内安排了某個科目的複習,卻沒有具體列出科目中的哪部分内容,這樣就會導緻在規定的時間内沒有把時間花在具體的事情上,很可能隻是盲目地翻翻書,卻無法取得相應的學習效果。因為目标指向不明确,在這段時間裡,很容易就會毫無意識地被其他事情所吸引,比如摳摳指甲、咬咬筆,看到書包有點亂,又忍不住低頭去整理,把時間都浪費在毫無意義的、瑣碎的事情上面,失去了對内容的掌控感。
這就好比我們大人也是一樣,本來計劃好了上午要完成的一項工作,結果到了電腦前坐下來,沒有直接上手工作,卻不停地刷屏幕彈出的網頁,或者打開郵箱看看有沒有信件,等到想起來工作的時候,時間已經過去了大半個上午,匆匆忙忙趕工作,效率可想而知。孩子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單位時間内對具體的學習内容沒有規劃就很容易陷入被動狀态。
還有的孩子不注重學習結果,不考慮學習的效果,不會動腦筋,表面看上去似乎很用功,其實是在做無效練習,錯誤地把重複勞動當成努力,沒有産生任何的學習效果,這樣做也很辛苦,因為一個人往往需要花很大的力氣才能在沒把心放進去的情況下照章行事。比如,有的孩子背單詞,不停地在那兒背,卻沒有進腦子,半個小時過去了,一個單詞也沒有記住,浪費了好多時間,卻沒有任何效果,隻有滿滿的挫敗感。
父母要引導孩子對學習内容、結果、過程、時間進行控制,把學習任務合理地細化、量化,把時間進行切割,分成小塊,讓目标和時間在頭腦中清晰起來。這樣有了具體的目标,孩子在一定的時間内每完成一小塊,就會産生滿滿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就會反過來對孩子形成激勵,讓學習變得非常輕松和快樂,讓一切都在孩子的掌控之下,産生積極的學習态度與學習動力。
與此同時,也可以和孩子協商約定一些獎懲措施,對孩子完成的部分進行獎勵,對未完成的部分做出一定的處罰,需要指出的是,處罰的方式最好由孩子來決定,這樣更有利于執行,如此來幫助孩子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标。
我是@百合媽媽讀心理,育兒達人,多平台簽約作者,我隻寫有溫度的育兒文章,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贊、關注、轉發、贊賞!原創不易,轉載請注明出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