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種南方菜市場常見,而北方人卻吃不慣的野菜,魚腥草上榜了
在我國南北方的飲食文化差距還是比較大的,這一點隻有經曆過的人才最清楚。
而進入3月份後,南方的春天也到了。在這樣陽光燦爛的日子裡,是最适合去山裡采挖野菜來吃的。
不僅可以降低一下生活開支,而且還能改善一下口味。當然了,挖野菜的樂趣也是讓人回味無窮的。
不過,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地區所吃的野菜也是不一樣的。像筆者的家鄉這邊,艾草都是割來喂豬的,而在好些地方就愛用它來做艾草粑粑吃。類似這樣的野菜實在是太多了。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一下在南方的菜市場常見到,而在北方卻很少人吃的野菜,你們吃過幾種呢?
①香椿。
之前的香椿,真的沒什麼人吃過。可是這幾年每當香椿芽上市的時候,它總是能獲得不少人的關注,甚至還會因為“香椿自有”而上熱搜。
對于香椿來說,作為一種野菜它确實是出盡了風頭,一斤的售價上百元,這麼昂貴的價格确實是其他的野菜望塵莫及的。
可是香椿的價格貴,也就是在南方部分大城市的人愛吃,它在北方地區并不怎麼吃香。
可以說,香椿在北方地區是沒什麼市場的。就算是有人買,也多數是南方人,或者是部分人為了嘗鮮而買一些。甚至還有很多人讨厭它,更别說是吃了。
究其原因就是香椿這種野菜的味道有點讓人難以接受,就如同大部分人不愛吃香菜一樣,不愛吃它的人會感覺香椿是臭臭的。特别是在北方地區,多數人認為香椿并不“香”。
②紫背菜
在南方的菜市場,基本上一年四季都能見到一種葉子背面是紫色的蔬菜,而它就是紫背菜。
有些地方也叫它血皮菜、紅鳳菜、紅菜等,它是我國傳統的山野菜。
紫背菜是菊科、菊三七屬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它有着很強的生命力,在南方基本是一年四季都能采摘、食用的。
像南方很多地方的人愛用它來炒豬肝,或者是煮湯喝。可是在北方地區,基本難以見到這種野菜,就是因為大多數人不吃它。
③狗貼耳
這是在南方很多城市的一些菜市場,超市裡都能買到的一種野菜了,就連有些火鍋店也有它的身影。
狗鐵耳這個名字有些人可能比較陌生,而它的大名叫魚腥草。它就是常被網友稱之為野菜界的“榴蓮”,天生自帶一種類似魚臭了的腥味的野菜。
可是對于許多南方人來說,它并不是臭味,而是香味。尤其是在貴州、雲南、四川和湖南的湘西等地方,它還是一日三餐都能見到的下飯菜。簡單用鹽、辣椒、醬油拌着吃,就能很下飯了。
像超市的新鮮魚腥草售價要比普通的青菜貴不少,于是有些農民就開始把它當蔬菜種植了。
可是許多的北方人,對于魚腥草是吃不習慣的。
④桑葉
桑葉是蠶的食物,這個就連小孩子都知道。但是在南方的一些大城市裡,桑葉近些年還成為了一種很受歡迎的保健菜。
桑葉确實是可以當菜吃的,在春天采摘的鮮嫩的桑葉,既能用來清炒,也可以做湯,還可以切碎做餡包餃子等,吃法很多樣。
更值得一提的是桑葉還有降血壓、血脂、抗炎等作用,其實早在1993年衛生部就已經确定了桑葉既能當食品吃,又是一種藥品。
現在知道桑葉能當野菜吃了,你敢吃嗎?估計不少人心裡依然還是會有膈應。吃桑葉,豈不是變成了蠶嗎?
⑤葛仙米
這是在南方一些山區才有的野菜,民間也叫它天仙菜,珍珠菜。雖然它的名字帶有一個米字,卻并不是大家想象的稻米,而是一種可食用的野生菌。
隻因它的形狀很像米粒,尤其是幹燥以後,煮熟了更像稻米。多數人如果不知道葛仙米,那也應該知道它的“親戚”——地木耳。沒錯,葛仙米和地木耳是近親,都是拟球狀念珠藻,屬藍藻綱念珠藻科。
隻是地木耳是生長在草地、岩石上,是一種像木耳一樣的,而葛仙米則多數是 在稻田裡,長得很像珍珠。
别看葛仙米黑不溜秋地長得不起眼,可是售價卻很高。經過幹制以後的更是要賣到上千元一斤,普通人還真的吃不起啊。
各位網友們,以上這六種野菜,在南方的名氣都是很大的。可是多數的北方人卻吃不習慣,也不愛吃。那麼,有你們愛吃的嗎?歡迎大家留言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