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怎樣學習宋朝禮儀

怎樣學習宋朝禮儀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03 08:04:30

怎樣學習宋朝禮儀(修身彭林)1

[元]佚名《倪瓒像》

坐和立,或者說誰坐誰立,在今天的人看來,好像并不是一個問題。然而,這在中國傳統文化裡面,卻涉及到家庭倫理、社會風尚,乃至個人修養等原則問題。

1925年,清華大學成立研究院,就是大家習慣上說的“清華國學研究院”。研究院實行導師制,聘請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等四位學術泰鬥擔任導師,号稱“四大導師”。陳寅恪先生早年留學美、德、法、日等國,精通史學、文學、佛學、邊疆史地等,熟悉梵文、巴利文、波斯文、突厥文、西夏文等八種語言,學富五車,被譽為“全中國最博學之人”。但是,在陳先生這樣有着豐富留學背景的大學者的生命體内,始終流淌着自己的母文化。

有一天,陳寅恪先生的學生到他家看望,陳先生的父親也在家。這樣,在場的人物關系就非常複雜了。按理來說,學生來看望老師,彼此不僅是師生關系,而且有主客關系,如此,則應該陳先生以主人身份坐着,學生坐在客位。可是,陳先生的父親才是這個家庭真正的主人,在主位就坐的應該是他。那麼,陳先生的位置又在哪裡呢?當時陳先生是這樣安排的,他先請父親坐下,又請學生坐下,自己則站在父親的椅子旁邊。父親坐着,自己站着,是體現父子之道,子女在父母面前永遠是晚輩,不管自己的年齡有多大、地位有多高,也不能因為學生來了,就抛開倫常,與父親平起平坐。而讓學生坐着,體現的是待客之道,學生年齡再小,上了門就是客人,應該以禮相待。陳先生這樣安排座席,使在場的每個人的身份都得到了體現,成為一段佳話,讓我們看到了老一輩學者身上的文化修養與風範。

首先,坐與立代表輩分倫理與尊卑。正式場合下的一般原則是“尊者坐,卑者立”。尊長坐着,晚輩站着。中國人傳統的家庭合影,總是父母坐在正中,子女或者繞膝蹲下,或者站在兩側與後面,隻有年齡太小的孩子才由父母抱着。

如果是長輩之間見面,陪同的年輕人應該站着,表示不敢與尊長平起平坐,稱為“侍立”。《弟子規》中說:“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作為晚輩,要事事想着長輩,處處把長輩放在心裡,長者還在站着,晚輩就不應該先坐下。“長者坐,命乃坐”,即使長者坐下來了,晚輩也不能跟着坐下,那樣有與尊長平起平坐之嫌。一定要等長者都坐定了,長者發話讓你坐,你才能坐下,這叫“侍坐”。

其次,站立是表示恭敬。大家都知道“程門立雪”的典故。宋代著名學者楊時某日與遊酢去拜見程頤,恰好程頤在“瞑坐”,就是閉着眼睛休息。《宋史•楊時傳》中說“二人遂侍立不去”,大家注意,他們兩人沒有找個地方玩會兒,或者下盤棋什麼的,而是“侍立”,就是像侍奉老師那樣,恭恭敬敬地站着,這隻有内心有恭敬心的人才會做到。等到程頤醒來,“門外雪深一尺矣”。這正是感動了我們上千年的“程門立雪”的典故。

《禮記》中說:“請益則起。”當老師講的内容你沒聽明白,希望老師再講一遍,這叫“請益”,這時,學生一定要起立,不能在自己的座位上叫喊。起立是表示對老師的尊重。

有的時候我家裡來一些學生,我是長輩,我的孩子都比他們年紀大,但是我給他們倒水他們不站起來,有的還架着二郎腿,有的時候拿手指敲敲桌子,好像很有禮貌。當時我的感覺怎麼像個跑堂的?至少我站在那裡給你倒水,你站起來說,“老師,喲,不敢不敢。”我說,“你安坐安坐”,你再坐下,說明你還懂禮。你現在連這個意識都沒有,你尊重老師嗎?

不少讀者到過北京或者曲阜的孔廟,兩個地方都有“下馬碑”,上面寫着“文官下轎,武官下馬”。這是提醒你,這裡不是普通的場所,而是萬世師表孔子的廟所,你再不下來,就是不尊重孔子。我有一年到曲阜孔廟去,看到有汽車直接開到孔廟裡面,不知道車裡面坐的是什麼人,既然你是來瞻仰孔子廟堂的,應該懷有起碼的尊重吧。

關于坐姿,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保持上身的正直。儒家講究身體的“正”和内心的“中”要高度一緻,認為這是君子内外一緻的表現。從醫學角度上來講,這也非常合理。人是脊椎動物,脊椎是一節一節的,保持身體的中正,能夠使脊椎成自然垂直的狀态,對健康是有益的。如果身體經常彎着,腰椎間盤就會突出,使神經受壓迫,時間長了會出毛病。所以,連唱京戲的老生、老旦,但凡坐着唱的時候,身體都很端正。

另外,坐的時候雙腿要并攏,不要打開,無論男女都是如此。向兩側呈八字形分開雙腿,有點像簸箕的形狀,古人稱之為“箕踞”,是一種最無禮的坐姿。大家知道,先秦時代還沒有我們今天所穿的分檔的褲子,人下身所穿的裳,有些像後世的裙子,而且古人不穿内褲。不難想見,在大庭廣衆之中箕踞而坐有多麼不雅。古人厭惡箕坐的例子,文獻中有不少。例如,荊轲刺殺秦王沒有成功,反而被人家團團圍住,大勢已去,《史記》中說他“倚柱而笑”,靠着柱子一屁股坐了下來放聲大笑,然後“箕踞以罵”,他自知反正要死,所以不正經地坐着,表示對秦王的不屑。

其次,拜見尊長,一般隻能坐椅子的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不要坐滿,更不要仰面向天坐着。

在坐姿當中還有一個很忌諱的動作,就是翹二郎腿,斜着身子與對方說話。

站相與坐相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身體要端正,要做到《禮記》中說的“立毋跛”,跛,就是一腳高、一腳低,兩邊失衡,實在不雅。立要立正。

大概有許多朋友說:“立正,就是擡頭、挺胸、收腹、斂臀,雙腿并攏,雙手找準左右褲線”這是西方人對于立正的理解,他們的側重點是在人體各個部位的狀态。中國人理解的立正與西方人不太一樣。中國文化比較強調人體的内外聯系,尤其注重内在的狀态,把它作為外在狀态的依據。著名史學家錢穆先生在他晚年寫的《師友雜憶》一文中說,他早年在江蘇的一所學校教書,有一位劉伯能老師非常有特色:

伯能老師操場呼立正,即曰:須白刃交于前,泰山崩于後,亦凜然不動,始得為立正。遇烈日強風或陣雨,即曰:汝輩非糖人,何怕日。非紙人,何怕風。非泥人,何怕雨。怕這怕那,何時能立。

劉伯能老師的這段話說得何等的精彩!中國文化的高妙之處,于此可見一斑。所以,我不太主張過多地去強調外在形态的标準化,因為那是屬于“儀”的部分,應該先從内心去立住做人的根本。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