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economy)這個詞來源于希臘語oikonomos,意思是“管理一個家庭的人”。
一個家庭會面臨多種決策。每個家庭成員必須決定自己需要去做什麼,并且能得到什麼回報:誰打掃衛生?誰洗衣服?誰做飯?誰看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必須考慮到每個成員的能力、努力和願望,以便在不同的成員之間配置稀缺資源。
同樣的,一個社會也面臨着許多決策。一個社會必須決定将要做哪些工作以及由誰來做這些工作。誰來從事農業生産?誰來經營企業?誰來做科學研究?一旦 社會分配人們去做各種工作,它就必然需要将他們生産的物品與勞務量進行分配。社會必須決定誰将吃魚子醬而誰将吃白菜,誰将開勞斯萊斯而誰将乘坐地鐵。
經濟學研究社會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資源。“稀缺性”是指社會擁有的資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滿足人們希望擁有的所有物品與勞務。在多數社會體制中,資源并不是由一個全權的獨裁者來配置,而是通過千百萬千百萬家庭和企業的共同行動來配置的。
社會如何運行呢,我們先了解“經濟學十大原理”。
一、人們面臨權衡取舍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更不用指望會掉下一個林妹妹。為了得到你喜歡的東西或想做的事情,不得不放棄另一件你喜歡的東西或想做的事情。
生活在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會面臨不同的權衡取舍。當你想着和朋友逛個街,撸個串,你就必須放棄原本打算的事情,或許你原本打算幹點其他的。一個家庭同樣面臨着對家庭收入支配使用的權衡取舍,可以用來消費升級也已作為教育儲蓄。一個國家在政策的制定方面也面臨權衡取舍,可以大力發展工業,也可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如何追求效率與公平的對等,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這是制定政策的核心,魚和熊掌似乎不能兼得,别想着都吃,容易噎着,福利政策和稅收制度就是如此,國家既要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又要要求經濟上富裕的人繳納稅收,看似公平,實則降低了效率。當政府把富人的收入再分配時,就減少了對辛勤工作的獎勵;人們的工作少了,生産的物品與勞務也就少了,當政府想把蛋糕切得更均等時,蛋糕本身也變小了。
二、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所放棄的東西
當你面臨權衡取舍做出決策時,就要比較可供選擇的行動方案的成本與利益。但生活中的是多數情況不能準确的量化,感覺的作用很大奧。你決定和朋友去撸串,但同時有一個泡妞的機會在你面前,如何取舍是由你自己衡量決定的。大學畢業後是直接就業還是選擇進一步深造,同樣面臨權衡取舍,進一步深造勢必要放棄工作賺錢的機會,一種東西的機會成本就是為了得到這種東西所放棄的東西,當你做出任何一項決策時,你應該意識到每一種可能的行為所帶來的機會成本。為了取得碩士學位所放棄的同等時間内工作能賺到的錢就是你的機會成本,當然,衣食住用行的費用得刨除掉,因為無論工作還是上學這些都是必須的。
三、理性人考慮邊際量
經濟學假定人是理性的。在機會成本既定的條件下,理性人系統而有目的地盡最大努力去實現其目标。在實際生活中,你做出的許多決策并不是二元對立、非黑即白,往往是介于黑白之間的。吃飯時間,你的決策不是吃還是不吃,而是吃多吃少的問題,晚上休息,你的決策不是睡與不睡的問題,而是睡之前是否還要刷一會兒抖音、快手的問題。“邊際變動”這個詞就是用來描述對行動計劃的微小增量調整的,邊際變動圍繞你所做事情的邊緣進行調整,so,理性人通過比較邊際利益和邊際成本來做出決策。
為什麼水這麼便宜,鑽石這麼昂貴?從實際角度來分析,水能夠維持人類的生存,而鑽石卻不能,But,人們更願意支付高昂的費用購買鑽石而不是水,原因就是一個人對任何一種物品的支付願望都基于其邊際利益,也就是物品産生的額外利益。反過來說,邊際利益又取決于一個人擁有多少這種物品,水是不可或缺的,但增加一杯水的邊際利益微不足道,但鑽石的量太少了,增加一單位鑽石的邊際利益那是很大的,畢竟“物以稀為貴”嘛。所以,理性人做出決策的前提下就是邊際利益大于邊際成本,這樣更容易炫富奧。
四、激勵可以改變人的行為
恒大的樓盤7折銷售了、喜歡的包包又降價了,這些信息是不是會刺激你購買的欲望呢,那是自然。市場上的低價格提供了買者的多消費和賣者少生産的的激勵,價格對消費者和生産者行為的影響對于市場經濟如何配置稀缺資源是至關重要的。
當發改委将汽油價格下調,加油站就會排出長長的車隊。當上司告訴你完成某項任務就能拿到獎金時,你就會幹勁十足。政策的制定會考慮如何影響激勵,同樣也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開車不系安全帶會被罰款,這種政策改變了司機開車時的速度和謹慎程度,緩慢而謹慎的開車就要耗費司機的時間和精力。根據經濟學家薩姆.佩茲曼的研究,安全帶減少了車禍的死亡人數,但卻增加了車禍的次數,真正的結果就是司機的死亡人數減少,而行人的死亡人數卻增加了。
所以,在分析任何一種政策時,不僅僅要考慮它的直接影響,還要考慮通過激勵産生的不太明顯的間接影響。
五、貿易可以使每個人的狀況變得更好
每一個人、家庭、國家都應該從事自己所擅長的事務,隻有發揮自身的優勢,才能在同等的時間内創造最大的收益,進而可以按較低的成本獲取所需要的物品與勞務。與世隔絕、閉關鎖國不是一種可取的方式,那樣的話隻能自給自足,你必須自己種糧食、做衣服、蓋房子、造汽車,無法取得效益最大化,貿易就是發揮“比較優勢”,想相互交易中獲取最大利益,并享有種類更多的物品與勞務。
六、市場是決定資源配置的決定性力量
計劃經濟的體制是由中央計劃者決定生産什麼物品與勞務、生産多少以及誰來生産和消費。計劃經濟的理論支撐就是隻有政府才能以促進整個社會經濟福利的方式組織經濟活動。
俺是有爵位的人,讓我來說說
亞當.斯密在他1776年出版的著作《國民财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家庭和企業在市場上相互交易,他們仿佛被一隻“看不見的手”所指引,并導緻了合意的市場結果”,這隻“看不見手的手”就是價格,價格是指引經濟活動的工具。在一個市場經濟體系中,政府的決策被成千上萬的企業和家庭的決策所取代。企業決定自己生産什麼、生産多少,雇傭多少工人;家庭決定購買什麼、買多少,想為誰工作。這些企業和家庭在市場上相互交易,價格和利己思想引導者他們做出決策。
七、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
市場有這麼大的魔力,還需要政府做什麼呢?
我們經常聽到“權利需要關到制度的牢籠裡”,同樣,市場也需要一個約束機制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隻有在政府實施規則并維持對市場經濟至關重要的制度時,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才能施展其魔力。另外,市場是強有力的,但也不是無所不能的,政府幹預經濟的運行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提高效率和促進公平,蛋糕既要做大也要分均勻,好像有點難奧!!!
八、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于它生産物品與勞務的能力
就這麼靜靜的看着你
當有人在加州海岸吹着海風、曬着日光浴,享受着惬意的生活,也有人在非洲的沙漠高原頂着烈日、做着苦力活,努力着下一頓飯的着落。當有人坐着頭等艙,奔馳與世界各地,也有人擠着公交車,穿梭于城市之間。世界各國的生活水平是差距很大的,所有生活水平的差别都可以歸因于各國生産率的差别,生産率就是每一單位勞動投入所生産的物品與勞務數量的差别。生産率高的國家,人們享受着好的生活,生産率低的國家必須忍受貧困的生活。
九、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是指經濟中物價總水平的上升。引起通貨膨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But,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政府發行了過多的貨币,當政府發行了大量本國貨币時,貨币本身作為一種商品,貨币的價值就下降了,反應到購買力上,物價上升了。沒錯,不要覺得你現在一個月掙20000,别人10年前掙3000,購買力是不同的。
十、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權衡取舍
長期來看,物價水平的高低取決于貨币發行量的多少,但在短期中,問題就沒那麼簡單了。在一個經濟體中,貨币量的增加會刺激社會的整體支出水平,進而增加對物品和勞務的需求,需求的增加會引起物價和工人工資的上漲,并進一步生産更多的物品與勞務,這樣就意味着很多人可以有工作,降低失業率。作為政府決策者,在運用政策工具調節經濟運行時可以利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這種短期權衡取舍關系。決策者可以改變政府支出、調節稅收和控制貨币發行量來影響對物品和勞務的總需求。需求的變動反過來又影響經濟在短期中所經曆的通貨膨脹和失業的組合。
以上就是經濟學十大原理,喜歡的小夥伴們可以點贊、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