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在農村生活的時候,過完了正月十五才算真正的過完了這個年。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基本上過完初一就開始各忙各的,過完破五就沒有多少人再停留在春節的氣氛中。後天就是正月十五,這裡整理了一些民間對于正月十五的一些禁忌習俗,不管是否科學,都是老一輩流傳下來的,老百姓一直遵守的這些東西,就是圖一個吉利,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
小時候正月十五會出去“散燈”,就是拿着鋸末子拌上汽油或者柴油,然後用一個鐵勺,一堆一堆的順着大道點燃。那個時候正月十五是一個重大的節日,全村的孩子們都會出動,有的散燈,有的拿着輪胎點燃,然後用一根鐵絲拴上,還有各種各樣的火炬和罐頭瓶子做的各種燈籠等等。現在護林防火很嚴峻,所以已經很多年沒有看過這樣的“散燈”活動了,取而代之的各種各樣的燈會。
所以再老百姓的傳統觀念中,正月十五這一天會把自己家的燈籠點一夜,象征着新的一年紅紅火火,有些沒用燈籠的會把門燈(農村的院外燈)或者客廳燈點上一夜。
正月十五不往外扔東西
這一天一般除了日常的垃圾以外,是不輕易的往外扔東西的,也不會借錢給别人。因為大家認為這一天如果扔東西或者借錢,象征财富外流,新的一年會開支增加。所以想扔什麼東西可以提前一天或者延後一天,正月十五這一天就不要亂扔東西了。
不洗頭不理發
正月十五這一天一般不洗頭不理發,傳統習俗對字的諧音和隐藏的意義都很重視,頭發的發與發财的發同音,所以這一天如果洗頭,就可能将一年的财運給洗掉,導緻洗頭之人:一年存不下積蓄。所以這一天一般不主張洗頭理發。
吃元宵
根據史書記載,吃元宵的習俗最早見于唐五代,那時稱這種食品叫“面繭”或“圓不落角”,用糯米做皮,其中夾糖餡,與今天的元宵相似,後來因為是在元宵節吃的特定食品,幹脆就叫“元宵”了。元宵節吃的這種特定食品,北方人稱元宵,在南方則稱湯圓。專家表示,不論是元宵還是湯圓,這些名字與“團圓”音近,取團圓和美之意,又逢十五月圓之夜,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來懷念離别的親人,寄托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不吵架不訓孩子
這個就很好理解了,别說重大節日,就是平時一般做生意的都主張和氣生财,所以在一些比較重要的節日上,傳統習俗都主張順利,所以一般這一天不要吵架,不要讓孩子哭,主要就是圖一個吉利。
觀燈看煙花猜燈謎
最近幾年的燈會越來越多,活動也越來越豐富多彩。很多大型的商場或者旅遊景點都會搞各種燈會。記得以前城市的政府部門還會組織放煙花,一次要放好多好多那種,最近幾年已經沒有看到這樣政府組織的煙花了。都是一些企業,特别是今年禁止燃放,連過年那天都沒有看到幾個煙花。随着社會的發展,很多習俗也會慢慢的改變。
這一天還有很多地方會有一些地域性的活動,比如東北二人轉和踩高跷,還有一些南方地區的舞獅子耍龍燈等等。總之這一天大家就是要開開心心,高高興興的,一家人和和美美的聚在一起,暢談美好的未來。
在此祝願大家正月十五吉祥美滿!快樂安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