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功能機主導市場的時期,由于主屏幕占比較小而整體工藝也略顯粗糙,幾乎沒有人會特意的去給手機貼膜。智能手機的崛起讓保護膜有了用武之地,手機貼膜如今已經不僅限于單一的保護功能,還衍生出了增強美觀、防止窺視等多樣的用途。
旺盛的用戶需求和較低的入行門檻,讓手機貼膜一度成為暴利行業。鑒于消費者對于10來塊的價格不太敏感,質量低劣的保護膜開始在市面上廣為流通,其獲取的利潤也高于成本數倍。
面對那些坑錢的小攤小販,自己動手無疑是最好的解決方案。不過,對于剛剛上手的新人來說,如何選擇保護膜的材質、如何防止保護膜“貼壞”,這些都是一些惱人的難題。
如何選擇保護膜材質?
從最早的“塑料袋膜”到現在“AR膜”,保護膜的種類如今已經數不勝數。排除産品本身質量的影響,各類型的保護膜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與選擇手機設備相同,你必須明确自己的核心需求。
保證顯示品質:AR膜(高清膜)
AR膜可以說是泛用性最廣,而顯示效果又最好的保護膜之一,如果不想進行深入研究,那麼AR膜就是最好的選擇。由于合成AR膜的材料具有吸附層、中間層和保護層,因此它不僅不會犧牲手機屏幕的顯示品質,而且也具備一定的抗刮擦能力。
唯一的缺點是,水漬和油漬容易貼合在AR膜的外層,這導緻指紋和污垢很容易形成積壓,需要經常進行擦拭。
防止指紋殘留:磨砂膜
磨砂膜最為出彩的地方在于觸摸的手感,較為粗糙的表面也能夠保證用戶在強光下看清手機屏幕。而AR膜的油漬和指紋殘留問題,磨砂膜也能較好的解決。不過,磨砂材質會直接影響到保護膜的透光能力,而且也犧牲了一部分色彩表現。
出衆的保護能力:防刮保護膜(PET膜)&鋼化玻璃膜
如果手機的使用場景比較極端,那麼具有出衆保護能力的PET膜和鋼化玻璃膜則是更好的選擇,它們都具備超高的硬度,而鋼化玻璃膜甚至可以防止手機屏幕破裂。相比之下,鋼化玻璃膜的手感和顯示效果更好,而PET膜則比較便宜。
除了這些較為常規的貼膜之外,保護膜中也有一些“功能性”産品。比如鏡面膜能夠當鏡子來使用,而鑽石膜在光照下會出現璀璨的斑點,防窺膜則引入了百葉窗光學專利技術,能夠防止側面的人窺視隐私。
保護膜是否适配手機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重點,主流機型的貼膜類型較多,而電商平台通常也會介紹産品的适用範圍。不過,你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DIY,例如保護膜的邊緣一般沒有弧度,圓角手機隻需要覆蓋住主屏幕就行了,因此可以選擇尺寸較小的貼膜型号。
三步學會貼膜
除了手機和保護膜兩個主體之外,我們需要準備一些易于入手的工具,乘車卡(銀行卡)、膠帶、擦拭布都是比較常用的裝備。
1.在貼膜開始前,可以在擦拭布上抹上一點酒精或清潔液,然後順着一個方向将手機屏幕上的污漬清除。
2.一般來說,保護膜在剛剛拆包時,其貼膜本體的前後都有一層軟膜。我們可以将貼膜先行對準屏幕,然後慢慢撕下靠近屏幕的軟膜,這樣就能确保貼膜的位置。貼合完畢後,外面的那層軟膜也能進行撕除。
3.在完成第2步之後,貼膜中間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氣泡現象。這時可以使用乘車卡将氣泡推擠到保護膜的邊緣,如若發現灰塵,也可以用膠帶将它們黏住剔除。
盡管貼膜的方法十分簡單,但如果缺乏幾次像樣的練習可能還是難以一步到位,在自行嘗試的過程中,支付“幾張膜”的學費也在所難免。不過,考慮到市場上那些難以保證的貼膜質量,自己動手反而是個一勞永逸的選擇。
手機是否需要貼膜,也是一個争議的焦點
随着智能手機的“材質升級”,産品本身的硬度相較之前有了一定的提升。根據莫氏硬度表的分級來看,美國康甯公司旗下大猩猩玻璃的硬度已經達到了7級,它也被廣泛的用于手機、顯示器等電子設備上。
由于大部分金屬和石頭的硬度都要低于7級,因此有很多人主張手機貼膜“毫無必要”,日常的使用并不會磨損屏幕。其實這也不無道理,鐘表鏡面使用的材料一般都是人造藍寶石,而這種材料的強度能夠達到莫氏9級,所以我們不會看到給手表貼膜的奇葩。
不過,沙子中的石英強度也達到了7級,用材“不純”的屏幕可能會有刮傷的風險,而除了防止物理性破壞之外,化學腐蝕和清潔問題也彰顯了貼膜的重要性。由此來看,如果對于手機的“原始手感”沒有苛求的話,貼一張膜倒也能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有趣的是,手機貼膜在世界範圍内也有一定的“分化”現象,比如歐洲和北美地區的手機用戶就不太喜歡貼膜,而中國和台灣地區的貼膜需求量卻很大。
(圖片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