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動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動人以行者,其應必速。——李贽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的好壞将影響孩子的一生。家庭教育是一個人接受最早、時間最長、影響最深的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教育決定孩子一生的前程。
古語有“言傳身教,身行一例,勝似千言”。
一、家庭環境的影響
鄒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時,嬉遊為墓間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乃去,舍市旁。其嬉遊為賈人炫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複徙居學宮之旁。其嬉遊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真可以處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謂孟母善以漸化。
孟母三遷的故事我們從小就學,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知道環境對于孩子的成長是多麼重要。環境對孩子的熏陶是潛移默化中進行的。
家庭氛圍良好,家風正,培養出來的孩子也會開朗活潑,有教養。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對一個家庭來說,父母是根,孩子是花朵。父母常“看到”孩子的問題,卻不知這其實是自己的問題在孩子的身上“開花”。
想要孩子成為什麼素養的人,首先父母就得成為什麼素養的人。
教育專家尹建莉說,父母要想教育孩子,第一個教育對象應該是自己,即提高自己的素養。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的人格塑造有着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父母的榜樣力量
英國作家羅•阿謝姆說過:一個榜樣勝過書上二十條教誨。
孩子總是在模仿中摸索,摸索中成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長就是那“朱”也是那“墨”,孩子是“赤”是“黑”取決于家長。
我有兩個好朋友。
朋友A夫妻倆對孩子的教育很是用心,為了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兩個人每天晚上八點到九點手機靜音,一人拿一本書和孩子一起閱讀。
現在孩子六歲很喜歡閱讀,認識很多字。不喜歡玩手機也不看電視。而在陪孩子閱讀的過程中,朋友A也順利拿到會計師資格證書,她老公也拿到二建工程師證。
朋友B夫妻倆卻是整天忙于工作無暇顧及孩子。就是孩子在寫作業她都要拿着手機在工作。
她每次一教訓孩子要好好寫作業時,孩子的回答是“那你和爸爸都在玩手機。”
父母是孩子的參照物,孩子會照着模仿和學習。不要懷疑孩子的模仿能力,隻有青出于藍勝于藍絕對不會是遜色于藍,所以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言傳”意思為用語言表達或教導;信息的傳播方式;一種方言。
“身教”意思是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做為榜樣,對人進行示範指導性的教育。
作為父母我們除了在語言上教育孩子外還要注意自己的行為。你的語言是信息的傳達,你的行為是榜樣。
嗨,大家好。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分享孩子的教育問題。請多多關照!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