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餐飲都是一種常見的人際交往方式,中國的餐飲文化博大精深,中國人熱情好客,尤其重視餐飲禮儀。
當今社會,飯局上的社交占據了人際交往的重要地位,尤其在正式宴會中,掌握餐飲禮儀,舉止談吐大方得體,無疑能為自己的社交增色不少。
相反,如果什麼都不注意,大大咧咧,把宴會弄得一團糟,破壞餐桌氛圍和他人心情,也會在無形之中讓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因此,作為一個現代人,好好學習餐桌禮儀,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準确避坑,高效社交十分重要。
參加一次聚會,如果是被邀請方,從接受邀請開始,到赴宴前的禮儀,再到入席、點菜、用餐、敬酒、勸酒、拒酒,離席等各環節都需要我們精心準備。
如果你是邀請方,那麼還必須要考慮到用什麼方式邀請對方可能性更大?如何安排每個人的座次?預定什麼樣的就餐地點?餐後給客人帶什麼禮物等等等等,要注意的事情就會更多,一處做不好,整個宴會的體驗便會大打折扣。
同樣地,如果你是一個精通餐飲禮儀的人,各個環節在你的精心籌備下井井有條地進行,自然會給你的社交對象留下一個不錯的印象。
你看到這裡,可能會有疑問:我也沒學過,我怎麼能精通這麼多餐飲禮儀?
其實大可不必有這種擔憂,畢竟真正科班出身的禮儀老師很少,更何況他們研究的重點也不在此,所以大家都是一樣的水平。
唯一的區别就是,你看到了井井這篇文章嘿嘿嘿!
話不多說,直接上幹貨!
當收到宴請請柬決定赴宴或組織一次宴請又明确自己必須參加時,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搞清楚宴請的時間和地點。
大衆通常會有這樣一個誤區,認為一定要提前到才顯得自己懂禮,其實不然。
從時間上講,提前一二分鐘、正點,或遲一二分鐘到達都是最為适宜的,過早或過晚都是失禮的。
同時,既然你已經答應赴宴,就要對主人和客人負責,這就要求你應對宴請所需時間給予充裕的安排,不要點個卯就離開,你以為很潇灑,但事實上赴宴卻逗留時間過短同樣是失禮的。
從地點上講,我們要對宴請的地點以及行經的路線事先做到心中有數,因為這是準時到達宴請場所的重要保證。
假如是對宴請活動富有經驗的朋友,一定還會對請柬上注有的桌次号碼牢記在心,免得到宴請場所後東張西望,有失風度。
在中國的飲食禮儀中,坐在哪裡非常重要,這既體現着個人素養,又決定整個宴會的氣氛。
我們見過太多人,一進門不管不顧,随便挑個方便的位置就坐下,既不管其他人是否坐下,更不在乎他們應該坐在哪裡,自己是否霸占了他人的位置。
相信大家都有過這種經曆,如果沒有專門分配座位的人或者是這個人也一知半解,場面一下子就會變得非常混亂和尴尬。
幾乎所有成年人都知道飯桌上講究座次,模模糊糊記得有“主座”“副陪”“主陪”這麼一回事,可真要讓你安排其座位,很多時候就會手忙腳亂:
哎呀那個啥,以左為尊還是以右為尊來着?圓桌和八仙桌怎麼安排?媽呀,大宴上這麼多桌子真是急死人啊!
哈哈别着急,慢慢往下看,你要的答案都有。
首先,講一下不同位置上的人需要承擔什麼角色。
主座,也就是距離門口最遠的正中央位置。主座的對面坐的是邀請人的助理,也即副陪,主賓和副主賓分别坐在邀請人的右側和左側,位居第三位,第四位的客人分别坐在助理的右側和左側。
這裡一定要注意一個原則,那就是,讓邀請人和客人面對而坐,或讓客人坐在主桌上都算失禮。
為什麼這麼說呢?
中國的文化是不讓客人感到緊張,因此邀請人可以指定客人的座位。自己的部下或晚輩也可被安排在比自己更重要的位置上,通過分配座位,中國人暗示誰對自己最重要。
第二,不同場景下如何安排座位?
有七點技巧,強烈建議收藏并時時複習,搖身一變成為餐桌禮儀小達人!
1、作為年輕人,千萬千萬不要輕易落座。
不能像劉姥姥進大觀園,要林妹妹進大觀園,小心謹慎。
要等領導先坐下,或者類似辦公室主任這樣的角色把座位安排好,讓你坐哪裡,你最後一個坐下,才是萬無一失。
2、總的來講,座次是“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關于這一點我會在後面單獨解釋)
3、若是圓桌,則正對大門的為主客,主客左右手邊的位置,則以離主客的距離來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離則左側尊于右側。
4、若為八仙桌,如果有正對大門的座位,則正對大門一側的右位為主客。如果不正對大門,則面東的一側右席為首席。
5、如果為大宴,桌與桌間的排列講究首席居前居中,左邊依次2、4、6席,右邊為3、5、7席,根據主客身份、地位,親疏分坐。
6、如果你是主人,你就應該提前到達就餐地點,然後在靠門位置等待,并為來賓引座。
7、如果你是被邀請者,那麼就應該聽從東道主安排然後入座,切忌随便找個位置趕快坐下!
一般來說,如果你的老闆出席,你應該将老闆引至主座,請客戶最高級别的坐在主座左側位置。除非這次招待對象的領導級别非常高。
首先聲明一點,不論是以左為尊還是以右為尊,古書中都有記載,也就是說不存在絕對對錯,那麼現代飯局上到底應該按哪個來?
看完接下來的故事,相信你一定能夠找到答案。
我國左為上的淵源
古時候有“左臣右相”、“左文右武”排列之說。
據說這是根據我國曆史上封建王朝凡設左、右丞相的,均以左丞相為尊,故宮中東宮尊于西宮,東宮建在左邊,西宮在右邊,封建社會“左吉右兇”、“男尊女卑”、“男左女右”等延續下來的。
“虛左以待”
《史記》中記載了戰國時期信陵君魏公子無忌救趙的故事,“魏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
虛左,就是把車上左邊的座位空出來,讓侯赢坐。侯赢乃一守城門老頭,後幫魏公子出招,使其掌握兵權。從那以後,我們的語言中就出現了“虛左以待”這個成語。
鴻門宴
曆史上著名的鴻門宴,也是把左邊視為上首。
《史記》寫到:“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
楚人習慣以東向為尊。項羽作為主人,居上位;而項伯是其叔父,亦應居尊位;亞父範增作為項羽長輩謀士,地位自然也高于劉邦,所以在左邊就位;劉邦作為客人,本應坐在顯要的位置,但他在劉項之争中處于劣勢,隻好屈居下位,故在右邊。
右貴左賤之說
與東方不同,西方文化則認為右貴左賤,有兩種淵源之說。
古代君主為防暗殺腰間佩劍,而不準近臣帶刀過殿。如果有人抓其劍柄,不讓出劍,這樣有可能被人行刺。一般劍柄位于身體的右側,為安全起見,君主就将最信任的人安排在自己的右手邊,以防不測。
另一種說法是,“以右為貴”的習俗出自基督教義中耶稣的預言。耶稣臨死前,在羅馬猶太總督面前對法官們說:
“從現在開始,人之子(指他本人)将會被安排坐在偉大的上帝右手邊”。在最後的審判裡,上帝的選民站在了上帝的右手邊,而入地獄者則站到了上帝的左手邊。因此,就有了右貴左賤的習俗。
總結一下,入鄉随俗,在中國宴會上,統一“尚左尊東”,而非“以右為尊”。
一旦你到了宴請場所,并找到了自己入座的桌次以後,便要注意桌子的席位卡是否寫着自己的名字,不可随意亂坐。
隻有認準了自己的桌次和席位,而主人或主賓又已經入坐的情況下,才可從椅子的左方入坐。
入坐後,坐姿要端正,切不可用手托腮或将雙臂同時放在桌上,也不要随意翻動菜單,擺弄餐具或餐巾,這些舉動都會給人以迫不及待的壞印象。
解決一雙空手的最好辦法就是将其放在自己的大腿上。盡管别人看不見,但同樣也應該守規矩,要平放在本人的座位下,把腳擱在椅檔上或伸出去踢着别人都會使人尴尬。
接下來這點非常重要!時刻記住你來這個飯局是為了做什麼?吃飯絕對應該排在最後一位,重要的是結交人脈。
因此,進餐前要與周圍的客人互相結識、交流,這是結交新朋友的好時機。
當坐定後,服務人員有時還會遞上一方濕毛巾,此時應禮貌地接下并輕輕擦拭自己的雙手和嘴角,記住,這小毛巾絕不是用來擦臉,更不能用它擦頸脖或手臂,不管是怎樣的汗流夾背。
另外還有一點絕大部分人都會忽視,那就是切忌将小包放在桌上,大衣搭在椅背上。
在參加比較正式的宴請或者用西餐時,這樣的做法不啻于将光腳丫放在桌面和把内衣挂在那裡。
正确做法是,就餐時除了錢包之類的小皮包外,不要把東西放在桌面上;任何衣服都不要搭在椅背上。
當主人示意用餐可以開始,便可将桌上的餐巾抖開,平推在自己的雙腿上。
但請注意,中式餐是将餐巾全部打開,西式午餐也是如此,而西式晚餐則是将餐巾打開到對折為止。
值得注意的是,将餐巾塞在頸脖裡或系在褲腰帶上的做法早已過時,把餐巾用來擦洗餐具或酒具的做法更是地地道道的失禮行為,因為這至少表明對餐酒具的清潔持懷疑态度。
假如中途需要離開一下時,可将餐巾稍微折一下放置到桌上,而決不能将餐巾放在椅子上,因為這才是給人最不潔的感覺。
就餐完畢,很多人拍拍屁股站起來就走了,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可能并不是為了躲賬單,僅僅是因為不懂禮節,不管什麼原因,最後一步出錯,也會前功盡棄。
那麼離席時要注意什麼呢?
如果是中途離席,要牢記以下技巧:
常見一場宴會進行得正熱烈的時候,因為有人想離開,而引起衆人一哄而散的結果,使主辦人急得直跳腳。
欲避免這種煞風景的後果,當你要中途離開時,千萬别和談話圈裡的每一個人一一告别,隻要悄悄地和身邊的兩、三個人打個招呼,然後離去便可。
中途離開酒會現場,一定要向邀請你來的主人說明、緻歉,不可一溜煙便不見了。宴會結束退席時,應向主人緻謝,對宴會的組織及菜肴的豐盛精美表示稱贊。
和主人打過招呼,應該馬上就走,不要拉着主人在大門大聊個沒完。因為當天對方要做的事很多,現場也還有許多客人等待他(她)去招呼,你占了主人太多時間,會造成他(她)在其他客人面前失禮。
還有一些人參加酒會、茶會,當中途準備離去時,會一一問他(她)所認識的每一個人要不要一塊走!
這就是犯了大忌!本來熱熱鬧鬧的場面,被這樣的人這麼一鼓動,一下子便提前散場了。這種鬧場的事,最難被宴會主人諒解,一個有風度的人,可千萬不要犯下這種錯誤。
另外還有,點菜技巧、上菜順序、餐具使用禮儀、進餐禮儀、酒桌話術、敬酒、勸酒、拒酒技巧和禁忌、飲酒禮儀、職場人必知酒桌潛規則、就餐意外的處理、結賬等内容,限于篇幅,如果都在此一篇呈現,必然泛泛而談,不能給夥伴們帶來實質性幫助,故安排在接下來的幾期文章中,井井會一一解釋明白。
這裡是@井井有聊,每天一篇走心文章,品味古今人生百态,為親愛的你賦能~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用,不妨收藏,并随手轉發給你身邊的朋友,也是在無形中為你樹立一個愛好分享的人設,時時複習,溫故知新,一起變身餐桌禮儀達人!
另外,歡迎朋友們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有任何問題或者感興趣的話題都可以跟我們分享,井井都會一一回複!
原創不易,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洗稿、抄襲,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