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角落
俗話說,雞生蛋,蛋生雞,動物們靠生殖方式來繁衍下一代,這是自然的法則和規律,誰都不是從石頭裡面蹦出來的神靈。這裡且不論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老梗問題,有沒有發現,動物除了蛋生卵生以外還有胎生的方式,包括我們人類,絕大多數的哺乳動物都是胎生。
那麼,胎生和卵生
究竟哪個更适應于自然界的進化?
動物的受精卵在母體外獨立發育的過程叫卵生。一般的鳥類、爬蟲類、大部分的魚類和昆蟲幾乎都是卵生動物。
如:雞、鴨、魚、青蛙、烏龜、蝴蝶等都是卵生動物。卵生動物産下卵(蛋)後,經過孵化,變成動物,其營養來自卵本身。
胎生是指人或某些動物的幼體在母體内發育到一定階段以後才脫離母體的這種生殖方式。胎生動物的胚胎發育依賴母體的營養。
這裡的區别就出來了,卵生動物大部分在脫離母體後,營養靠卵黃或是卵内的營養液成長,生下來後就幾乎等于是被母體給“抛棄”了,大量的卵靠自然界的環境和溫度來自然孵化才能出殼破卵,還有就是要看造化,靠捕食動物的忽視才能避劫,所以除鳥類等少數動物是用自己的體溫孵化卵以外,絕大多數“媽媽們”對自己生下的“蛋寶寶們”都十分的絕情。
其實這還是由動物們在自然界的進化和适應程度而決定的。胎生和哺乳,能保證後代較高的成活率。胎生為發育的胚胎提供了保護、營養以及穩定的恒溫發育條件,能保證酶活動和代謝活動的正常進行,最大程度降低外界環境條件對胚胎發育的不利影響。
而卵生動物絕大多數處于食物鍊的底端,生存空間很大,但是生存環境卻較為惡劣,天敵過多,所以進化過程中,一直恪守“跑量”的原則去繁衍,能不能活下來靠寶寶們的“造化”,靠自然界的優勝劣汰,以犧牲大部分寶寶的生命保全小部分的生存方式去繁衍。
哺乳動物,絕大多數處于自然界食物鍊的中上層,所以為了後代的優質化繁衍,進化成了胎生,用母體的營養供寶寶在腹中成長,到一定的成熟時期内才會産出體外,同時用母乳喂養後代也保證了營養的持續提供,從而保證了後代較高的成活率。
其實自然界真的很奇妙,人類和動物有男有女、有公有母區分,但總會在分界中出現一個“雨露均沾”的分類。除了胎生和卵生,還有一種卵胎生。它是介于卵生和胎生之間的生殖方式。卵胎生(又稱僞卵胎)是指動物的卵在母體生殖道内發育成新的個體後才産出母體的生殖方式,但其發育過程中卻與母體沒有或極少有營養交換的聯系,仍像卵生動物那樣依靠卵中含有的卵黃來生存。目前已知的卵胎生動物比較少,蝮蛇、海蛇和胎生蜥蜴、銅蜓蜥、螃蟹、大肚魚、孔雀魚、大部分鲨魚等為卵胎生動物。這是動物長期适應的結果,是動物對不良環境的長期适應形成的繁殖方式,在母體内受到保護較多,孵化存活率比卵生稍有保障。
這三種生殖方式其實并沒有優劣之分。每種物種在進化史上所處的環境不同,于是采取了不同的生殖策略來取得生存優勢,所以才有了世界物種的多樣化,靠着自然界自身形成的生物鍊和規則才使得我們的地球如此的生機勃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