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濕。——邱醫生說
1
網上有很多關于濕氣的文章,羅列出幾十種症狀,統統歸于有濕氣。但是我覺得未免誇大其詞,所以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所認識的濕氣,以及去濕的套路。
2什麼是濕氣
關于人體内水液代謝,中醫有四種說法。分别是水、濕、飲、痰。我們不做過多探讨。将他們統稱為濕氣。濕氣的特點是:性屬陰寒,易傷陽氣,易阻氣機,粘滞纏綿。
翻譯過來就是:濕冷粘人,像牛皮糖踢不開。
4濕從何來
簡單來分,濕氣有兩個來源:外濕和内濕。
外濕來源于外界氣候,所以沿海城市者,體内多濕氣。
内濕主要來源于飲食,同時與脾虛或寒底體質密切相關。脾胃虛弱,就不能夠消化吸收食物,堆積在體内,生成了濕氣。
脾虛生濕氣,濕氣又會加重脾虛。惡性循環。
至于寒底之人,前面說過,濕氣性屬陰寒,所以同氣相求,物以類聚,體寒的人容易招濕。
濕氣久了,容易變成寒濕(接近于民間所謂老風濕)。也可能會變成濕熱。
5濕如何去
祛濕有學問的。物理學中,關于液體蒸發速度的三個決定因素:氣溫,氣流,面積。
祛濕的道理,是一樣的。上面三者,分别對應中醫的三種治法:溫法,理氣法,發汗法。
溫法:濕氣性屬陰寒。《内經》說:寒者溫之;《傷寒雜病論》說:痰飲當以溫藥和之。溫法是治療濕氣的根本原理。簡單理解,衣服濕了,太陽底下曬一曬。
理氣法:人體氣不順,容易生濕氣。濕氣又阻礙氣的運行,形成惡性循環。所以久坐之人易生濕。祛濕要理氣,要讓全身氣血通暢。說人話就是:衣服濕了,風吹一吹。
發汗法:皮膚是人體面積最大的器官。讓濕氣,通過出汗的方式,從體表的每一個毛孔散布出去,擴大濕氣去除的通路和面積。
利大小便:當然啦。如果濕氣太重,本身就是個大池塘,就不用等它慢慢蒸發了。直接開閘,通利大小便,濕氣嘩啦啦就流走了。
6紅豆薏米粥能不能祛濕
紅豆薏米粥屬于第四種方法:利小便。所以很多濕氣非常重的人,身體裡面就像個大池塘,吃紅豆薏米粥,短期内效果會很好。就像開閘放水這麼簡單。
但是長遠來說,紅豆薏米粥有缺陷。
祛濕要溫。紅豆和薏米都屬微寒性。
祛濕要理氣。寒涼的藥物會影響氣的運行。
當然啦,祛濕還要健脾。脾屬陰,得陽乃動。脾胃的正常運作,運化食物,是需要陽氣的。
舉個做飯的例子。吃進去的食物,像剛下鍋的米。如果沒有火,米是煮不熟的。這個火,就是脾胃的陽氣。寒涼的食物和藥物,會損傷陽氣。火都不旺了,還怎麼煮飯呢?
所以在這裡更加告誡大家,脾胃不足的人,或者濕氣重的人,一定要少吃水果、冷飲等。
7紅豆薏米粥怎麼吃
紅豆和薏米,本身的确具有祛濕的功效,但真的要祛濕,必須要跟健脾益氣溫中理氣的藥,搭配起來才行的。
有幾種搭配可以考慮:
第一種:加胡椒(粉)或姜。(口味重啊~~~)
胡椒溫中的作用強,不但能中和寒性,還能給脾胃加一把火。生姜夏天用,尤為适宜。夏天空氣濕度高,通過生姜,能夠加速發散水濕。
第二種:加砂仁。這家夥我覺得不好吃,看個人口味。
第三種:加白扁豆和陳皮。陳皮和扁豆是溫性,健脾祛濕。(這個我最推薦。無論口味顔值,均屬上乘。)
第四種:有些人濕氣重,腦袋昏昏沉沉;可以加天麻。天麻溫性。
8怎麼出汗才祛濕
有人說,邱醫生,你說出汗能祛濕。我每天走一萬步,跑一個小時,跑得渾身大汗,真爽!但是舌頭伸出來,還是很厚的舌苔,怎麼回事?
祛濕的出汗方法,叫做“出一層蒙蒙細汗。”醫聖張仲景很擅長用汗法,但他總是不厭其煩地叮囑我們:“不可令如水流漓。”
滿身大汗,就是如水流漓;蒙蒙細汗,隻要有一點薄薄的汗意即可。泡腳就是很好的方法。
出汗太多不好。汗出多了,毛孔大開,外界潮濕之氣,更加容易入體。且《内經》說,汗為心之液。汗出多了,傷心陰,生心火,容易讓人覺得疲倦和煩躁。
作者: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中醫科邱超平醫生。
本文原發于微信公衆号“邱醫生說”ID:qiucaowuyang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