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教學重難點邏輯思維圖

教學重難點邏輯思維圖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27 07:25:28

教學重難點邏輯思維圖?同課異構要求教師精研教材、精修教法、精鑽學法,它不僅可以激發教師的“頭腦風暴”,讓教師在相互探讨交流碰撞中産生教學靈感,提高課堂教學水平,而且作為一種教研模式,可以提升教師專業水平,助力教師成長,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教學重難點邏輯思維圖?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重難點邏輯思維圖(靈動教學要存同)1

教學重難點邏輯思維圖

同課異構要求教師精研教材、精修教法、精鑽學法,它不僅可以激發教師的“頭腦風暴”,讓教師在相互探讨交流碰撞中産生教學靈感,提高課堂教學水平,而且作為一種教研模式,可以提升教師專業水平,助力教師成長。

“同”的真正含義。作為先決條件,合理界定同課異構中的“同”是非常必要的。它既指同一課程同一教學内容,還指同一知識點的傳授,同一課程标準的解讀和落實。

在一次中小學聯誼教研活動中,我聽了兩節同課題的課《生命,生命》,這是台灣作家杏林子的文章。全文大緻分四層:第一層寫夜晚飛蛾在我手中努力求生;第二層寫一粒香瓜子雖處惡劣環境依然保持生長的态勢;第三層寫自己感受自己的心跳,聯想到生命;最後總結全文,表達要不負生命,活出光彩與價值的情感。

第一堂課的教學設計,教師先是讓學生默讀,在此基礎上分别概括前三段的段意,然後結合最後一段總結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整堂課流暢自然,教師的講解深入淺出,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第二堂課,教師規定時間讓學生默讀并概括段意,然後與第三段對比,結合末段讨論為什麼前三段要按這樣的順序排列,通過交流說出自己的理解。教師用打破常規跳躍着讀的方式,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通過聽課,我們發現《生命,生命》同課異構沒有體現真正的“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标準》第二學段對閱讀的要求之一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而對默讀的要求是初步學會默讀,能粗知文章的大意。到了第三學段,則要求在閱讀中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交流和讨論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有自己的判斷。雖然課标繼續要求默讀,但是标準更進一步:每分鐘不少于300字,在速度上進行了明确要求。

很顯然,第二堂課比較符合課标在這一學段所提出的要求。兩位教師從不同的起點出發,呈現了兩堂不同形式、不同設計、不同教學内容的課。“異”比較凸顯,“同”略顯牽強。因此,同課異構前的教研顯得尤為重要,不僅要确定同一課程、同一課題,更要依此去對标相應的課程标準,明确所傳授的内容。沒有這個前提,“同課”就失去了真正的意義,“異構”就難以發揮真正的價值。

“異”的多樣性理解。我們強調其多樣性,并不是為了“異”而異,而是在不同的教授方法、施教策略、課堂結構方式選擇等方面異中求同,優中選優,從而确立符合學情的教學設計和課堂實施方案。

統編語文教材九年級上冊《湖心亭看雪》,文字凝練簡潔、生動傳神、意蘊豐富。教師從依據的課标層面來設置教學目标,大緻有三個維度: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積累文言字詞;品評白描手法;聯系時代背景,解讀作者情感。當目标一緻、起點相同,“異”才真正發揮效用。結合我所在地區推行的“教、學、評一緻性”新課堂模式,我們就可以針對既定目标設置不同的評價任務。針對第一個目标,可以通過兩種途徑達成:A.多樣性誦讀,從而達到積累重點文言字詞的目的。B.課前檢測加課上學習小組交流,全班展示。第二個學習目标是重點,同樣可以設置兩種形式:A.圈點勾畫寫景名句,說話練習“我從哪句話裡感受到了什麼”。B.吟詠名句,欣賞雪景,找有表現力的字詞,探獨特視角。難點是最後一個目标,我們一緻認為合理的方法應該是結合作者的生平,輔之相關資料,體會作者的情懷。

評價任務在課堂上是一種手段和工具,它最終指向的是學習目标,無論什麼樣的評價方式,都是在有效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也是教師在課堂上一步步接近目标的必經之路。所以,無論何種評價設計,還要落腳到能準确反映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狀況上來。而異構的真正意義是比較和綜合,異彩紛呈是表面形式,内在的張力才是根本。

異課也可同構。不同的課文、不同的體裁,如果能巧妙地找到相似點和聯系點,也可以運用相同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思想。這樣的方式有助于學生鍛煉和鞏固自己的學習思維,進而能從課内遷移到課外,實現綜合素養的提升。

統編語文教材九年級下冊有幾篇文章,《變色龍》《範進中舉》《漁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獵》《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分列于不同單元,有古詩文和現代文的區别。稍加留意,可以采取相同的教學策略和切入點——尋找“物”對表現人物和主題的作用。奧楚蔑洛夫的軍大衣、将軍的白發、蘇轼的鬓、辛棄疾的白發……這些細節性的“物”看似微小,實則對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升華文章的主題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在學習每篇課文時都可以設置相同的教學環節,讓學生去判别和分析這些小而慎微的物。有了初次嘗試,再遇到有同樣特性的文章,授課就會變得容易,教學效果也會愈加顯現。

同課異構需要群策群力,方法不同,模式有别,但是所期待的結果應該相同,那就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把“教”與“育”有機融于課堂,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系山東省滕州市姜屯鎮姜屯中學)

《中國教師報》2021年06月16日第5版

作者:佟德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