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電視劇《急診科醫生》、《獵場》、《我的!體育老師》、《生逢燦爛的日子》等四部劇先後在各個衛視熱映。
而這四部劇中,張嘉譯是三部戲的主角,一部戲的主演。
那一年4月,《白鹿原》、《卧底歸來》開始在各大衛視播出。
兩部戲的主角,恰好又都是張嘉譯。
一年6部戲播出,不少喜歡他的影迷都感歎到:
2017年,是電視銀幕的“張嘉譯年”。
并且因為演技精湛,很多人都被他圈了粉。
可以說在中生代男演員中,張嘉譯無疑是最受歡迎的一個。
但其實這兩年順風順水的他,早些年為了拍戲吃了很多苦,掙紮了許多年才慢慢有了轉機。
和他的事業一樣,張嘉譯的感情生活也不順利。
先後有過兩次婚姻,才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1
1970年4月8日,張嘉譯出生在西安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母都在煤炭科學研究院工作。
雖然幾十年後,他成了一名優秀的演員,可小時候的他從沒想過自己會走這條路。
和許多小男孩一樣,小時候的他很鬧騰,每天和小夥伴們瘋來瘋去。
不僅不喜歡文藝,甚至連文藝活動都不屑參加,怕被玩伴兒笑話。
因為在那群小男孩眼裡:文藝活動,都是女生搞的。
1987年,張嘉譯17歲那一年,偶然間在《西安晚報》上看到一小則廣告,上面寫着“電影學院在西影廠設點招生”。
碰巧那個時候,他舅舅是西安電影制片廠的一個制片,于是鼓動張嘉譯去試一試。
最開始張嘉譯不願意去,舅舅跟他講了好多考場上的笑話,他才抱着“玩”的态度去了。
可沒想到的是,憑借着一股子“莽”勁,他竟然考上了。
拿到錄取通知書時,全家人都很開心,對他的未來充滿了期待。
但張嘉譯的演藝之路,卻充滿了艱辛。
性格敦厚樸實的他,剛剛進入北電時,看見女生都“走不動道”,更不要說和女生搭戲了。
而且因為形象的原因,他根本就演不到主角,隻能頻繁的在一些戲中“客串”。
在校園的時候,老師對他說的最多的兩句話是:
你的形象很受限,畢業之後可能不會演主角,但你一定要堅持下去。
演員的最終目标是做一個表演藝術家,這是這個行業的最高理想。
兩句話,張嘉譯都聽進去了。
1991年,21歲的張嘉譯,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
本想繼續在北京發展,可因為形象問題,再加上直來直去的性格,他碰了很多壁,最後不得已回老家。
在家鄉一呆呆了九年,因為沒有名氣,那時候沒人找他拍戲,連基本生活都是問題。後來在采訪中,他還感歎到:
那九年,基本靠啃老生活。
2000年,30歲的張嘉譯不甘心一直在家鄉徘徊。
再一次選擇了北漂,開始住地下室,跑龍套、演配角,在劇組裡打雜,找演戲的機會。
也是在那時候,他認識了一個編劇,得到一個難得的機會,能夠主演一部電視劇。
雖然那部劇沒什麼人關注,并且集數也少。但對一直堅持着的張嘉譯來說,卻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并且也正是那部劇,讓他認識了第一個女朋友,展開了第一段婚姻。
2001年,張嘉譯作為主角的電視劇《帕米爾醫生》播出。
那部劇,還有一個女演員叫杜珺,是給張嘉譯機會的編劇的女兒。
電視劇播出的時候,張嘉譯和杜珺已經在一起了。
兩個人是在拍戲中産生了感情,後來得到女方家人同意後。
31歲那年,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同認識沒多久的她求婚。
因為正處于熱戀中,杜珺也同意了他的求婚。
可兩個人結婚後,才發現生活沒那麼簡單。沒過多久,他們就變得矛盾重重。
并且在杜珺眼裡,張嘉譯能夠演戲,全靠自己父親對他的提攜,甚至還在節目中大談自家對張嘉譯的恩情。
兩個人最初的感情,也終于在這樣一次次的争吵和矛盾中走到了盡頭。
離婚後的張嘉譯,繼續從底層出發。
不管有多少戲份,隻要能夠露臉,他都去。
為了能夠有戲拍,他拍武打戲時不用替身,直接往水泥上摔。
後來之所以得強直性脊柱炎,就是因為他拍戲太拼了。
2004年,張嘉譯應邀參演電視劇《國家使命》,飾演一個大時代下的知識分子。
劇中扮演他妻子的,是當時有名的女演員王海燕。
那是他們第一次合作,3年後,兩個人因戲結緣成了夫妻。
雖說他們現在的婚姻生活幸福甜蜜,可她對他的初印象,其實并不好。
拍第一部戲的時候,兩個人的第一場戲,王海燕有大量的台詞。
為了不影響拍戲的進度,頭天晚上,她準備到了深夜。
結果等到第二天拍戲時,張嘉譯卻向導演建議把哪段台詞删掉,導演經過慎重的考慮,同意了他的提議。
一晚上的功課付諸東流,當時的王海燕一肚子火,十分讨厭眼前的張嘉譯。
可後來随着拍戲的深入,她發現眼前的這個人,除了拍戲較真外,生活中待人簡單而又真實。
慢慢的,她覺得他沒那麼讨厭了。
後來戲拍完了,他們也熟了起來,并且之後聯系不斷。
張嘉譯之前有過一段婚姻,王海燕之前也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
并且還有網友爆料,她第一次嫁給了一個圈外富豪。後來感情不和,兩個人分手,她還分了一大筆财産。
具體的真相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兩個經曆過失敗婚姻的人,面對這份感情時,更加的小心、謹慎。
從相識到結婚,兩個人用了3年的時間。
2007年,他們在西安簡單的舉行了婚禮。
那一年,張嘉譯已經37歲了。
面對這份來之不易的感情,他顯得格外珍惜。
3
其實張嘉譯和王海燕在一起時,王海燕身邊的人都勸她慎重一些。
因為在很多人眼中,當時的張嘉譯,配不上她。
與“大器晚成”的張嘉譯不一樣,從上海戲劇學院畢業的王海燕很早就成名了。
在他還在劇組硬着頭皮客串的時候,她就已經拿下了飛天獎最佳女主、金鷹獎女配、女演員,中央電視台十佳演員等多個獎項。
可朋友們的勸導,并沒有影響兩個人的關系。
被張嘉譯的真情打動,她最終還是選擇和他在一起。
兩個人2007年結婚,2年後,張嘉譯憑借《蝸居》中“宋思明”一角大火。
從此被觀衆熟知,片約不斷。
一直渴望拍戲、渴望成為一名真正演員的他,忙了起來,将自己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劇組中。
為了支持他“演員”的夢想,王海燕選擇放棄了許多找她的“好劇本”,全心照顧家庭,讓他可以在外拼搏。
一路上,從金鷹獎、飛天獎,到白玉蘭獎,所有電視劇演員能拿的獎,他都拿了。
并且憑借着各種熱播劇,他的名氣也越來越大,喜歡他的人也越來越多。
可在頒獎典禮、采訪中,他提到最多的還是妻子,因為在他的心裡:
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最應該感謝的就是自己的老婆。
曾經在節目中,張嘉譯說自己是個“妻管嚴”。
提起妻子王海燕,他一臉欣賞,稱妻子很有文藝感。
并且他愛打麻将,而妻子喜歡喝酒,沒事的時候經常和朋友一起在家裡喝酒聊天。
兩個人剛在一起的時候,也會因為各自的愛好,有一些争吵。
王海燕脾氣爆,但他是個“慢性子”,經常會包庇她的“脾氣”和“任性”。
據說有一次吵得最兇的時候,她摔門而去,他就乖乖坐在家裡等。
而且結婚之後,在外拍戲的他,把所有的财政大權都給了她。
他的零花錢,都是她給發。
不知不覺間,他們已經結婚12年。
可他們的感情,卻像剛開始時一樣誠摯而又真實,沒有一點點做作,充滿了煙火氣。
或許這,才是真正的愛情。
2010年,兩個人結婚3年後,他們的女兒出生。
生孩子的時候,王海燕已經41歲了。
醫生告訴她高齡産婦很危險,可因為是他們愛情的結晶,她還是選擇生下來。
懷孕期間,張嘉譯推了不少的戲約,抽各種時間來陪伴、照顧她。
女兒出生後,他每次離開家出去拍戲都要做很久的思想鬥争。
并且在劇組,他做的最多的事就是看手機桌面上女兒的照片。
在《非常靜距離》中,主持人李靜曾經調侃張嘉譯,說他嬌慣女兒。
可沒想到他霸氣的回答道:
我肯定慣着她,我不慣着她誰慣着她。
張嘉譯曾經說,自己是一個不太懂浪漫的人。
他曾經拍過一部《一仆二主》的電視劇,而在生活中,他也把自己活成了“一仆二主”:
他是仆,而二主分别是太太和女兒。
他說自己不懂浪漫,可其實他已經把所有的溫柔和浪漫都給了妻子和女兒。
全文完
是結束也是開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