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丈夫對着抗疫妻子哭原

丈夫對着抗疫妻子哭原

情感 更新时间:2025-04-05 08:13:16

夫妻恩愛,互相提攜,尊老愛幼,熱心助人,鄰裡和睦。他們就是李清蘋夫婦一家。

李清蘋是蘭州市肺科醫院一名護士,是我省首批支援武漢抗疫的醫護人員,她的丈夫是蘭州理工中等專業學校的一名教師。他們用生活中平凡之事、點滴之情诠釋了家作為愛的港灣的真谛。在日前召開的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命名表彰大會上,李清蘋一家被授予“文明家庭”榮譽稱号。

丈夫對着抗疫妻子哭原(妻子前方抗疫丈夫後方支持)1

“兒媳就是我親閨女”

“一有時間,我們就去陪雙方的父母。”李清蘋的丈夫說,和普通家庭一樣,節假日他們都奔波在老人和小家之間,盡量舍去自己的應酬。孩子的姥姥已經90歲了,前段時間因病住院,妻子上班沒時間,整整一個月時間,他每天都在醫院照顧她。

李清蘋夫婦自結婚以來相敬如賓,孝敬公婆,善待父母,在家中能挑重擔,任勞任怨。兄弟姐妹之間團結和睦,有困難互相幫忙,是一個和睦的家庭,經常受到鄰裡的稱贊。從結婚起,他們就對雙方的老人十分尊敬和孝順。不僅在生活上予以照顧,家中大小事也征詢他們意見,使老人覺得受尊重。李清蘋的婆婆經常說:”兒媳就是我親閨女!”

在他們的言傳身教下,4歲的兒子自理能力強,是個懂事、活潑、有禮貌的好孩子。小小的年紀就為他人着想,養成了尊重老人的好習慣。有一次,4歲的兒子就知道把自己的壓歲錢給老人買一些好吃的,逗得老人合不攏嘴。

李清蘋說,他們非常重視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生活學習習慣的培養。他們深知榜樣的力量,“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他們對物質生活要求并不高,不慕新潮,不擺闊氣,從不浪費,提倡節約,精打細算,用之有度。在他們的教育下,孩子養成了勤儉節約、吃苦耐勞的好習慣。“孩子很小就會背誦‘三字經’,對勤儉持家牢記在心!”

良好的家庭氛圍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比如,夫妻兩人經常陪着兒子玩耍、學習。在此過程中,告訴孩子什麼不能做,什麼才是正确的。

丈夫對着抗疫妻子哭原(妻子前方抗疫丈夫後方支持)2

“照顧好病人是我的職責”

“照顧好病人是我的職責。”李清蘋常這樣對身邊的人說。平時在工作中,她與病人和諧相處,對待病人像自己的親人。有一次,一位80歲的老人住院,由于子女上班忙,無暇照顧老人,李清蘋就擔負起了照顧老人的任務。她每天操心老人的飲食起居,給其洗頭洗腳。當老人出院時,老人的子女專門來醫院送來錦旗感謝,老人也對她依依不舍。

“常說遠親不如近鄰,我深深地體會到其中的道理。”李清蘋的丈夫說,作為一名教師,更應有理由處理好鄰裡關系。他每天下班回家時,很遠就跟鄰居打招呼,遇到孩子,他就主動詢問其學習狀況,發現孩子學習有困難時,他總用心地幫他們,使問題得以解決。鄰居家有困難時,夫妻倆總能熱情地伸出援助之手,使他們倍感溫暖。

丈夫對着抗疫妻子哭原(妻子前方抗疫丈夫後方支持)3

她第一時間遞交“請戰書”

春節前,李清蘋關注到武漢疫情暴發,身為共産黨員和醫務工作者的她第一時間遞交了“請戰書”,成為我省首批支援武漢抗疫的醫護人員。當她把這個消息告訴丈夫時,他雖面露憂色,但很堅定地對她說:“你安心去吧,家裡有我在,我做好你的大後方。”丈夫的支持,讓她深受感動。

在武漢的日子裡,家人時時關注着李清蘋的動态。每次執行完工作任務報平安時,她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保護好自己,平安歸來”, 讓她非常感動。其實在武漢的日子最難的不是工作時的忙碌,而是内心的牽挂,她覺得虧欠最多的就是孩子。孩子當時三歲多,每次發視頻都會問:“媽媽,你在哪裡,你把武漢的那些爺爺奶奶、叔叔阿姨照顧好了沒有。”李清蘋說:“兒子,你再等等媽媽,媽媽争取在最短的時間裡幫助那些需要的人,然後就回來了。”兒子會說:“媽媽,我想你,想你的日子我好孤獨。”李清蘋不由得眼淚往下流,她不斷鼓勵自己,要堅強,決不能讓家裡人擔心她。每次家人問她情況怎麼樣的時候,她都說:“挺好的!”就這樣,家人的鼓勵和關心讓她有毅力圓滿完成任務。

來源: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桑傑才讓

圖片由李清蘋提供

來源: 蘭州晚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