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樓叔在《惠州“地鐵夢”碎了?深圳這條地鐵延長線沒有延伸至惠州》一文中和大家聊到過,深圳五期軌道建設規劃環評中,深圳地鐵14号線東延(惠陽段)在整個公告内沒有被提及。
一時間,惠州近期能“上車”地鐵的夢想破滅。
彼時,文章留言裡網友們各抒己見,傳達着來自社會各界的不同聲音:
丨來源:文章留言
那麼,事實究竟是怎樣的?
針對14号線延長段的官方回複
來了!
9月14日,在惠州民意直通車上,針對市民詢問深圳地鐵14号線東延(惠陽段)相關問題,市交通運輸局給出以下相應回複:
丨來源:惠州民意直通車
這段話給我們透露出2個重要訊息:
1
根據國家最新政策要求,惠州市暫不具備城市軌道建設規劃報批條件。
2
惠州無法單獨申報地鐵,采取“曲線救國”方式,由深圳市牽頭向國家部委申報建設深圳14号線延長段(惠陽段),并已經積極溝通、配合多項前期工作,但因為國家政策要求以及惠州現狀不符合申報條件,目前本項目暫未能納入五期建設。
總的來說,即是惠州已經有在積極配合深圳地鐵14号線東延(惠陽段)的前期申報工作,但由于政策要求不滿足和惠州本市的現狀不符合,所以這件事隻能緩一緩。
原以為是圈内三市共進退,卻成了深莞兩地的狂歡,中介的發家願望再次落空。
惠州不達标的修地鐵條件
是缺它!
查閱回複中所提及的政策,我們可以了解到建設地鐵的前提條件,主要集中在一般财政收入、地區生産總值和客運強度3個維度的考量。
2018年7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國辦發〔2018〕52号),提高申報建設地鐵和輕軌的相關經濟指标,申報建設地鐵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預算收入、地區生産總值分别由100億元、1000億元調整為300億元、3000億元。
丨來源:國務院辦公廳
《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
在2020年的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發布後,惠州的市區常住人口已達349萬人以上,加上一般财政收入、地區生産總值兩項,在當時政策要求下,惠州已然達标,市民們紛紛築起“地鐵夢”。
地鐵申報指标 |
地鐵申報要求量 |
惠州實際情況(數據截止2021年底) |
市區常住人口 |
300萬人以上 |
349萬人 |
一般公共财政預算 |
300億元以上 |
455.36億元 |
地區生産總值 |
3000億元以上 |
4977.36億元 |
不過結果卻并不如人意。雖說惠州在申報地鐵的三個硬性指标上已經達标,但在客運強度方面卻表現不理想。
根據惠州目前已在運營的莞惠城軌、各條公交線路運營狀況,惠州在客運強度這方面還有待加強。再加上惠州城區分散,通勤人口密度不足,地鐵初期客運強度不低于每日每公裡0.7萬人次的要求尚未能滿足。
丨來源:深圳地鐵
惠州尚未放棄地鐵夢
人口、産業築起未來
2022年8月,山東濰坊市交通運輸局在回複網友透露:國家發改委把一般地級市的首輪地鐵申報叫停了。惠州也在此列之内,且恢複時間暫未釋放。
那麼,以深圳地鐵14号線東延(惠陽段)來傍住“上車”地鐵的大腿,還是惠州目前最可能實現且有效的一條路徑。
在最新的回複中,官方也表明,接下來惠州還将繼續與上級有關部門及深圳溝通彙報,争取創造有利機會。
未來惠州該從哪些方面增強自身素質、加大申報成功率是需要去研究、發展的方向。對此,部分網友也給出了相關建議:
丨來源:文章留言
樓叔總結了下,大部分市民認為區域内的産業、對接交通、學校還需加強發展,地鐵并不是他們眼中目前最重要的事。
衆所周知,大部分城市地鐵的維護與運營成本一直是處于“入不敷出”的狀态,也隻有深圳、廣州、上海等一線大城市能勉強達到小部分盈利狀态。
接下來,惠州要想達成修建地鐵條件,或許要發展區域内的産業,增加就業崗位和待遇,并發展匹配人群的公共服務設施,形成宜居/宜業的氛圍,吸引人流來往和人口進駐 。
不過既然惠州已經明确入圈,加上惠州有地有房,住房供應過剩,與深圳情況相輔相成。網絡上随處可見,還是有許多深漂者考慮入手惠州安個家,這座城市依然會是很多深圳人的“溫馨港灣”。
人口湧向,軌道交通的發展也将順勢而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