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合同一定要注意!“簽字”、“蓋章”到底哪一個才會讓合同生效?可以說90%的人都會弄錯!“簽字蓋章”與“簽字、蓋章”的區别,關乎你簽訂的合同是否有效!
合同成立與生效
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們少不了和合同打交道,幾張簽字蓋章的紙看似普通,但依法訂立生效後即具有法律效力,能夠約束合同雙方按約行事。通常合同中會約定“本合同自雙方簽字蓋章之日起生效”,或者是“本合同自簽字、蓋章之日起生效”。但實際簽署中,往往會因這細微的差異,卻産生了不同的結果。
A、B兩公司在簽訂的合作協議中約定:“本合同自雙方簽字、蓋章後生效”。A公司加蓋公章并由相關負責人簽字,B公司負責人簽名但并未蓋公章。後因B公司未按約履行義務,A公司向法院起訴要求B公司支付違約賠償。對此雙方發生争議,A公司主張合作協議已生效,而B公司認為協議自始就沒有生效。
A、B兩公司簽訂的合作協議是否生效,關鍵在于對“自雙方簽字、蓋章之日起生效”條款的解讀,那麼簽字與蓋章到底是滿足一項合同就能生效,還是同時具備合同方可生效?
先來看看《民法典》是怎麼說的:合同自當事人意思表示一緻時成立,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也就是說除法定或另有約定的情況下,當事人均在合同上簽名或蓋章,合同即成立。若合同當事人均具備民事行為能力且合同内容系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反公序良俗,則合同一般自成立之時即生效。
“簽章蓋章”與“簽章、蓋章”大不同
大多數人都會搞混,以為就是平常的一句話,所以在實踐中就按自己理解來操作,一旦發生糾紛産生損失,才知道其中利害。因此,不管是草拟合同還是修改合同,都要保持基本的謹慎,注重合同細節,特别是其中的條款内容,一定要吃透了,這樣簽訂合同才能更放心。
簽字蓋章≠簽字 蓋章
對于“簽字蓋章”,很多合同糾紛案中,一方都會抓着不放,認為合同生效條件是雙方“簽字”與“蓋章”同時具備。實則剛好相反,約定“簽字蓋章”的生效條件,通常理解為“簽字或者蓋章”,滿足其一即可。此外雙方約定的“簽字蓋章”生效,也不符合法律規定,具體而言“簽字蓋章”隻能表明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一緻,并不直接産生合同生效的法律後果,至于合同是否有效,還需結合《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綜合判斷。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合同上一方當事人加蓋了真實公章,但無負責人簽字;而另一方僅有負責人簽字,卻無公司公章。這樣的情況,隻要雙方并不否認合同的真實性,且認可的,也可以認為合同有效。
簽章等于簽字蓋章,除特别法另有約定(如票據活動中“簽章”含義為“簽字” “蓋章”)外的民商事活動,一般理解為“簽字”或“蓋章”。
簽字、蓋章=簽字 蓋章
其中的“、”令人混淆,頓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詞語之間的停頓,換言之,簽字與蓋章是并列關系,約定“簽字、蓋章”的生效條件,通常理解為“簽字且蓋章”,必須同時具備合同才能成立、生效。
司法實踐中,法院還會結合雙方簽訂的合同内容來進行判斷,如果專門設定了雙方加蓋公章與負責人簽字欄目,如前文案例中A公司既簽署了負責人姓名,也加蓋了公司公章,而B公司僅有法定代表人簽名未加蓋公司公章,不具備雙方約定的生效條件,一般認為合同未生效。
實際履行的合同
法院對于合同效力的認定,會綜合考慮案件中各方主張、溝通往來進展及合同實際履行情況。合同簽字或蓋章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雖然合同尚未成立,缺失簽字或公章,但隻要合同主要義務已經得到實際履行,對方也接受了履行,就可以說明雙方當事人以實際行動表明了對合同内容的認可,也可以理解為當事人以實際履行的行為進一步認可該合同已具有合同約束力。
合同簽字蓋章還需要注意更多
合同裡的每一個字,每一個标點符号都可能産生不同的歧義,有時候一字之差都會導緻天差地别的後果。對于雙方當事人而言,簽合同就是定規則,合同簽得好,交易才能有保障。
需注意,合同生效屬于合同效力範疇,強調國家幹預下的合法,要求簽約主體、合同内容、合同形式、簽訂程序和意思表示均符合法律規定,關注的是已經成立的合同是否合法有效。如果合同沒有依法成立,那麼即便雙方簽字蓋章了,也不會生效。隻有從意思表示到簽約,從形式到内容,方方面面均符合法律規定,才可能保證合同效力。
簽合同前,基本的審查少不了:
①審查簽約主體是否适格,查驗對方營業執照或工商登記,審查核實對方公司的性質、經營範圍、注冊資金及法定代表人等基本信息。
②仔細審查合同的生效要件是否齊全,是“簽字 蓋章”,還是“簽章或者蓋章”,要注意簽字的一定要是公司法定代表人,或持明确授權書的代表人;蓋章要蓋公章。
③重點審查合同内容是否合法、合同條款是否完善,可以具體審查合同文字是否規範、準确;合同約定的交易内容及交易程序涉及的合同名稱、約定條款等方面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規定。
④對合同周密性及程序性進行審查,如果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相關合同需要經過有關機關批準登記或備案,應審查是否履行了上述手續。
總之,合同不規範,容易吃大虧。合同相關問題不能馬虎,咨詢法保網法務,專業審查合同條款,量身定制合同協議,幫助當事人理解合同内容,管控合同風險,能避免合同内容與現行法律相沖突,彌補合同漏洞,推進合同履行,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關注法保網,防範風險,護企成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