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樂至縣最大的鄉鎮

樂至縣最大的鄉鎮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18:48:16

陳抟老祖來到普慈縣,為這裡的田園風光所感染,命人修了天池。後來遇到大旱,他又挖天池,為民祈雨。難道這個天池就是樂至池嗎?

在四川盆地中部,沱江和涪江分水嶺上有一個縣,名叫樂至縣。樂至縣是四川省資陽市轄下的一個縣,是偉大的無産積極革命家陳毅元帥的故鄉。

樂至縣最大的鄉鎮(樂至縣為何要以一個池子的名字為名呢)1

陳毅故裡

樂至縣曆史悠久,人傑地靈。漢朝時,樂至屬于犍為郡,北周建德四年(公元575年),朝廷在此設縣,定名為多業縣,這是樂至設縣之始,算來距今已經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曆史了。在這一千四百多年的曆史長河中,樂至縣縣名幾經更叠,縣城的位置也不斷遷徙變化。

據《樂至縣治》記載,樂至縣曾經名叫牛革卑縣。據說,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為當地人用牛皮制作的刀鞘,經久耐用,在當時很有名氣,所以可以說是因為一個技藝而得名。後來佛教傳到這裡,和本土的宗教共生共榮。當時的帝王希望天下蒼生都能以慈悲為懷,休戚與共,四海升平,普天同慶,又加之當時的縣歸普州管轄,因此改名為普慈縣。

唐高祖在位時,于公元620年設立樂至縣。之所以命名為樂至縣城東南有一個池子,名叫樂至池。那麼一個池子,究竟對這個縣産生了多大的影響,而改變了縣名呢?這還要從一則故事說起。

據傳說道教先師陳抟老祖,回到故鄉,雲遊到大天柱山下,遠遠望去,看到一條溪流從東南緩緩流向西北。溪水的盡頭有幾件茅屋和一個小池。池水周圍綠樹環繞,垂柳依依,繁花似錦,落英缤紛,池内白鵝戲水,茅屋炊煙袅袅,天然一幅田園風景畫。

陳抟老祖是道教的先師,對于這種自然田園風光偏愛有加。他和弟子們來到池子的附近,看到這個池子下面不斷有水泡冒出。陳抟老祖斷定這裡有泉眼,便召集農夫數十人,将池中的枯枝草葉清理出來,疏通了泉眼。

就這樣一個小池子,就成了大池塘。陳抟老祖将其命名為天池。在天池之上建了一座小橋,種了幾竿修竹,又特意從外地引入了藕種,種入池中。這裡本就是一片田園風光,加之又荷花,荷葉點綴其間,更顯得仙氣十足。

樂至縣最大的鄉鎮(樂至縣為何要以一個池子的名字為名呢)2

陳抟塑像

許多遊人慕名而來。有些人留戀這裡的美景,便在此定居下來。話說陳抟老祖在此結廬修行,和道友談道論經,一直待了很長時間才離去。

北宋的時候,普州大旱,普慈縣也不能幸免。入春以來就沒下過雨,野草不生,禾苗幹枯,人畜吃水都成了困難。陳抟老祖又來到了他所鐘愛的天池邊上,發現這裡完全變樣了。溪流已經變成了幹枯的河床。泉眼早已堵上了,荷花蓮藕更是不見蹤迹,四周到處都是死氣沉沉的景象,哪裡還有往日的仙氣?

陳抟老祖非常痛心,他又召集人們們挖泉眼,作法祈雨。三天後大雨驟降,稼禾喜得甘霖,草木逢春,半月後田園美景再現。

這裡的人民得救了,他們箪食壺漿,感謝陳抟,并且創作了一首民謠以示慶賀:“有雨樂至,無雨樂去,風調雨順,快樂之至。”

這個傳說中的天池恐怕就是樂至池了。他們這裡的百姓帶來了幸福的生活,難怪縣名要以樂至池為名。

樂至縣最大的鄉鎮(樂至縣為何要以一個池子的名字為名呢)3

如今的樂至經濟發展迅速,是“成渝經濟區最具投資潛力”十強縣,被評為四川最具投資價值城市。

來源:中華人說地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