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做核磁共振的具體步驟和細節

做核磁共振的具體步驟和細節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1 07:25:18

“核磁共振真是太有用了,我和我老伴都做過,我有一次缺血性中風的時候,多虧做了核磁共振才明确我的中風是缺血性中風,老蔣,我跟你說啊……”

這是錢老在對朋友蔣老科普“核磁共振”的好處,錢老還對蔣老說核磁共振每個人都可以做,蔣老聽了之後沉思了一下,回想到自己近一年來有頭暈眼花的感覺,有時候在晚上七點疲勞感就會加重,想要睡覺,蔣老本來就有去醫院體檢的想法,在聽了錢老的話之後更加堅定了去醫院體檢的想法。

做核磁共振的具體步驟和細節(為什麼不建議大家做)1

到達醫院以後,醫生對蔣老進行了全身體格檢查,多次測量血壓都在150/88mmHg左右,醫生最終診斷蔣老為高血壓;血脂、血糖和血液檢查都沒有問題,醫生告訴蔣老他這是高血壓引起的頭暈眼花,得吃降壓藥才行,醫生為蔣老開了硝苯地平緩釋片和卡托普利兩種降壓藥。

蔣老覺得高血壓應該不會讓他想睡覺,會不會是腦部的問題,蔣老想了想,問醫生:“醫生,我能做個全身的核磁共振嗎?感覺會檢查出很多問題,而且我感覺核磁共振蠻有用的。”

做核磁共振的具體步驟和細節(為什麼不建議大家做)2

醫生搖了搖頭,明确地告訴蔣老,想要睡覺是一種老年人的正常現象,因為年齡越來越大,所以需要的睡眠時間也就更長,而且現在是二月份,春困秋乏也是很正常的現象,然後告訴蔣老核磁共振沒有必要,而且核磁共振并不是蔣老的首選,核磁共振不能一次性掃描全身,根據檢查部位的不同,核磁共振的檢查方法并不一緻。

做核磁共振的具體步驟和細節(為什麼不建議大家做)3

蔣老在醫生的耐心勸導下放棄了做核磁共振的想法,醫生給蔣老開的降壓藥蔣老回家服用一周後不僅血壓得到了明顯的控制,每次測量血壓都維持在138/85mmHg左右,頭暈眼花的感覺也基本上消失了,蔣老覺得很驚喜,感慨道:“還是要聽醫生的!自己不能盲目認為适合别人的檢查方法就一定适合自己。”

通過蔣老的經曆,大家一定對“核磁共振”很好奇,為什麼不建議大家做“核磁共振”,本文道出真相。下面先來了解一下“核磁共振”的定義和作用,慢慢給大家科普。

做核磁共振的具體步驟和細節(為什麼不建議大家做)4

一、“核磁共振”檢查是什麼?

“核磁共振”檢查是一種分辨率比較高的檢驗技術,能夠查出許多肉眼“看不見”的疾病。

“核磁共振”檢查是依據磁場的原理進行的一種檢驗技術,一般是在檢查室這個特殊的磁場中用無線電射頻脈沖的過程,最後經過電子計算機可以得知構成原本需要檢測的物體的原子核的所有信息,以此來繪制物體内部的結構圖像。

做核磁共振的具體步驟和細節(為什麼不建議大家做)5

那麼以上這些都隻是原理,“核磁共振”檢查還有一個别稱是核磁共振成像(MRI),現在醫學上的應用也比較廣泛,尤其是對于關節等運動組織的問題,作用核磁共振成像是非常常見的手段,還有早期腫瘤,像蔣老的朋友錢老有過中風,也是通過核磁共振鑒别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鑒别之後醫生才能根據這個來設計治療方案,下面來看一下核磁共振是如何運用在臨床的。

第一,診斷膝關節常見疾病的常見手段

上文提到過核磁共振成像對運動組織有問題的患者敏感性比較高,縱觀全身的關節,膝關節是人體關節中最大的一對關節,人體本身每天坐下站起,甚至行走躺下都需要用到的一個屈彎型關節,所以膝關節在使用頻率極高的情況下發生損傷的風險也比較高;

而相比關節腔造影等比較傳統的檢查手段,核磁共振的确是比較全面的一種手段,尤其是對于半月闆,滑膜等病變的診斷中,核磁共振成像的準确性還是比較高的。

做核磁共振的具體步驟和細節(為什麼不建議大家做)6

第二,診斷早期腫瘤的手段

腦部的很多疾病,包括像腦梗塞,腦出血等突發死亡率比較高的情況,都可以通過在核磁共振中運用像钆離子一樣的對比劑來檢測出腦梗塞等腦部疾病的情況,而且在乳腺癌的早期檢測中也發揮了作用,因為它的成像圖像比較清晰,能夠清晰地分辨出病變的癌症組織,所以在診斷早期腫瘤的領域中發揮了比較大的作用。

做核磁共振的具體步驟和細節(為什麼不建議大家做)7

在簡單了解核磁共振是做什麼,有什麼用處以後,來給大家說一說為什麼不建議用核磁共振,其實是分情況來讨論的,我們不能否認它的優點,但是核磁共振的缺點也不能忽視。

二、為什麼不建議做“核磁共振”?

做核磁共振的具體步驟和細節(為什麼不建議大家做)8

不建議做核磁共振,借用哲學中一句話:“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其實是很有道理的,現在我們從三個錯誤的觀點出發,來講一講不建議做“核磁共振”的理由。

一是認為“核磁共振”是萬能的,可以檢測出所有疾病。

二是認為“核磁共振”是簡單的掃描全身,不會對身體造成任何傷害。

三是認為“核磁共振”所有人都可以做。

做核磁共振的具體步驟和細節(為什麼不建議大家做)9

“核磁共振”可以檢測出所有疾病是錯誤的觀點。就拿蔣老的經曆來舉個例子,蔣老其實是由于高血壓引起的頭暈眼花,隻需要對症下藥就可以,但是蔣老在聽從了朋友錢老的“核磁共振很有用”的這種觀點,蔣老對核磁共振的理解就出現了偏差,誤以為核磁共振就是一種常規的體檢方式,并且核磁共振可以查出身體内所有的疾病。

這個說法是不對的,像臨床上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在急診科就診時,一般常規是拍胸片,不會一開始就拍核磁共振,如果檢查結果有疑問會做CT檢查,而CT檢查對于一般比較常見的肺部感染等情況都可以顯示出來,同時CT的速度會優于核磁共振,所以說核磁共振并不适用于所有疾病。

做核磁共振的具體步驟和細節(為什麼不建議大家做)10

“核磁共振”是簡單的掃描全身,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的觀點是錯誤的。蔣老的認知中也是對“核磁共振”了解的不夠多,所以才會提出全身“核磁共振”檢查的要求,“核磁共振”并不是簡單的掃描全身,而是一種局部的儀器,醫生需要知道哪個部位發生的病變,就會要求檢驗科做一個部位的“核磁共振”,并且每一次這一個部位需要的的時間在二十到三十分鐘左右,還不包括增強掃描需要的時間,也就是說“核磁共振”并沒有全身檢查這個說法。

做核磁共振的具體步驟和細節(為什麼不建議大家做)11

“核磁共振”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的這種說法不完全正确。雖然這個檢查是通過氫原子核以及磁場來形成磁共振圖像,對人體的輻射量比較小,但是如果人體佩戴金屬用具或者人體内有金屬骨釘等情況,就會對人體有潛在性的危害,所以“核磁共振”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并不完全正确。

做核磁共振的具體步驟和細節(為什麼不建議大家做)12

“核磁共振”所有人都可以做的觀點是錯誤的。每個人不一定都是一個個體,像孕婦就相當于兩個人或者好幾個人,“核磁共振”檢查孕婦最好不要做,以免對胎兒造成影響。

還有上文提到的體内或者體外攜帶金屬的,像心髒起搏器,口腔内有金屬烤瓷冠等等人群都不建議做“核磁共振”;最後,是處于意識不清醒等情況的危重病人不要做“核磁共振”,因為掃描的時間實在有點長,如果病人在檢查室内昏迷會非常危險。

做核磁共振的具體步驟和細節(為什麼不建議大家做)13

在糾正了以上的三個錯誤觀點之後,大家對于“核磁共振”應該有了一個比較深入的了解,那麼做“核磁共振”有一些注意事項需要知道,下面來帶大家了解一下。

三、“核磁共振”的注意事項

做核磁共振的具體步驟和細節(為什麼不建議大家做)14

大緻注意事項分為三個方面,一方面是做好身體和心理上的準備工作,第二個方面是費用問題,第三個方面是配合醫生工作,缺一不可。

做好身體和心理上的準備工作。身體上的金屬首飾要全部摘下,體内如果有金屬制品也需要告知醫生,醫生再來判斷處理,如果檢查腹部需要空腹的話,做檢查之前就要保持空腹,放松的心情也很重要,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對。

做核磁共振的具體步驟和細節(為什麼不建議大家做)15

費用問題。關于核磁共振其實費用問題一直是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一般可能需要大幾百甚至更高,對于普通的打工族來說費用會比較昂貴,不過有的醫院會有高達70%的醫保報銷,不過不同的醫院醫保報銷比例也不一緻。

配合醫生工作。這個方面就要求患者一定不能隐瞞病史,如果有心理上的疾病,比如像幽閉恐怖症等情況就需要事先和醫生說明,因為如果心理疾病沒有痊愈的話,做“核磁共振”受傷的還是自己的身心。

以上是需要注意的幾點注意事項,大家一定不要在“雷區”選擇做“核磁共振”。

四、總結

做核磁共振的具體步驟和細節(為什麼不建議大家做)16

需不需要做“核磁共振”不是自己說了算,而是需要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檢查,如果符合醫生做“核磁共振”的标準,醫生自然會安排這個檢查項目,像蔣老提出做核磁共振就是一種不太恰當的舉動,不能盲目地自己“當醫生”,當病人來到醫院,就需要聽從醫生的安排,不能順序颠倒。

一些不符合做“核磁共振”要求的人群也要警惕,“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非常錯誤的決定,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也需要大家遵循“核磁共振”的禁忌以及要求。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