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的春節,真是有點冷清。大年初一的早上,走在小區裡,沒有了廣場舞的音樂,沒有了孩子們的喧鬧,安靜得讓人有點不習慣。
物業很是貼心,打開了噴泉。一條條水柱噴上天空,然後跌落在地面。在空蕩蕩的花園裡,這水聲顯得格外寂寞。
忽然外面傳來一陣鑼鼓聲。“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锵”,好不歡快。還猶豫啥?過年了,趕緊去湊熱鬧吧!
廣州過大年的必備節目:醒獅,閃亮登場!
曆史上,廣東一直是蠻荒之地,大約五代十國之後,中原戰火不斷,大量移民南遷,這才将舞獅文化帶入嶺南地區。到了明朝,廣州逐漸形成了春節舞獅的習俗。
為什麼廣州的舞獅叫作“醒獅”呢?讓我們一起去民間故事裡尋找答案。
相傳, 在遠古時期,廣東南海(現廣州、佛山交界處)發生了大瘟疫,死人無數。在大家都束手無策時,出現了一隻神獸。神獸的眼睛大如銅鈴,腦袋披着長長的金毛,酷似傳說中的獅子。它在民間四處奔走,凡是它經過的地方,瘟疫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鄉民們把神獸視為祥瑞,稱其為“瑞獅”,并且用竹篾和紙,紮成神獅的樣子,逢節慶日就舉行舞獅活動,祈求驅邪祛病、一方平安。
不過,“瑞”在粵語中與“睡”同音,想想看,“睡獅”?那可不行,必須得醒着!
就這樣,廣州的舞獅被稱為“醒獅”。
醒獅
在“咚咚咚锵”的鼓聲和鑼聲中,靈動的醒獅登場了。
首先,要凸顯春節的主題,賀歲。
兩隻獅子慢慢醒來,眨眨眼睛,理理胡須,舔舔毛發,抖抖身子,開始打探四周。
它們圍繞着大樓正門口擺放的香爐考究半天,突然明白了今天是大年初一,于是開心地不斷騰躍翻滾。
待到嬉戲玩耍夠了,獅子從嘴裡吐出兩條祝福的對聯,分别是:龍馬精神、豐财聚寶。大家一片叫好,掌聲雷動。
賀歲
接下來進入醒獅的第二個環節:采青。
幾條紅色的長凳交叉搭成一個高台,獅子登上高台,在一個長凳上反複跳躍挪騰,模拟登山的艱險。
多次嘗試之後,獅子終于下定決心高高躍起,整個身體一下騰空,完全立了起來,兩隻眼睛炯炯發光,鎖定了高高挂在空中的生菜和紅包,幹脆利落将它叼進嘴中。
生菜,寓意生财,紅包,寓意紅運包到。辛勤登山,收獲滿滿,今年一定又是好收成。
采青
最後,是獅子送福。
兩頭獅子一改之前的威武勇猛,化身搖頭擺尾的小可愛。大家圍在獅子身邊,像對待自己家裡的小貓咪一樣,輕輕愛撫。
摸獅子頭,好運不用愁。摸摸獅子背,一生不勞累。摸摸獅子尾,榮華又富貴。
這樣的醒獅,誰不愛呢?
龍馬精神
巧合的是,拿破侖曾經說過:中國是一頭熟睡中的獅子,一旦被驚醒,世界會為之震動。
希望我們這頭醒獅,永遠保持清醒和活力,在艱險困苦中努力奮發,越過一座又一座山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