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句第二講:
絕句的立意、選材、章法和創作
一、立意
通俗的說就是你這首詩想要說些啥,要表達啥主題。文章的立意,我們在小學開始寫作文時,老師就告訴我們,立意要新,要遠,要高,對不?這幾點依然适用與寫絕句,因此絕句的立意上咱們無需贅言。
二、選材
這也沒必要多說啥,和立意一樣,小學作文時老師就告訴我們如何圍繞主題去選材,過去老師告訴我們那套依然适用于創作絕句。
圍繞主題選材,所選材料必須為主題服務。
下面用李白的峨眉山月歌為例,看人家是如何圍繞主題去選眼前的景,再利用眼前景支撐起主題意境的。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立意: 惜别情所選意象 -- 月 影 江水 船 三峽
由意象構成的意境 -- 山月高懸,影落江水。孤帆急發的峨眉山的秋夜圖。作者夜從清溪驿出發進入岷江,向三峽駛去。“仗劍去國,辭親遠遊”的青年,乍離鄉土,對故國故人不免戀戀不舍。江行見月,如見故人。然明月畢竟不是故人,于是隻能“仰頭看明月,寄情千裡光”了,詩中詠月處,皆抒發江行思友之情。這就是如何圍繞主題去用意象構成意境的技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