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國家大劇院中年明星

國家大劇院中年明星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9 06:41:35

最近幾天,一枚金色的小電視寄到了國家大劇院——這是B站UP主粉絲破百萬的紀念。近年來,年輕人紮堆的B站爆款頻出,已然成為“破圈”的風向标,許多演藝機構帶着讓高雅藝術打破壁壘的期待紛紛進駐,但事實上,這裡彙聚的年輕用戶,卻并沒有那麼容易被輸出和讨好。

在B站上,大部分知名藝術機構賬号的粉絲數隻有幾千或幾萬,粉絲量分别為22.4萬、32.4萬的中國歌劇舞劇院、西安交響樂團官方賬号已經屬于其中斷層式領先的佼佼者。有機構調研顯示,B站用戶的平均年齡為22.8歲。面向如此年輕的受衆群體,延續了數百年的劇場藝術依然有隔閡要打破。在這種前提下,藝術機構的粉絲數突破百萬,是一個相當積極的信号。

國家大劇院中年明星(國家大劇院B站粉絲量破百萬)1

現象

“交響樂也能接下茬”

國家大劇院的B站賬号開通于2020年5月,跟随着劇院線上演出的腳步而開啟。“起初,我們也在B站上做線上演出的直播,但吸粉效果不是很理想。”國家大劇院工作人員高建說,“我自己也是B站的用戶,我明白很多用戶關注UP主都是通過視頻内容,而不是直播,所以我們覺得,平時還是要發些東西。”

每周一期的線上演出恰好在此時提供了大量資源。2020年10月,中央民族樂團在疫情後首次回歸線下舞台,在國家大劇院上演了“歸來”音樂會,這台演出也被收入了國家大劇院線上演出系列。“返場曲目《花好月圓》特别炫技,這個視頻的播放量突破了10萬。也就是因為這一個視頻,我們的粉絲量一下子從一兩百漲到了四五千。”高建回憶。

随後,2021年2月,著名指揮家陳燮陽與中國交響樂團在國家大劇院上演了新春音樂會。“這場演出在線上播出時,我就覺得《射雕英雄傳》這一段特别有意思。”樂曲演奏時,現場觀衆跟随陳燮陽的手勢,呐喊着歌詞中的“吼、哈”,互動感極強。憑着同為觀衆的直覺,高建很快把這段視頻上傳B站,“發完之後就爆了。”各大渠道和平台迅速轉發,截至目前,《射雕英雄傳》主題曲的播放量已經超過了460萬,是國家大劇院賬号下播放量最高的一段視頻。

“郭靖黃蓉進入直播間。”“原地起飛!”“職業選手禁止參賽!”“時代變了,交響樂都能接下茬了。”網友們在這段視頻裡留下的彈幕有贊歎,也有各種俏皮可愛的玩梗,還有人跟着旋律刷起了歌詞。除了彈幕,B站評論區的活躍度也遠高于其他網站。很多對交響樂不甚了解的觀衆會在這裡提出各種疑問,也有觀衆直接點歌,相應的,以“劇小院”自稱的劇院官方賬号會和一些資深熱情的樂迷進行科普等問答,“探讨的氛圍和友好的互動,也會吸引更多用戶留下來。”高建說。

分析

摸索到了B站流量密碼

“我們觀察,特别了解古典音樂的觀衆可能隻占10%,絕大部分都處于入門級。從我們後續上傳的内容裡也可以看到,能火的視頻都與大衆文化有一定的交集。”國家大劇院合唱團演繹的童年回憶《黑貓警長》、“手舞足蹈”版《回娘家》,以及中國武警男聲合唱團獻唱的鐵血柔情《菊花台》等,播放量都位于前列。

“視頻推送的時間同樣很重要。”高建說。比如,在去年黨的生日到來前夕,賬号發出了一段《紅旗頌》的演奏視頻。幾天後,《紅旗頌》的創作者、著名作曲家呂其明榮獲“七一勳章”,這段視頻因此點擊量大漲,“《紅旗頌》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部作品,如果不是切中了當時的心境,而是在其他的日子裡推送,估計播放量不會這麼高。”此外,貼近當下年輕人語彙的視頻标題也是一大流量密碼,“整活”“上頭”“合唱國家隊”“再來億遍”等詞語很容易縮短與年輕受衆之間的距離。

但歸根結底,高建認為,國家大劇院賬号的粉絲量之所以能突破百萬,還是依賴于持續且高品質的内容輸出。“如果隻是在形式上變花樣、做成幾十秒的短視頻,哪怕吸引了熱度,也很快就會過去。國家大劇院是綜合性的表演藝術殿堂,演出内容涵蓋歌樂舞劇戲,能彙集北京乃至全國水平最高的文藝演出團體,我們積累了大量的藝術資源,視頻質量是有保證的。”

包括交響樂在内,國家大劇院的B站賬号還上傳了舞蹈、京劇等多種藝術形式的視頻,舞劇《孔子》《李白》、全本京劇《鎖麟囊》等都很受觀衆歡迎。而随着線上演出的不斷推進,國家大劇院在視聽體驗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導演過多場直播的劇院影視節目制作部工作人員田晨介紹,以分鏡頭為例,通常來說,她需要提前音樂會一周拿到總譜,按照樂譜規劃腳本,小提琴主奏時,畫面不能切到長笛大管上,舒緩的樂句不适合頻繁切換鏡頭,什麼時候突出某個聲部、什麼時候突出指揮,種種細節都要對照總譜。相比之下,“隻在劇場裡架一台攝像機就錄出來的視頻,顯然已經不能滿足觀衆的需要。”高建總結。

反饋未來演出更多互動

帶來了《回娘家》《傳奇》等多首爆款作品的國家大劇院合唱團,現在被B站網友親切地稱為“合唱國家隊”。

“這種感覺有點像‘無心插柳柳成蔭’。”合唱團駐團指揮焦淼說。以《回娘家》為例,這個編入了演員們模仿小雞小鴨等動作的超萌版本,其實已經在線下劇場裡演出過很多次,“B站擴大了我們的舞台,讓我們被更多年輕觀衆看到。每次看到視頻裡滿滿的彈幕,我們都特别開心。”劇場裡,在觀劇禮儀的約束下,觀衆大多通過演出結束時的掌聲和歡呼來表達喜愛,相比起來,彈幕更加具體,“前方高能預警”“此處應有掌聲”等提示以及某個片段内暴漲的彈幕波峰,“能更加直接地告訴我們,觀衆喜愛我們的‘點’在哪裡,這尤其能讓我們感到自己表演的價值所在,也更能找到以後的方向。”

在接下來的演出策劃上,焦淼說,将根據大家的反饋,在不同風格的演出中有針對性地設計返場曲目,“就像演唱會一樣,台上台下交流互動,形成一種共鳴感,一定會非常有趣。”

(原标題:國家大劇院B站粉絲量破百萬高雅藝術如何“圈”住年輕人?)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高倩 劉方 攝

流程編輯:u099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