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先加法才有加号
運算符号并不是随着運算的産生而立即出現的。
我國在商代就已經有加法、減法運算,但同埃及、希臘和印度等文明古國一樣,都還沒有加法符号,隻是把兩個數字寫在一起來表示相加。
公元6世紀,印度人開始把單詞的縮當成運算符号。後來歐洲人承襲印度人的做法,如16世紀,意大利科學家N·塔塔裡亞用意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第一個字母表示加。
1489年,德國數學家魏德曼首先使用“ ”當加号,“ ”是在橫線上加一豎來表示增加的意思。1514年,荷蘭數學家V·赫克把它用作代數運算符号之一,後來又經過法數數學家F·韋達的宣傳和提倡,“ ”開始普及,但直到1630年才得到公認。
二、“-”減号與酒
最初減号由拉丁文“minus”縮寫成“m-”,意為“減去”,後來又被略去字母m,表示為“-”。
15世紀,德國數學家魏德曼在創造出來“ ”後不久,經過多次分析和研究,又創造了減号,即“-”。在加号上減去一豎,表示減少。
也有人說,“-”出現于中世紀。當時酒商在售出酒後,用橫線标出酒桶裡的存酒,而當桶裡的酒又增加時,便用豎線把原來畫的橫線劃掉。于是就出現了用以表示減少的“-”和用以表示增加的“ ”。
三、“×”乘号的由來
人類很早就掌握了乘法運算。在我國,早在2000多年之前就已出現了“九九”乘法表,在西方也出現了格子乘法。
1540年,德國數學家史提非用拉丁字母“m”表示乘法,它是拉丁語乘法“multiplicntio”一詞的第一個字母。1631年英國數學家W·奧特雷德提出用“×”表示相乘,但是由于“×”号易與拉丁文“x”相混,17世紀末,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提出改用“·”表示相乘。
在我國,這兩種符号都采用,數字的乘法用“×”,而數字和字母相乘,或字母之間相乘則用“·”或者省略不寫。
四、“÷”除号與瑞士數學家
我國古代數學著作《孫子算經》上說:“凡除之法,與乘正異。”當時,人們用算籌和口訣來計算除法。
阿拉伯人曾用過兩個數之間加一條短線“-”的方法表示相除,1631年,數學家W·奧特雷德也曾設想過用符号“:”表示除法,但沒有推廣開來。
數學中正式把目前的除号作為除法運算符号的,是瑞士數學家哈納。哈納在計算時,遇到一個整數分成幾份的問題,卻沒有恰當的符号表示這種算法。于是他把阿拉伯人表示除法的小短線“-”和奧特雷德的除法記号“:”合二為一,用一條橫線段“-”和兩個小圓點“:”從中間分開,産生了表示除法的新記号“÷”,即除号。
五、“=”遲來的等号
等号“=” 是數學中最重要的關系之一,用來表示兩個量相等的意思。它的産生比“ ”和“-”晚大約100年。
在沒有發明這些符号以前,人們運算都要用很複雜的文字進行說明才行。1557年,英國人列可爾德認為:兩條平行線是最相像的兩件東西了,可以用這兩條平行線來表示相等的意思。
過了大約100年的時間,德國著名數學家萊布尼茨才提出倡議,把“=”作為等号,表示“等于”。等号“=”由此産生。
此外,兩個量之間進行比較,會得出“等于”“大于”和“小于”三種結果。等号用“=”表示,“大于”和“小于”怎麼辦呢?
1631年,英國數學家T·哈裡奧特首先用符号“>”表示“大于”,“<”表示“小于”。
與哈裡奧特同時代的一些數學家也創造了另外的符号表示大小關系,但都因為表示方法不容易記憶,很快就被淘汰了。而大于與“>”和小于号“<”則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可沿用至今。
如果發現你的孩子對數學不感興趣、學習吃力,想要幫孩子找到更好的學習數學的方法,提升成績!
現在可以聯系深本數學創始人鄒老師,共同探讨學習成功之道,也可以獲取鄒老師分享的多年學習資料!(獲取方式:私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