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下學期社會教案《國旗升降要莊嚴》适用于中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明白怎樣做才是愛護國旗的表現,幼兒了解國旗的象征意義并熱愛國旗,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下學期社會《國旗升降要莊嚴》教案吧。
幼兒園中班下學期社會教案《國旗升降要莊嚴》
活動目标:
1、幼兒了解國旗的象征意義并熱愛國旗。
2、使幼兒明白怎樣做才是愛護國旗的表現。
3、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儒靈童教材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帶領幼兒随着儒靈童歌曲做律動。
2、帶領幼兒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禮儀。
二、新授課程
1、"聽"故事提問導入:小朋友,我們中國的國旗叫什麼名字?請聽故事《冰山上的五星紅旗》。
2、安靜聽《儒靈童》故事,情境導入。
教師提問:科學考察隊的叔叔們把五星紅旗插在了哪裡?
故事總結:叔叔們把我們的國旗插在了山頂,并且莊嚴的唱起了國歌。小朋友們,國旗是我們國家的象征,我們要愛護國旗尊敬國旗。所以小朋友們在升國旗的時候,不可以嬉戲玩鬧,要認真莊嚴地看着國旗升起,這樣才是尊重國旗的表現。
3、"看"動畫提問導入:小朋友升國旗時你是怎樣做的?
4、認真看《儒靈童》動畫,啟發思考,教師提出如下問題:
(1)國旗上有幾顆星星?幾顆大的,幾顆小的?
(2)為什麼要愛護國旗?
(3)升旗時你會怎麼做?請你來演示。
5、幼兒有疑問可再次觀看動畫,老師根據本班級幼兒共性特征及個體差異,對動畫進行暫停或播放,結合劇情節點,在幼兒已有經驗上進行選擇性互動提問教學。
教師總結:我們的國旗叫五星紅旗,上面有五顆星星,一顆大的,四顆小的,大的代表媽媽,小的圍繞着大的,代表保護媽媽的孩子。愛護國旗要像愛護我們的媽媽一樣;尊重國旗,從升旗儀式行注目禮開始,做個熱愛祖國的好孩子。
三、圖譜演示,判斷對錯教師出示兩張圖片讓幼兒判斷對錯。
教師看圖總結:升國旗時要莊嚴,嬉笑打鬧是不尊重國旗的表現,當聽到國歌響起的時候,表示升旗儀式開始了,小朋友們要安靜站立,雙眼注視國旗慢慢升起,這樣才是尊重國旗的表現。
四、遊戲互動,鞏固主題名稱:升國旗儀式過程:全體起立,教師播放國歌,幼兒看電視屏幕進行升國旗儀式。教師觀察幼兒在聽到國歌響起時,有沒有做到原地不動,不說話、不嘻笑,态度要嚴肅認真,立正站好、眼睛看着國旗冉冉升起。對做到的幼兒給予表揚。
五、活動延伸,主題内化
(1)帶領幼兒唱讀《儒靈童》兒歌。
(2)帶領幼兒參與幼兒園的升旗儀式,感受莊嚴的氛圍。
(3)和家長聯系,習慣養成延續至家庭中落實。
小百科:國旗是國家的一種标志性旗幟,是國家的象征,它通過一定的樣式、色彩和圖案反映一個國家政治特色和曆史文化傳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