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這樣的經曆呢?每次一到重要場合,比如考試或面試時,心中總會小鹿亂撞,非常的緊張,這也導緻多數人會一直不停地喝水,通過喝水來平靜心情,水喝多了就會産生上廁所的感覺,最終因小失大,耽誤正事。
但也有部分人表示,明明自己和其他人喝同樣的水,但對方就是不上廁所,自己卻頻繁往廁所裡跑,為啥有的人上廁所多,有的人上廁所少呢?兩種人之間到底有何差别。
01
為什麼有人一喝水就尿多,有人卻很久都不上廁所?
人在飲入水後,水會通過食道流入腸胃中,在身體代謝的不斷運行之下,最終儲存在腎髒内進行過濾和重吸收的作用,形成尿液,這一系列的過程大約要持續35~45分鐘的時間。
意思就是說,如果你暢快地飲用一杯水,這杯水轉成尿液的時間大約是40分鐘左右,之所以有人一喝水就尿多,而有的卻不怎麼上廁所,具體情況還需具體分析。
【一喝水就尿多】
1、喝水多
根據《中華人民膳食指南》規定:正常成年人每日飲水量至少保證1500~1800毫升,如果每日飲水量過多的話,腎髒生成尿液的容量自然會大大提升,膀胱充盈的速度增加,人體排尿的次數也會相對增多。
對于健康人來說,身體引入的水分含量與尿液是成正比的,兩者比例約為2:1,如果你喝水多的話,自然會比周圍的人排尿次數多。
2、膀胱充盈量小
膀胱是身體中儲存尿液的重要器官,正常成年人的膀胱容量大緻在300~500毫升,少數人膀胱容量大,可達到800毫升,當然其中也有膀胱體積和容量小的人。
有關專家研究發現,10個人中大約有3~4名為膀胱體積小者,這類人因為存尿容量小的原因,隻要一喝水就會排尿。
如果你恰巧是膀胱容量小的那一位,不用過度驚慌,這屬于正常生理反應,多排尿反而是一件好事,能夠幫助身體排出更多的毒素和垃圾。
3、腎髒病變
腎髒是生成尿液的重要器官,飲用的水都要流經腎髒代謝過,當腎髒功能紊亂,腎小球和腎小囊的濾過重,吸收作用失去功能,水分會直接流經腎髒進入膀胱中,從而使排尿次數增多。
腎髒病變屬于病理性疾病,如果是這種情況導緻的排尿次數增多,一定要及時就醫檢查,莫要因個人原因延誤疾病的最佳治療時間。
【很久才上廁所】
1、腎炎
腎炎分為慢性腎炎和急性腎炎,無論哪種腎髒嚴重,隻要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按時服藥,調整作息,均衡膳食,病情都能得到有效恢複。
患有腎炎的人群,由于腎髒過濾功能失調的原因,大量水分無法經腎髒進入膀胱中,一部分的水分會逆流回血液中,随着血液流經内髒,各組織各器官,而另一部分水分則會長時間堆積在腎髒附近從而誘發腎髒炎症和身體水腫的問題。
這類人群往往很難排尿,時常伴随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狀,部分人還會出現排尿小腹部脹痛的異常情況,如果你也是這種情況的話,一定要盡早檢查治療。
2、泌尿道結石
泌尿道結石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病變,患有泌尿道結石的患者排尿困難,排尿量減少,尿液發黃異味嚴重。
3、膀胱容量大
膀胱容量大的人,即便喝再多的水也很少會排尿,與膀胱容量小的人正好呈相反的表現。
4、飲水量少
每日飲水量過少或長時間飲水不足的話,排尿的次數也會大大降低。
【哪種人身體好一些?】
其實無論是排尿次數批言控多新天還是很久才上廁所,隻要身體沒有其他建關生病變和炎症均屬于正常表現,非要從兩者人中判斷哪個身體更健康的話,肯定是排尿次數多的人,畢竟排尿與排便和排汗相同,都是身體排毒的過程。
尿量多,能夠将身體中多餘的雜質和有害廢物及時排洩出體外,減輕内髒器官的壓力,降低身體的毒副反應。
醫生建議:每人都應養成喝水的好習慣,多喝水,喝好水!
02
正常的尿液是什麼樣子的?
【顔色】
正常情況下,尿液為無色透明或淡黃色,當然尿液也會随着人們的飲食習慣發生改變,如果最近吃了太多紅色食物,比如紅心火龍果,尿液就會稍微發紅。
【氣味】
尿液為淡騷味或無味,晨起後由于長時間未排尿的原因,尿液會出現明顯的騷味。
【尿量】
尿量的多少主要取決于腎小球的濾過率和腎小管的重吸收功能。
正常情況下,人體每日的尿量在1000~2000毫升。
超過2500毫升為多尿。
24小時尿量少于400毫升或每小時尿量少于17毫升為少尿。
24小時小于100毫升或12個小時内完全不排尿者的稱為無尿。
【不同顔色和氣味的尿液分别代表着什麼疾病?】
黃褐色尿液--肝膽疾病
綠色尿液--細菌感染
醬油色尿液--腎髒病變
爛蘋果味的尿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通過尿液的氣味和顔色,可以準确地判斷出身體健康與否,醫生建議大家,每次排尿後,不妨低頭看看自己的尿液,如果尿液氣味嚴重,顔色怪異的話,一定要早治療,不要等到惡性疾病發生後再追悔莫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