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是醫者,更為仁師
身兼雙重天職
2020年,他們
戰疫,不負一身白衣
傳承,不負三尺講台
今天(9月10日)教師節
年輕醫生感謝師恩
名滿天下的大咖專家
也對老師念念不忘
深情表白
快來看看他們對
照亮自己“醫”路的老師們
都說了些啥?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全國優秀共産黨員、全國教書育人楷模鐘南山院士
在鐘老師身上,我們不僅能看到醫者的擔當與仁心,也能看到師者的初心與熱愛。
經師易得,人師難求。我們要一如既往地向鐘院士學習他舍身忘我、無私無畏的擔當精神,學習他實事求是、堅持真理的人生态度,學習他胸懷國家、為民服務的家國情懷,學習他孜孜不倦、勇攀高峰的奮鬥精神。
——學生黎毅敏(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黨委書記)
如果别人問我,在您身上學到了什麼,“以病人為中心”應該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點。17年前,您說将最重的病人送到我們這裡來,您說到做到了;17年後,您說沒事别去武漢,可您偏偏逆行。
戰疫初期,我在武漢給您打電話彙報工作,同時希望您注意休息,您說工作太忙可能顧不上,反而叮囑我說“你給我好好休息,給我活着回來。”
老師,真的很感謝您。今天弟子已歸隊,希望在你的指導下,我能學有所成繼續進步。我可能是你所有學生中最愚鈍的一個,但希望我的努力可以讓您将來對着别人說:桑嶺還是比較及格的弟子。
——學生桑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醫生)
@中國護理教育事業先驅黃愛廉
黃愛廉老師是我國著名護理專家,護理教育學家。她先後創辦4所護理學校,培養了包括中國首批男護士在内的4000餘名護理人才,為護理事業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她對護理事業的熱愛及對人生的追求,誠如學生賦予她的贊詞:耕耘默默忘年月,桃李芬芳感慰中。
黃愛廉老師不僅盡心盡責為學生講解專業知識,還特别重視學生的人文、禮儀、體育教育,教導學生對病人要有仁愛之心,要時刻不忘護士身份,保持護士應有的優雅儀态;要擁有良好的體魄,才能更好地為病人服務。
黃老今年已是104歲高齡,但她仍思路清晰,行動利索,每天讀書看報、在校園中散步,簡簡單單地生活,真心祝願老師健康長壽。
——學生黃美淩(廣州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副校長)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老院長陳家祺
▲陳家祺帶教學生,袁進(後排中間)
所有見過陳教授的人一緻的印象是,他态度和藹、沒有架子,經常都是笑咪咪的。作為他的學生,我覺得非常幸運,他對我們隻有循循善誘地教導、體貼入微地關心,從來沒有嚴厲的批評和苛責,很多時候我覺得陳老師更像一個慈祥的父親。
“對醫學要有敬畏的态度,和生命相關,容不得半點馬虎;對患者要有憐憫的心,救死扶傷是醫者的本分;在科學面前要嚴謹、實事求是;在名利面前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真正做一個服務于社會的人。”陳老師在我的畢業典禮上對我說的話,我至今仍分毫不差地銘記在心,也希望能與所有醫生共勉。
——學生袁進(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角膜病科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首任院長、榮譽院長汪建平
汪教授是一個極具人格魅力的好老師!
工作上求真務實、精益求精,生活上總是帶給我們陽光、希望和正能量。對我們學生諄諄如父語、殷殷似友親,教導我們行醫所為,一切要以“病人獲益”為宗旨。
記得有一個的80多歲的阿伯,直腸癌手術後複發,腫瘤侵犯了膀胱和周圍的大血管,生活質量非常差。輾轉多地求醫,均被以年齡大、手術風險高、腫瘤分期晚等原因拒絕收治。
後來他找到了汪教授,仔細評估後汪教授說:“依現在的情況,雖然手術不一定能治得好,但可以減輕不适,提高老伯的生活質量。我們應該冒這個風險,給老伯手術”。汪教授遂主刀給阿伯進行了高難度的切除手術,手術非常順利,有效解決了疼痛和泌尿系感染等問題,阿伯一周左右便出了院。
大概半年後,老伯的女兒給我發來短信說,老爺子因腫瘤轉移不治去世了,他生前一直念叨非常感謝汪教授給他做了這個手術,改善了生活質量。
其實,汪教授這種敢作為、有擔當的“仁心仁術”事例不勝枚舉,這些也深深影響了我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汪教授是我行醫生涯的榜樣和力量。
——學生駱衍新(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結直腸外科一區副主任、博士生導師)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主任、院長徐瑞華
▲徐老師帶領我們教學查房(左一為徐瑞華,左二為王峰)
記得在我讀碩士期間跟徐老師查房,有一位患者家屬因焦急窘迫跪在了徐老師面前不肯起來,老師趕緊将她扶起來,并幫她拍了拍身上的灰塵,慢慢地開導她。徐老師時刻為患者着想的精神對我之後的從醫道路産生了巨大的影響。
還記得我第一次投稿SCI雜志,沒有信心能夠發表。徐老師對我說:“Never try never know.你可以的。”我在老師的指導下收集、分析數據,撰寫文章并反複修改,令我不敢相信的是這篇文章投稿到Cancer雜志的當天就被編輯接收。
作為院長的他一直跟我們說:“中腫要成為世界一流”。看着中腫這些年巨大的進步,跻身國際一流的夢想也正在一步步靠近現實,我更相信老師說的“隻有奔着夢想敢于嘗試才能有所收獲”。
——學生王峰(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内科副主任)
@廣東省人民醫院終身主任、廣東省肺癌研究所名譽所長吳一龍
吳老師平時很威嚴,但對學生的教育用嘔心瀝血,用心良苦來形容也不為過。有一次老師讓我畫其中一篇文章的插圖,他給我提了3次修改意見。其實他早已經構思好這幅圖,隻不過耐心地給我學習領悟的機會。
老師對患者很有耐心,在門診,經常有患者跟他傾訴對治療沒有任何提示價值的信息。老師會安靜地聽患者講,間插問患者病史。印想中有一次跟老師查房,有一名患者見到老師就很激動,他說:“醫院一床難求,你知道我是怎麼從貴州貧困山區到這裡住院治療的嗎?”他解釋,原來是從網上找到了吳一龍教授咨詢治療,然後就被吳教授收治了。這件事情讓我感觸很深,對患者老師是很同情很想幫助他們的。
——學生李安娜(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東省肺癌研究所肺一科博士)
@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張忠德
17年前抗非典,17年後戰新冠,老師您總是義無反顧沖在抗擊疫情第一線。憑責任心做事,憑良心做事,勇毅當先,心懷使命,舍身忘我;心懷戰友,築牢防護堅實屏障;心懷患者,人民醫生大愛人民。您以實際行動作表率,無愧“全國優秀共産黨員”“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榮譽稱号。我們從您身上一次又一次印證“大醫”精神。
您是我們的老師,更是我們的榜樣。您言傳身教,悉心指導學生立身、立業、立言、立德,讓我們切身感受到學中醫首先要學做人、學好中醫更要善為人、勤做事。
願您笑容永駐,幸福永存,所遇皆安康,所念皆如願。
——學生蔡怡航、唐麗娟、張偉、金連順等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副院長劉超
▲第一排左四為劉超院長,右二為餘先煥
老師身上有許多東西是讓我非常敬佩的,尤其是細緻嚴謹的工作作風,他說,臨床醫生服務和研究的對象是人,任何事情都要實事求是,來不得半點虛假。
他對每一位病人的态度都非常好,非常有耐心,甚至會把私人電話告訴每一位有需要的患者。患者的電話和信息,他都會及時耐心地回複。就連出差在外,也會随時了解病人的狀況,出差回來肯定是先到病房查看病人,确認病人平穩後才安心回家。
老師非常注重對學生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為每個學生制定不同的發展方向。我動手能力比較強,老師除了教我做外科手術,還支持和鼓勵我學習和開展膽胰疾病的内鏡診治工作。在老師的支持和引導下,經過半年多的學習,我成功地開展了肝膽胰疾病的内鏡ERCP診治工作,解決了許多外科手術不能解決的問題。
——學生餘先煥(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肝膽胰外科專家)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院長蔡道章
時光如白駒過隙,成為蔡老師的學生,轉眼已有11年。
一直以來,“專注學問,做一名純粹的醫生”是他對我的教導。他還時常告誡我說:手術是最簡單的,難的是判斷病人需不需要做手術以及做什麼手術,這也是他一直踐行的理念和追求。
如今,我自己也是研究生導師,我也用同樣的理念和追求去教導我的學生。希望學生們大膽的去突破去發展,做一名專注于學問的純粹的醫生,為人民群衆的健康保駕護航。
蔡老師,節日快樂!感謝老師十多年來孜孜不倦的教誨。
——學生方航(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團委副書記,關節外科副教授)
@南方醫科大學皮膚病醫院副院長陳永鋒
能成為陳老師帶教的研究生,是一件無比榮幸的事。
一年以來,老師常常是經驗豐富的醫生,傳授我臨床經驗與專業知識;常常是嚴厲的導師,督促我進行科研實驗,開展學術交流會議……但他更常是親切的長輩,關心我的日常生活與内心想法。在這個課題組大家庭裡,每一天我都過得非常充實和快樂。
新的一年,課題組又迎來了新的師弟師妹,而我也逐漸承擔起了師姐的責任,感謝老師的信任與支持,幫助我不斷成長。同時,希望自己能夠緊跟老師的步伐,努力學習不斷成長,日後能成為一名像陳老師一樣優秀的醫生,服務更多的患者!
祝我敬愛的老師,節日快樂!
——學生張芳菲(南方醫科大學2019級皮膚病與性病學學術型碩士)
@廣東省名中醫、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林麗珠
回想起跟在林老師身邊學習的日子,内心是滿滿的感動。
作為老師,她像母親般關心我們的學習和生活。2010年元旦期間,我腎結石腎絞痛發作,遠在外地出差的林老師不僅馬上幫我聯系泌尿科的醫生,還讓同事陪我就診。出差回來後,她第一時間到病房看望我,還帶來一鍋鮮美的湯。後來我才知道,那是老師親自去菜市場買回食材給我熬的湯,我真的很感動。平時即使再忙,她都不會忘記叮囑學生和科室的同事按時吃飯,還打趣說:“你們一定要吃飽飯,才有精力跟老師出門診。”
作為醫生,她常常語重心長地告誡我們,“一定要愛護自己的病人,醫療是直接跟病人的生命時刻相關的,做事不能馬虎,也不能差不多就可以了。”她也用實際行動為我們做出表率。
林麗珠老師總是給青年人以信心,以鼓勵;給團隊以肯定,以贊揚。謝謝您,我的老師,我會在您的教導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學生陳壯忠(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中心主治醫師)
@廣東省名中醫、廣東省中醫院兒科學術帶頭人羅笑容
羅老治學嚴謹,原則性強,黨性更強,淡泊名利,從不說假話,處處為病人着想。
師恩重如山,感謝您多年來的教導與培養,在教師節這個特别的日子裡,讓我對您說一聲謝謝,祝您身體健康。
——學生許尤佳(廣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
@廣州中醫藥大學骨傷科研究所首席教授何偉
作為何教授的博士研究生,跟師學習業已6載。何老師嚴謹的治學态度、淵博的學識、豐富的臨床經驗、高尚的人格魅力、勤勉務實的工作作風,對醫學事業孜孜不倦的追求,都是吾輩學習的榜樣。
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争,學生将永遠銘記在心,不斷激勵自己嚴謹治學、正直做人、修學不已。
——學生陳雷雷(廣東省傑出青年醫學人才、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關節中心副主任)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廣東省卒中學會會長徐安定
徐老師是嚴肅不苟的老師、溫情的師長、負責任而有擔當的領導。
記得第一次見到他,還是在非典爆發前幾日,我抱着夢想和追求找到了自己理想的人生導師;記得我碩士畢業前夕,老師幫我逐字逐句修改論文,餓了就隻是煮點面條填飽肚子;記得我剛開始在國際學院教學沒信心時,他對我的鼓勵與關懷,讓我逐漸找到自信和方向。
徐老師的“尊師重教”深深地烙入我心底。他不但關注學生的成長和學習,對自己的導師宋雪文教授也是關懷備至、不忘師恩。
徐老師對我影響最大的還是他對事業認真而專注的态度,他以身作則、嚴于律己,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着我們。
人生得遇良師,春風化雨,人生至幸。
謝謝您,我的老師,我會在您的教導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祝老師教師節快樂!
——學生譚澤鋒(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内科副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廣州婦産科研究所所長、廣州重症孕産婦救治中心主任陳敦金教授
陳老師經常告誡我們,人生短暫,要為後世留下有價值的東西,才不枉一生。他勉勵年輕醫生要不斷督促自己持續進步,争做“五有醫生”:有強大的臨床技能、一個博士學位、一段留學經曆、一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至少一篇SCI文章。
最讓我感動的是,陳老師幾十年如一日,下班後還會再回到自己的辦公室,看看科室是否有特殊病人需要處理,然後接着處理各類大小事務,經常這樣一忙就忙到淩晨。如果有人問,有必要這麼拼嗎?我想師母的話也許是最好的答案:這已經成為了他的習慣,如果不回去,他總覺得有什麼放心不下的。
老師,今天是教師節,想對您說一句,謝謝您的諄諄教誨,希望您在注重工作的同時千萬注意自己的身體,趕快把煙戒了,這句話我們對您說了上千遍了。
——學生孫斌(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婦産科)
@老師們
我出生在教師家庭,父親是一名英語老師。從小,我就對“教書育人”這四個字有一種特殊的情懷。
上學的時候,我與大多數學生一樣,害怕老師,擔心受批評。但慢慢地,我體會到了老師們的用心和付出,他們從不以成績論英雄。無論這個學生優秀,亦或是沒那麼出色,他們都一視同仁。
借着教師節的機會,我想在這裡對老師們說一聲:您辛苦了!
——宋爾衛(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院長、逸仙乳腺腫瘤醫院院長)
感恩老師
如光般引領我們“醫”路前行
記者 | 陳樂 蘇海甯 薛平世 周豔梅
編輯|任君飛 責編|張秀麗
通訊員 | 張秋霞、莊映格、韓文青、白恬、于田、謝伽蔚、遊華玲、王劍、邰夢雲、張燦城、黃睿、張藍溪、林偉吟、陳鋆
廣東衛生在線全媒體團隊出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