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小學英語教學質量提升思考

小學英語教學質量提升思考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0-20 10:48:19

小學英語教學質量提升思考?“把中小學生從過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思考、實踐、創造”,是新課程對教學改革的基本要求,即中小學教學應該減負增效就小學英語教學而言,怎樣才能實現減負增效呢?以下是我的做法和體會,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小學英語教學質量提升思考?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學英語教學質量提升思考(小學英語教學怎樣實現減負增效)1

小學英語教學質量提升思考

“把中小學生從過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思考、實踐、創造”,是新課程對教學改革的基本要求,即中小學教學應該減負增效。就小學英語教學而言,怎樣才能實現減負增效呢?以下是我的做法和體會。

一、教師必須潛心鑽研教材

同樣的教材,不同教師的解讀水平是不同的。要想給學生減負,讓學生擁有更多時間和空間,教師就必須自我加壓,潛心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充分運用教育智慧巧妙設計知識點。

如在教學 What’s in/on...?There are...等句型時,教師可以設計3個盒子,每個盒子分别标有 food/an animal/fruit, 用猜的遊戲方法鼓勵學生參與。類似這種“給”的方式,應該更能激發學生參與語言交流的積極性,在大量的語言輸出中,訓練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别強烈。”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必須注重開發學生的思維空間,發揮他們潛在的語言機能,讓學生在沒有束縛的情境中大膽地進行語言交流,從而使得課堂靈動而高效。

衆所周知,備課既要備教材,又要備學生。隻有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教學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學生對“新知”往往印象深刻,而對“舊知”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遺忘。如果“新知”與“舊知”有類似之處,學生就更加容易混淆。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教學就不宜按部就班,而應注意歸納聯系點。例如,魯科版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和第六單元的詞彙都是動作性的,兩個單元的句型也有異同點,可以把它們放在一起教,讓學生先自己歸納跟動作有關的單詞,再通過适當的動作表演,讓學生樂于回憶。這樣,經過知識點的結合運用,大部分學生就會獲得清晰的認識和感知,從而達到減負增效的目的。

二、學生的學習讓學生做主

笛卡兒說:“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對經驗和能力都尚欠缺的小學生而言,除減少他們的作業負擔外,關鍵是要給予他們學習方法上的指導。實踐表明,良好的學習興趣可以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因此,教師在課堂上不但要注意知識的傳授,而且要密切關注學生的思維進程,并把培養學習興趣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以促使學生自主學習。

如在教學比較級時(牛津教材第二單元 C 部分),可以改變形式,将班級學生各方面的比賽拍成照片, 然後用不同的句型操練:Who runs faster than...?Who writes better, xx or xx?Do you jump farther than...?Does xx draw better than...?在貼近他們生活的素材中進行習得,學生既有興趣,又能準确地使用句型。在活動中,凡是學生自己能做的,教師絕不插手;凡是學生通過努力能夠達成的,教師就積極鼓勵其獨立完成。這樣,既有利于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自信心,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又如,學習名詞性物主代詞時,可以嘗試這樣教學:

T:(站在一名女生旁)Excuse me,is that your pen?(問另一名學生)Is this her pen?

S:Yes,it’s her pen.

師闆書:It’s her pen. It’s hers.

T:(師指室内的電視機問)Is this our TV?

S:Yes,It’s our TV.

師闆書:It’s ours.

然後,學生根據教師的闆書,總結出形容詞性物主代詞與名詞性物主代詞的聯系和區别。

在此基礎上,再進行相關練習——

A diary It’s his diary. It’s .

A bag It’s her bag. It’s .

A classroom It’s our classroom. It’s .

A pencil It’s your pencil. It’s .

A desk It’s their desk. It’s .

以上練習,目的在于讓學生在分析、理解和感知的基礎上,親曆兩種物主代詞的轉變,從而體現學生主動思維和自主學習的過程,達到由激趣而增效的目的。

三、學習評價方式必須多元化

現代教育評價主張從每名學生發展的現實狀況和内在需求出發,将評價滲透到他們各自的學習生活中,促使他們向着更高、更好、更遠的目标發展。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益。我曾經觀摩過這樣一節課:教學内容是關于“星期”的單詞,執教者在施教過程中非常注重評價機制對學生學習的激勵作用。教師在呈現這些生詞後,為加強學生對重點詞語的記憶,将學生分為5個小組比賽,每組分别以表示星期的詞語命名;在每個教學環節中,教師都有意識地引領學生進行小組競賽。學生每完成一項任務,教師就會寫出該組星期詞的一個字母,然後看哪一組先完成單詞。這樣的評價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及時收獲評價信息,不斷體驗進步和成功。

我認為,在英語教學中實施差異教學,能夠很好地體現多元化的評價理念,也能更好地達到減負增效的目的。教師在布置課後作業時,可以分層次設計。比如,每個單元 Let’s talk部分,對後進生而言,仿照書本模式即可;而對能力較高的學生,則可以鼓勵他們在書本的基礎上豐厚對話内容。對後進生的作業評價,宜用一些鼓勵性的話語,并盡可能使其形式豐富多彩,以促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總之,通過差異教學,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不同水平上獲得提高,從而讓學生從過多、過重的作業中解脫出來,在不斷提升作業質量的同時,實現教學的減負增效。

(來源:《山東教育報》綜合版)

作者:張魏魏

編輯:冀春鑫

審核:白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