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漢字構字法則

漢字構字法則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3 07:50:18

作者:萬慶濤 王鴻傑

  蓋,《辭源》認為,蓋是蓋的俗體字,其實不然。蓋和蓋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字。

  一、字形演變

  蓋字有甲骨文字形,而蓋尚未發現其甲骨文字形。蓋字的甲骨文字形是一隻羊頭狀遮蔽物,羊角作便于拿放的把手。蓋為會意字,本義器皿、敞口物品頂部的遮蔽器物。

漢字構字法則(殊途同歸蓋與蓋)1

蓋字甲骨文,引自《甲骨文字典(修訂版)》(王本興編著)

  許慎《說文解字》認為,葢(蓋的異體字),是草苫。所解字義是蓋的引申義,非本義。

  張自烈《正字通》:蓋,是蓋的俗體字。

  古代典籍中,都以蓋為正體,以蓋為俗體。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簡化字時就以俗體的蓋字為正體,蓋字作為蓋字的繁體字。

  《辭源》沿用《正字通》的解釋,認為蓋是蓋的俗體字,把蓋字所有義項都歸于蓋字之下。

  其實不然。東漢的許慎、明末清初的張自烈,因為沒有見過甲骨文,所以沒有意識到蓋和蓋(盍)是不同來源卻是同義的兩個字。他們産生這樣的認知我們可以理解。但是,在甲骨文研究已經非常深入的1981年修訂出版的《辭源》第1版仍然沿用蓋是蓋的俗體字的說法,那就是不求甚解、不動腦子、也不可原諒的了。

實際上,蓋字在甲骨文裡就有了,指的是陶器的蓋子。新石器時代,華夏的先民發明了陶器。而用于蒸煮的陶器一開始應該是沒有蓋子的,後來才有了蓋子。古人用陶器蒸煮羊肉時,把帶着羊角的羊頭放在大卸八塊的連骨肉上面一起煮。因為有羊頭的覆蓋,水就開得快,肉也熟得快。人們很驚喜,幹脆就給陶器做了一個蓋,每次煮肉都用上。為了不燙手,制作陶蓋時還在上面加了把手。把手常與古人喜歡的羊和狗有關。距今有4000到5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末期馬家窯遺址出土的陶罐的蓋子的把手就似羊的一隻角,距今4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大河莊遺址就出土了羊頭鈕蓋和狗頭鈕蓋。

漢字構字法則(殊途同歸蓋與蓋)2

漢字構字法則(殊途同歸蓋與蓋)3

蓋字的甲骨文字形尚未發現。蓋字由艹和盍[hé]構成。盍字甲骨文也尚未發現。現存最早的盍字為春秋時期晉國《侯馬盟書》上的字形,上下結構,上為去,下為皿。本義草編遮蔽物,即草蓋。

漢字構字法則(殊途同歸蓋與蓋)4

去字既表示離(拿)開之物,又表示比器皿的上口大的意思,會意器皿、敞口物品頂部的可以拿開并合上的遮蔽物。盍與蓋是不同來源的同義字。

漢字構字法則(殊途同歸蓋與蓋)5

盍字的演變

  人們在使用盍這種遮蔽物時,或放忘了地方,且盍字的構成部分有去(離開)字,于是就問“盍(草蓋子)怎麼不見(離開)了?”,“為什麼不見盍(草蓋子)了?”久而久之,盍字就有了“何不,為何”的意思。《左傳·桓公十一年》:盍請濟師于王(何不向君王請求增兵)?

  由于盍做了虛詞,需要另造一個字來表示這種草編遮蔽物,因為這種遮蔽物是草編的,人們就在盍字的基礎上加一個草字頭,寫作蓋。 盍是用茅草、蒲草、蘆葦等長纖維的植物編織而成的遮蔽物,多用于苫蓋房頂,相當于瓦。人們發明瓦之前,都是用茅草苫子做房頂。有意思的是,房頂如果是瓦,那就是硬蓋;房頂如果是草苫子,那就是軟蓋。

漢字構字法則(殊途同歸蓋與蓋)6

用草苫當房頂蓋房

盍與蓋雖然同義,卻是兩個不同的字,是不同的造字思路創造的同義字。

  蓋與盍的不同之處有:蓋由于與羊頭有關,而羊頭是硬的,因此蓋字本義是一種硬的遮蔽物,或稱硬蓋。除了最初的羊頭鈕的陶蓋,後來出現的木質、竹質、鐵質、鋁質、玻璃與硬塑料組合的蓋子,都是硬質的。這樣的蓋子,正确的寫法應是“蓋”。

漢字構字法則(殊途同歸蓋與蓋)7

西漢帶蓋陶器

  由于盍演變為疑問代詞,人們就在盍字上加草字頭,寫作蓋表示盍字的本義。

  草編的遮蔽物是軟的,因此蓋是軟的遮蔽物,可以說是軟蓋。《左傳·襄公十四年》:乃祖吾離被苫蓋,蒙荊棘,以來歸我先君(你的祖父吾離身披蓑衣、頭戴草帽前來歸附我們先君)。

後來,人們編織了草蓋,蓋在敞口的器皿之上。

  另外,盒與盍也有同音同義異形的關系。盒字初文為合。合的甲骨文字形上下結構,上為倒口,下為口,會意上蓋與底下的器皿卡緊的一種盛器。

漢字構字法則(殊途同歸蓋與蓋)8

合字從甲骨文到楷書的演變

  由于合字被引申義專用,另加皿字底,寫作盒表示這種盛器。

漢字構字法則(殊途同歸蓋與蓋)9

  從字義看,蓋指硬遮蔽物,蓋指軟遮蔽物,而盒則不論器物的蓋子軟硬,甚至不論是圓是方,泛指所有帶蓋的盛器。

  從讀音來看,蓋字讀作gài,蓋字讀作hé。而從把蓋子蓋上這個動作來看,就是把蓋子擱到器皿之上,兩個字在表示蓋蓋子這個動作時,都可以讀作gě。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漢字簡化時,以蓋為正字,蓋被認為蓋的繁體字。從此,蓋與蓋徹底合一。這樣以來,蓋字就有了這三個讀音。

另外,秦統一之前從周王室到各諸侯國并沒有規範文字的字形,字體随個人習慣而産生了很多變體。蓋字的變體寫作葢,盍的變體寫作盇。《說文解字》隻收錄了葢,未收錄蓋、蓋。

  二、引申義

  蓋(蓋)字的引申義都與遮蔽有關。

  1.凡指一切有遮蔽作用的物體。《淮南子·原道訓》:故以天為蓋,則無不覆也(所以把天作為蓋子,天下一切就沒有覆蓋不住的)。如,鍋蓋,瓶蓋,傘蓋,華蓋,蓋頭。

  2.借指古代一種農具耢,用樹枝編成,耙平土地,保墒,似給土地加蓋子一般。如,蓋磨。

漢字構字法則(殊途同歸蓋與蓋)10

古代平整土地的農具耢

  3.用作遮蔽的動作,覆蓋,遮蓋。《墨子·備穴》:盆蓋井口,毋令煙上洩(用大盆蓋上井口,不要叫煙火上冒旁出)。如,蓋被子。

  4.建造房子要有房頂,并用草苫子覆蓋其上,引申為建造房屋。漢·王褒《僮約》:治舍蓋屋(修理房舍,新蓋屋子)。如,蓋豬圈。

  5.蓋子要大過其遮蔽的器皿,才能遮蔽嚴實,引申為壓倒,勝過。功蓋五帝,澤及牛馬(功勳超過了五帝,恩惠施及牛馬)。如,蓋世英雄,功高蓋主。

  6.如果人被悶在有蓋子的器皿之中,就可能窒息而死,引申為危害,加害。《尚書·周書·呂刑》:群後之逮在下,明明棐[fěi] 常,鳏寡無蓋(高辛、堯、舜相繼在下,都顯用賢德的人,扶持常道,于是孤苦之人的苦情,沒有壅蔽了)。此義讀作hài。

  7.器皿被遮蔽,内容物則不能一眼看到,隻能憑想象估計,引申為猜測、推測、判斷,或者對事情原由的解釋,相當于大概,因為。(1)《論語·季氏》: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對于諸侯和大夫,不怕貧窮而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因為财富均衡就沒有貧窮,因為和睦團結就不覺得人口少,因為境内安定就不會有傾覆的危險)。(2)《史記·伯夷列傳》:餘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冢雲(我登上箕山,說是山上可能有許由的墳墓)。

8.因為盍字是蓋字的初文,因此,蓋通“盍”,作副詞,表示何不。《禮·檀弓上》:子蓋言子之志於公乎(您怎麼不把受誣陷的情況向父親講明白呢)?很好理解,此義讀作hé。

  9.蓋子在鍋上,轉為要發表議論之上,成為發語詞,相當現代漢語中的“這個……,那個……”。王安石《答司馬谏議書》:蓋儒者所争,尤在名實(有學問的讀書人所争論的問題,特别注重于名義和實際(是否相符)。

  三、蓋姓的來源

  蓋作為地名,在今山東省沂水縣西北一帶。戰國時,齊國有蓋邑,西漢置蓋縣,北齊時廢。考古發現,沂水春秋以前就有釀酒和制陶。釀酒的陶器需要蓋子,或許蓋姓源自制作陶蓋的工匠。其制蓋手藝世代相傳,于是子子孫孫就以蓋為姓,此處讀作Gě。

漢字構字法則(殊途同歸蓋與蓋)11

春秋時期齊國的蓋邑,今山東省沂水縣

  當然,蓋姓或是掌握打草苫子或者做草編鍋蓋手藝的家族,都有可能以自己的手藝為氏。

  至于蓋字作為姓氏讀作Gài、Guō以及Guó等讀音,也是可以理解的。蓋字本來就是器皿的遮蔽物,本就讀作Gài。而這個器皿後來就叫做鍋,鍋離不開蓋,蓋離不開鍋,就如秤是秤杆和秤砣的統稱,鍋可以是鍋蓋和鍋的統稱,把蓋讀作Guō,也未嘗不可。

  另外,古代少數民族如盧水胡人中的西羌族複姓蓋拉氏和鮮卑族複姓蓋樓氏,他們後來簡化為蓋氏,讀作Guó。就是說,凡姓蓋且讀作Guó的,都從古代的西羌和鮮卑漢化而來。再後來的少數民族如蒙古族、滿族的蓋姓則一律讀作Gài,他們都是取先祖名字中的第一個音節,漢譯為蓋字,形成蓋氏。

  詩曰:

  蓋和蓋字不同源,

  蓋子硬來蓋子軟。

  函蓋充周真大度,

  蓋世英雄力拔山。

  四、參考文獻:

  1.《辭源》,商務印書館,1978年版。

  2.《現代漢字詞典》(修訂本),商務印書館,1996年第三版。

  3.《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版。

  4.《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2000年版。

  6.《漢字源流字典》,谷衍奎編,華夏出版社,2003年版。

  7.《說文解字》(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孫永清編著,中國書店,2011年版。

  8.《字源》,李學勤主編,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

  9.《甲骨文字典》,徐中舒主編,四川辭書出版社,2014年版。

  10.《康熙字典》(标點整理本),上海辭書出版社,2017年版。

  11.《實用甲骨文字典》,陳年福編著,四川辭書出版社,2019年版。

  12.《國學大師》(網絡版)。

  13.《新華字典》(網絡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