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是燒燙傷高發的季節,據統計,在中國每年約有2600萬人會發生不同程度的燒燙傷。當你不小心被燙傷了,第一時間你是會選擇塗牙膏、塗醬油還是塗燙傷膏呢?
其實,無論選擇哪一項,都是錯誤的選項。
處理燙傷誤區誤區1:塗牙膏
牙膏的迷惑性最大,除了長輩們對“紅腫就塗牙膏”這根深蒂固的說法推崇不已之外,牙膏接觸皮膚時的清涼感也容易讓人将此作用等同于“降溫”、“滅火”的功效。相反,塗牙膏會嚴重影響散熱,也會使新鮮傷口黏連在一起,不易清理。此外,牙膏中的摩擦劑對創面是一種刺激,發泡劑和調味劑無任何治療作用,反而易引起肉芽增生和創面感染,影響後續治療。
誤區2:塗醬油
醬油這個遺留在民間的“土方子”至今依舊會誤導一批無醫學背景的大衆。醬油屬于含鹽類物質,塗抹到傷口處可能導緻創傷面細胞發生脫水收縮,加重損傷。不僅會使皮膚着色,覆蓋受傷部位,無法準确判斷出創面範圍和面積,還會加深痛感、污染傷口、增大感染率,進一步加重傷口深度,擴大創面。
誤區3:立刻塗藥
燙傷後不能立即使用燙傷膏,塗抹藥膏會讓熱能包覆在皮膚上繼續傷害皮膚。
正确做法:立刻沖水降溫,才是正确的處理方式。在處理水泡并消毒後可将燙傷膏塗在傷口患處,然後使用紗布覆蓋、包紮。
這僅針對輕中度燙傷做簡單易行的急救介紹,對于嚴重燒燙傷,隻有一個解決辦法,那就是盡快就醫!
燒燙傷分級燙傷暴露皮膚後,大部分缺乏醫療知識的人會對燙傷程度區分不明,繼而成為後續治療的障礙。一旦意外發生,先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燒傷的分級。
Ⅰ度燒傷
又稱紅斑性燒傷,指燒傷創面僅累及表皮,隻是輕微的發紅,未見水泡,愈合時間一般為1周左右,不留瘢痕。
淺Ⅱ度燒傷
淺燒傷創面累及真皮淺層,燒傷創面可見大量的水泡。愈合時間一般需要2周左右,愈合之後極少數會留下疤痕增生。
深Ⅱ度燒傷
指燒傷創面可達真皮深層,殘存部分生發層,如無感染,一般需3-4周自行愈合,可留下部分疤痕增生。
Ⅲ度燒傷
又稱焦痂性燒傷。指燒傷創面深度累及皮膚全層及皮下組織,部分創面可達肌肉層甚至骨質層,創面修複依賴于手術植皮或皮瓣修複。愈合後可留下不同程度的疤痕增生,嚴重者需截肢。
燙傷後,選擇包紮療法or暴露療法?那麼燙傷後到底應該如何處理?答案為:需要視情況而定。
包紮療法
适用範圍:燒傷程度較輕的患者。适用于四肢或軀幹部的燒燙傷、轉運的患者以及寒冷季節無條件使用暴露療法者。
使用方法:将創面消毒處理後,内層用藥物或油質紗布,外層用吸水敷料覆蓋,均勻包紮。這種療法的優點是,可以保護創面不受外界的感染,保持創面濕潤,減輕創面疼痛。但在夏日要避免出汗,盡量待在陰涼或有空調處。
暴露療法
适用範圍:頭面頸部、軀幹部、會陰臀部等難以包紮的部位。特别在夏天,暴露療法較為方便,也便于觀察創面。不過暴露創面應盡可能不受壓,以利于創面迅速幹燥。
使用方法:将創面消毒處理後,使創面迅速幹燥,表面結成一層幹痂,減少或避免病原菌在創面上大量繁殖,同時局部采用具有收斂、消炎作用的藥物。在幹燥過程中,患者會感到疼痛,等到幹痂結成後,疼痛便會緩解。
在治療過程中,兩種療法要靈活掌握,若暴露創面痂下積膿、引流不暢的話,則應改用包紮療法;如包紮創面已形成幹痂,也可改為暴露療法。
燒燙傷急救小口訣生活中如果突發燒燙傷,我們應該立即實施“沖、脫、泡、蓋、送”的科學急救五字口訣,這樣做才能将傷害降低到最小。
沖:迅速用流動的自來水沖洗,或将受傷部位浸泡在冷水中,以快速降低皮膚表面熱度。
脫:充分泡濕後,盡快脫去衣物/覆蓋物,必要時用剪刀剪開。若傷口與衣物黏連,切忌強硬撕扯,暫時保留粘住部分,防止弄破水泡。有條件時用剪刀劃開輕輕去除覆蓋物。
泡:繼續浸泡在冷水中30分鐘以減輕疼痛,但若燒燙傷面積過大,或傷者年齡較小,則不必浸泡,應及時送往醫院治療。
蓋:以潔淨或無菌紗布、毛巾覆蓋傷口并固定,可保持傷口清潔,減少感染。
送:及時前往有燒燙傷科的醫院治療。
受傷後立即消毒的做法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對于燙傷來說卻意義不大。因為大部分消毒劑會影響傷口深度,少部分消毒劑還會迅速蒸發水分,加重皮膚創傷。
我們正确認識燒燙傷的規律,緊急處置,就能大大降低緻殘率和死亡率。安全第一,遠離火源!
作者: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醫學中心急診醫學科護師朱思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