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紅杏枝頭春意鬧原文

紅杏枝頭春意鬧原文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0 11:03:34

玉樓春·春景

北宋 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北宋文人宋祁(字子京,998-1061)這首詞名氣很大,尤其是這句“紅杏枝頭春意鬧”,幾乎是家喻戶曉。他曾與歐陽修一同修著《新唐書》,官居工部尚書,也因此被世人稱為“紅杏枝頭春意鬧尚書”,但是關于這一句,後世文人又頗有争論,有的認為非常高明,單單一個“鬧”字就使境界全出,有的認為于理不通,甚至認為這個“鬧”字粗俗不堪。那麼今天我們就單單來聊聊這一句,看看這流傳千古的句子,到底是境界全出呢還是粗俗不堪呢?

紅杏枝頭春意鬧原文(紅杏枝頭春意鬧)1

清代文人李漁在其《窺詞管見》中對這句“紅杏枝頭春意鬧”有過這樣一段評價:“琢句煉字,雖貴新奇,亦須新而妥,奇而确。妥與确總不越一理字,欲望句之驚人,先求理之服衆。時賢勿論,古人多工于此技。有最服餘心者,“雲破月來花弄影郎中”是也;有飛聲千載上下而不能服強項之笠翁者,“紅杏枝頭春意鬧尚書”是也。“雲破月來”句,詞極尖新而實為理之所有。若紅杏之在枝頭,忽然加一“鬧”字,此語殊難著解。争鬥有聲之謂鬧,桃李争春則有之,紅杏鬧春,予實未之見也。“鬧”字可用,則“吵”字“鬥”字“打”字皆可用矣。子京當日以此噪名,人不呼其姓名,竟以此作尚書美号,豈由尚書二字起見耶?予謂“鬧”字極粗俗,且聽不入耳,非但不可加于此句,并不當見之詩詞。近日詞中争尚此字,皆子京一人之流毒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古代文人作詩作詞,往往語出新奇,但是用語再新奇,也必須符合常理,想要語出驚人,首先不能超越事物常規的範圍。他舉例子說道,“最令我心服口服的是,張先那句‘雲破月來花弄影’;而流傳千古卻名不副實,最不能讓我心服口服的便是宋祁這句‘紅杏枝頭春意鬧’”。他接着說道,“雲破月來”這一句雖然用詞極其刁鑽也很工新,但還是符合常理的。但紅杏枝頭,加一“鬧”字,此語殊難理解。他說他理解不了!打鬧争鬥發出聲音才可稱之為“鬧”,桃李雖然也是争春,但若說紅杏鬧春,“我絕沒見過,沒見過我就理解不了”。于是,李漁先生說,“鬧”字要是可以用的話,那豈不是“吵”字“鬥”字“打”字都可以用?還說宋祁以此名揚天下他第一個不服,說宋祁是因為身處尚書之位,才得到這個稱号!最後他批判道:“鬧”字實在是個極其粗俗的字,不堪入耳,這個字就不配寫進詩詞中,現在的人們崇尚這個字,都是宋祁一人之流毒。

紅杏枝頭春意鬧原文(紅杏枝頭春意鬧)2

李漁這話說的可謂尖刻,不過也帶着深刻的個人傾向,那麼咱們就來評一評這個“鬧”字到底好不好?

初春時節,最能體現春意的或許就是這些千姿百态、争奇鬥豔的花朵,而不經意間,擡頭望去,樹梢枝頭上的花朵,總能喚醒你冬去春來的欣喜,所以這句“紅杏枝頭春意鬧”,從句意上來說,是能表達出人們對春天那種生機勃勃的喜悅之情的。但這個“鬧”字到底用的好不好呢,是否可以用“吵、鬥、打”等來代替呢?

錢鐘書先生也對這個“鬧”字有評價,說詞人用這個字是想把事物那種無聲的姿态描摹成好像有聲音,表示他們在視覺裡仿佛獲得了聽覺上的感受,這樣就有了立體的美感了。

紅杏枝頭春意鬧原文(紅杏枝頭春意鬧)3

若是讓我來下結論的話,我會說,這個字用的非常好,我非常認可并且推崇,我反對李漁的那個觀點。為什麼呢,理由有以下幾點:

要讨論這個“鬧”字用的好不好,首先要看它能否表達出人們心中的那一份喜悅的感受,它能否恰到好處的描摹出人們在初春時節被百花枝頭驚豔到的那種雀躍之情,它能否将詩人和讀者的“胸中塊壘”吐出,讓讀者讀來既能感受到詩句的美,也有一種心中想說的話被詩句表達出來的那種傾吐般的快感。無疑,這個“鬧”字,這句“紅杏枝頭春意鬧”都做到了。

紅杏枝頭春意鬧原文(紅杏枝頭春意鬧)4

第二個是,這個“鬧”字不僅表達出了春天的美和繁花競豔的熱鬧,它還“引領、啟發和提升”了讀者對這種美的感受。就像錢鐘書先生說的,這個“鬧”字仿佛使讀者獲取到了聽覺上的感受,這的确是一種立體的美感,仿佛身臨其境一般。但其實我想說,我們或許不必真的将它理解為“某一種知覺”上的感受,我們可以想象出那種百花鬥豔、春意盎然般的錦繡絢爛之美,這個“鬧”字不必是聽到的,它就是熱鬧,就是歡快,就是一種喜悅之情。所以,有人就說,詩詞的第一層境界是“畫工”,即将眼前的景色、心中的情感等“一語中的”似的描畫出來。而比這境界更高的一層是“化工”,即“化腐朽為神奇”中的這個“化”,它既将景色和情感描寫出來,又引領讀者往更深廣的景色和更豐富的情感中去體會、去感受,而這句“紅杏枝頭春意鬧”中的“鬧”字便絕妙的做到了這一點

紅杏枝頭春意鬧原文(紅杏枝頭春意鬧)5

第三個是,它是否符合一種标準,即作詩作文時的那個通用的标準,“狀難寫之景,如在眼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并且再進一步做到“情景相生”呢。無疑它也是做到的,它不僅将難寫之景寫出了身臨其境的感受,更将人們走進春天時那種生機勃勃的澎湃心情寫出來了。有人說詩詞中要體現境界,需要“不着一字,盡得風流”,我們可以反過來描述這句“紅杏枝頭春意鬧”,是“着一鬧字,盡得風流”。

那麼你認為這句中的“鬧”用的好不好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