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别以為蟑螂就隻有你在家裡見到過的那一兩種,蟑螂的種類其實繁多,有大的,有小的,有綠的,有帶條紋的,有長翅膀的,有不長翅膀的,不過它們的基本形态是一樣的。
據估計,蟑螂種類中隻有大約40%善飛,其餘的都不能飛,就算能飛也飛不了多遠。蟑螂的一些近親演變出了一些專業化的特征,例如用大釘一般的肢腿抓捕獵物,但蟑螂自身既沒有刺也沒有螯,它們隻保留了一種相當普通的身體架構。
2别以為蟑螂能抵抗核災難,其實隻需64戈瑞(核輻射吸收劑量的國際制單位,64戈瑞是人類能夠吸收量的10倍)就能殺死一隻未成年德國小蠊(也稱德國蟑螂)。
在這方面,蟑螂連卑微的果蠅都比不上——哪怕超過640戈瑞也奈何不了果蠅;拟寄生黃蜂小繭蜂更是了得——1800戈瑞才殺得死它!
2别以為先有廚房才有了蟑螂,事實上蟑螂的化石記錄可以追溯到3億多年前,曆史如此久遠的昆蟲還真是不多。
古蟑螂類與今天的蟑螂沒有多大不同。雖然有着長長的産卵管的雌蟑螂早在大約1.4億年前就已消失,但它們在其他所有方面都與今天廚房中的雌蟑螂非常相似。蟑螂的黃金時代是在石炭紀時期,
那時大約40%的昆蟲看上去都像蟑螂,這讓一些古生物學家把這一時期戲稱為“蟑螂時代”。
看上去,蟑螂似乎隻是昆蟲世界中的凡夫俗子,并非其特别堅韌的成員。然而,最新研究發現,蟑螂有着不同凡響的特殊能力。
如今的地球上生活着近5000種蟑螂,它們生活在除了南極洲之外的每個大洲,栖身于洞穴、草地和林地,其中隻有一小撮适應了與人類共存,但正是這些家夥遍布全世界,賦予了其他無辜蟑螂莫須有的惡名。昆蟲學家指出,并非所有蟑螂都令人厭惡,一些蟑螂還相當漂亮。
最臭名昭著的蟑螂當屬美國大蠊和德國小蠊兩種。不過,這兩個名稱其實都不确切。事實上,至今昆蟲學家也沒有弄清楚它們的發源地究竟在哪裡,也不知道它們是從何時開始占領全球的。
也許你會問:蟑螂為什麼能在地球上大行其道?昆蟲學家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與蟑螂缺乏專業化特征有關,換句話說,蟑螂專業于不專業。最突出的特點是它們不挑食,基本上什麼都吃,還自相殘殺,有時候甚至還吃人——有許多故事說,在蟑螂大批出沒的建築物或船上,睡覺者遭蟑螂叮咬。這些惡棍看來對人的皮膚硬結及指甲情有獨鐘,或許是因為它們能在不驚醒受害人的情況下細咬這些東西。有報道說,為了保護指甲,一些船員戴着手套在船上睡覺。
除了不專業化外,蟑螂還有其他的特别之處。當你踩扁一隻蟑螂使它的身體爆裂時,你會看見從其腹部溢出的白漿。這種白漿被叫做“脂肪體”,由兩類細胞構成:充滿脂肪球的脂肪細胞和裝滿共生細菌的含菌細胞。蟑螂與自己體内的被叫做“蟑螂杆狀體屬”的共生體細菌之間的關系尤其密切:用抗生素殺死這些細菌後,蟑螂就不得不掙紮求生;而殺死蟑螂,其體内的共生體必死無疑。有些昆蟲是從環境中獲得共生細菌的,蟑螂卻是在孵化時體内就帶有的。在蟑螂卵子發育過程中,一些細菌以某種方式從脂肪體進入卵巢,在那裡占領每個卵子。
近些年,有科學家對美國大蠊和德國小蠊體内共生細菌的基因組進行了比較,結果發現這兩種共生細菌至少在1.4億年前就已經分化,與化石記錄顯示的這兩個蟑螂家系的分化時間基本一緻。由于這兩種蟑螂分道揚镳,其各自的細菌菌系至今沒有大的改變。科學家推測,蟑螂祖先與蟑螂杆狀體屬之間的合作很成功,因此蟑螂的共生菌系沒必要改變。
作為蟑螂的一個決定性特征,蟑螂杆狀體屬究竟有什麼用呢?對大多數昆蟲而言,其體内的共生細菌能為昆蟲提供昆蟲自己無法從食物中獲得、也不能自行制造的養分;而對蟑螂而言,其共生細菌可能另有用途。
科學家通過實驗發現,哪怕被喂養含氮量很高的飲食,蟑螂也不會排出多餘的氮。我們知道,氨基酸是構築蛋白質的基本單元,而氮則是氨基酸的重要成分之一。可是,許多動物常常以氨、尿素或尿酸的形式排洩多餘的氮。蟑螂則不同,當蟑螂吸收的氮量超出自身需要時,它們會将多餘的氮以尿酸晶體的形式儲存在脂肪細胞裡。蟑螂擁有什麼“魔法”,能讓它們做到這一點呢?
科學家長期以來一直懷疑蟑螂杆狀體屬可能在幫助蟑螂回收氮,卻苦于沒有辦法加以證明。現在,借助于基因組測序新方法,他們終于能查明這些細菌究竟在幹什麼了。2016年,一組科學家分離出蟑螂共生細菌的DNA,另一組科學家則捷足先登,于2017年搶先公布了蟑螂杆狀體屬基因組測序結果。基因分析證實,這些細菌具備把尿酸和氨轉化為地球生物體的所有10種基本氨基酸所需的一切酶,還能生産多種維生素。
正因此,脂肪體不僅提供脂肪儲存來讓許多種蟑螂超過一個月不進食也無大礙,而且還使得蟑螂依靠營養很低、蛋白質很少的飲食就能存活。換句話說,蟑螂杆狀體屬就是蟑螂的“廚師”和“冰箱”。蟑螂及其共生細菌之間的夥伴關系,很可能就是它們在過去數億年間一直立于不敗之地的“魔法”之所在。
不過,就算擁有如此“魔法”,也隻有很少種類的蟑螂擁有占據人類居住地所需的一切能力。澳大利亞昆蟲學家倫茨稱,他在自家附近的昆士蘭北部雨林中發現了超過84個蟑螂種類,但隻有德國小蠊和美國大蠊這兩種能在他家生活、繁衍。
一些蟑螂會在夜晚熄燈後進入人們家中,但它們常常被發現死在地面。倫茨說,這是因為它們在人類居室的地面上脫水了。而其他一些生活在人類居室中的蟑螂種類不僅能吃幾乎一切東西,而且不需要多少水也能捱過很長日子。一個壞消息是,侵入人類居室的蟑螂似乎有了增援大軍——倫茨發現,在過去幾年中,又有一種非本地生的蟑螂開始出現在他家鄉的人家中,隻是他目前還不清楚這種蟑螂是否已經演化出了在人類家中繁衍的能力。
把蟑螂趕出家門
雖然殺蟲劑号稱能滅殺一切爬蟲及飛蟲,但想殺死蟑螂卻并非那麼容易,況且殺蟲劑對人多多少少也是有害的。其實,消滅蟑螂的關鍵在于清除有利于蟑螂生活的條件。你可以試試下面的方法:
引入光源
蟑螂喜歡黑暗、溫暖的角落,所以你應該确保房間光亮透氣,這樣一來蟑螂就無處安身了。光線充足、空氣流動,還可去除有利于蟑螂繁殖的濕氣。
整理房間 擁擠、雜亂的地方為蟑螂繁殖提供了絕佳條件。一定不要在床下或角落裡堆放雜物。假如不得不堆放物品,就必須保證光照良好,而且要經常性地清理這些物品。
移除紙張 任何堆放的舊紙都會吸引蟑螂前來安家。因此,必須把紙或書籍放在空氣流通、光照充足的架子上。另外,注意随時把舊報紙處理掉。
封住縫隙 封住牆上的任何縫隙,用細篩覆蓋通風口及排水孔,确保蟑螂進不了你的屋子。
打掃房間 哪怕一點點食物也足夠喂養一支蟑螂大軍。因此,必須保持桌面的清潔,把食物裝入密封容器。定時倒垃圾,尤其是在夜間要覆蓋垃圾桶,因為蟑螂在夜間會增加活動。千萬記住,不要留髒餐具過夜。
注意排水 蟑螂喜歡水。确保你家的排水系統工作正常,不要在沒有遮蓋的盆、鍋、桶中盛水。将你家周圍的死水排走,确保化糞池遮蓋完好,并且經常向排水系統噴灑殺蟲劑。
典型惡蠊
德國小蠊
這是一種城市害蟲,在全球範圍内與人相伴。身體呈深褐色,體長約16毫米,背上有兩條明顯的黑帶。它們幾乎什麼都吃,其糞便和防禦性分泌物會污染食物。
棕色帶蟑螂
可能原産于非洲,現已傳遍熱帶地區、美國和歐洲。體長約14毫米,基本上為純黑色,其觸須幾乎與身體一樣長。
美國大蠊
出現在全世界的下水道、餐廳和廚房,身體呈紅褐色,體長可達40毫米。脫下的皮和排出的糞便可對部分人造成過敏反應及哮喘。
東方蠊
又稱黑蠊,除了南極洲以外在每個大洲都有分布。身體呈黑色,體長約27毫米。雄性的翅膀覆蓋身體的3/4,雌性的翅膀很短且不能飛。
奇異蟑螂
地球上有近5000種蟑螂。絕大多數人都把蟑螂看成是害蟲,但這純屬以偏概全。下面介紹一部分奇異甚至算得上美麗的蟑螂,它們都各具特色。
跑步冠軍 ,它是地球上移動最快的昆蟲之一。它的奔跑特征如此分明,以至于激發了人們發明六腿機器人的靈感。
最大嗓門
受到打擾時,馬達加斯加叫蠊會通過腹部的呼吸孔迅速擠壓空氣,産生刺耳的嘶叫聲,在4米之外都能聽到。對這麼小的昆蟲來說,這真的是非常了得。
最大重量
打洞巨蠊是多項紀錄的保持者:體重達33.5克,是蟑螂之最;體長達8厘米,是個頭最大的蟑螂種類之一;壽命長達10年,成為昆蟲界的壽星之一。
最長翅膀
盡管許多蟑螂都有發育完整的翅膀,能飛的蟑螂種類卻為數不多。有一種蟑螂擁有長達18.5厘米的翅膀,是蟑螂翅膀長度冠軍,當然飛行對它來說不是個問題。
最佳鄰居
這種穴居蟑螂遠不是害蟲,它以和它共享洞穴的果蝠糞便為食,因而改善了鄰居的栖息條件。這種蟑螂直到2002年才被發現。
分享美食
德國小蠊是全球廚房的常客,專門吃我們人類的殘羹冷炙。科學家推測,德國小蠊會釋放一種化合物來通知同伴發現了美食。
魔鬼模樣
這種樣子可怕的蟑螂有一個很恰當的名字——鬼面蠊,也稱骷髅蠊。它實在是太有特點了,一些人因此把它當寵物養。不過,很多人從寵物店買來的鬼面蠊都是假貨,是與真的鬼面蠊樣子很相像的雜種鬼面蠊,後者是鬼面蠊的近親,繁殖速度快,因而被寵物店用來喂蜥蜴和狼蛛。
蛻皮新生
為了生長,蟑螂不得不反複丢棄堅硬的外殼。圖中,蛻皮的東方蠊正在冒出殼。它将殼一分為二,冒出來時已然是一隻全新的昆蟲,這可能促成了白化蟑螂的說法。此時的東方蠊很脆弱,但它細而白的新皮膚存在不了多久,幾小時後它就會長出新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