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門頭溝創建文明城區提名

門頭溝創建文明城區提名

旅遊 更新时间:2025-02-25 10:49:17

駐足城市街區,感受車水馬龍間的秩序井然;流連文化廣場,醉心霓虹夜景的流光溢彩;走進大街小巷,感悟崇德向善的美好氛圍……在細上下功夫,在精上做文章的楊家坪街道,為創建文明城區加入新的注腳。

文明始于心,實踐始于行。近年來,楊家坪街道算好“加減乘除”法,答好文明城區創建“答卷”。

門頭溝創建文明城區提名(讓文明因子融入城市血脈)1

楊家坪街道天生農貿市場彩繪牆。周邦靜攝

巧用“加法” 紮實推動“文明通行”

念好“勸、隔、法”三字訣

“大爺,過馬路一定要走斑馬線,切記不要闖紅燈。”文明交通志願者廖洪權将買完菜急着闖紅燈的市民攔了下來,并再三叮囑文明出行。

為紮實推進“杜絕行人橫穿馬路”和“杜絕違章停車現象”兩項重點任務,切實解決車輛亂停放、随意調頭、逆行及行人橫穿馬路等不文明通行行為,楊家坪街道聯合九龍坡區城市管理局、交巡警大隊等,采取加強勸導、增添硬隔離設施、加強聯動整治執法3項舉措,紮實推動“文明通行”專項行動。在西郊路、商圈周邊、直港大道等20個重要交通路口,安排45個文明交通志願者,對行人的不文明行為加強勸導,創新采用點長責任制,由街道科室、社區工作人員擔任責任點長、副點長,加強對文明交通志願者的指導、培訓、監督,确保勸導效果。同時,增添技防措施,在楊九路、西子路、直港大道、西郊支路等路段安裝違停抓拍系統。增添物防設施,在轄區劃線小車停車位540個、劃線摩托車停車位265個。

此外,為有效緩解轄區道路違規停車問題,進一步規範停車秩序,街道通過廣泛設置隔離設施,既阻止了機動車停放在人行道上,又為非機動車的有序停放騰出安全空間,有效地“隔”出了安全距離。

楊家坪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鄭國禹表示,為規範車輛停放工作高質高效推進完成,多舉措并行開展整治行動,先行開啟宣傳工作,執法隊前期大力宣傳規範停車;建立每日執法聯動機制,堅持開展每周集中整治聯合行動,确保車輛規範停放率有效提升;結合各路段實際需要進行停車位劃設,滿足群衆需求。“下一步街道将不斷優化手段,加強監管制度建設,為規範停車、文明創建出策出力。”鄭國禹說。

門頭溝創建文明城區提名(讓文明因子融入城市血脈)2

楊家坪街道新勝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開展理論宣講會。楊家坪街道供圖

常用“減法” 清除死角

農貿市場“靓”出新“顔值”

“創文”不是一個“花架子”般的“形象工程”,而是一個永不竣工的“民心工程”。走進楊家坪街道天生農貿市場,不管是牆體上的手繪宣傳畫,還是門面店鋪統一的店招,無不體現出天生農貿市場管理的關鍵詞:升級。

可升級前的天生農貿市場還是現在這般井然有序,充滿煙火氣嗎?

“原來這裡污水橫流,地上都是垃圾,買個菜還得捏着鼻子,我們有時候甯願跑遠點去别的地方買。”在楊家坪生活了幾十年的範世英一想起過去那個“髒亂差”的買菜環境,緊皺得眉頭給出了答案。

過去的天生農貿市場,流動攤販占道經營、車輛随意停放,果皮類、塑料袋等廢棄物随處可見,到了夏天更是蚊蟲肆意。

“菜籃子”,不僅關系着千家萬戶的“餐盤子”,更可謂城市文明形象的“臉面子”之一,如何破除難題,根除“頑疾”,楊家坪街道開展了系列專項整治。通過聯合執法部門、城管大隊對市場周邊占道經營商戶開展集中勸導、多次聯動區交巡警大隊開展文明交通專項整治、協調市場監管局加強對市場管理主體的監督指導等,杜絕市場亂象;升級改造現“新顔”,通過對農貿市場及其周邊進行升級改造,現已完成市場相鄰樓宇外牆排危修複,市場内部店招店牌雨棚翻新安裝,市場文明宣傳氛圍橫幅規範懸挂,經營攤位“證照”規範展示等。

“現在管理提升了,經營有序了,人員的素質也提高了。這是一個既有煙火氣,又有滿意度的地方”。市場經營戶柳德瓊表示。

門頭溝創建文明城區提名(讓文明因子融入城市血脈)3

桃園小區劃定停車位 車輛停放規整有序。周邦靜攝

活用“乘法” 從“面子”到“裡子”

共享幸福美好家園

“現在停車位多了,再也不會出現車輛亂停亂放的現象。”

“路面平整了,晚上路燈也亮堂,再也不用摸黑走路了。”

桃園小區裡大爺大媽們三五圍坐,唠起家常。對于老舊小區改造前後的變化,他們這些“見證者”,最有發言權。

曾經的桃園小區,地上“牛皮癬”随處可見,線纜亂搭亂放,安全問題堪憂,路面老化破損嚴重,進入雨季,多處地面存有積水,影響到了居民日常出行。

對此,楊家坪街道在九龍坡區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分階段投入桃園小區改造專項經費550餘萬元,完成桃園小區停車區域規範整治900餘米、人行道車行道升級改造290餘米、33個單元樓棟牆面翻新美化1500㎡、小區内外“三線”規整1900餘米、公區植被補綠300餘米;并在小區内部增設無障礙通道、車輛進出道閘管理設備等便民設施。

楊家坪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王益表示,街道會以桃園小區綜合改造為模闆,多措并舉引導各部門、各單位參與轄區其他老舊小區升級改造,加強共創、共建、共治、共享,改善居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品質,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群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門頭溝創建文明城區提名(讓文明因子融入城市血脈)4

鐵馬小學周邊。周邦靜攝

善用“除法” 一校一策

解決校園周邊環境問題

“校園周邊内僅一條車行道和步道對外聯系,内部人車混行,停車位匮乏,周邊不少住宅違章擴建,嚴重影響了學生的上下學環境。”提起九龍坡區實驗一小,不少家長都表現出對校園周邊環境的擔憂,如何省時省力的接送孩子也成了困擾他們的難題。而位于楊家坪街道的鐵馬小學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為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切實解決家長們所擔憂的問題楊家坪街道以存在問題為導向,消除安全隐患,規整線纜、翻新欄杆、拆除違章建築、更新改造消防設施設備;完善功能缺失,做好停車空間、入口标識、垃圾集中回收點、路燈照明等;美化空間環境,升級綠化、規範門頭店招、更換雨棚、清洗外立面等。

據了解,目前,九龍坡區實驗一小周邊涉及22戶業主共計28處違法建築,周邊整體升級改造已基本完成。區實驗一小、鐵馬小學周邊綜合環境整治已取得突破性進展,成效顯著。共計拆除違法建築29處1000餘平方米,開展綜合執法20場次,出動人員350人次,勸離違停車輛480台,拖離違停車輛20輛,捆紮空中線纜12處400餘米。規範、有序、整潔的校園周邊環境得到轄區居民和學校師生的認可。

下一步,楊家坪街道将繼續按常态化管理 集中整治相結合的方式,加強上下學時段的巡查頻率,實行“定人、定點、定責”,确保校園周邊市容問題不反彈。

一人文明是“盆景”,衆人文明是風景。除了做好“加減乘除”法,楊家坪街道還認真答寫“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附加題,把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作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有效載體,持續探索文明實踐新路徑。

和着“鄉音”帶着“泥味”的理論宣講,傳遞溫情“點單配菜”式的志願服務,多姿多彩“寓教于樂”的文化活動……如今,在楊家坪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開展得有溫度,又有熱度。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逐漸成為人們學習理論政策的學校、豐富文化生活的舞台、倡導移風易俗的平台、推進文明創建的引擎。

一條條背街小巷精緻如畫;一個個集貿市場提檔升級;一個個老舊小區煥然一新……楊家坪街道将文明城區建設的“責任清單”辦成了人民群衆的“幸福清單”。這場永不止步的“幸福接力賽”中,楊家坪街道正乘勢而上、不斷進取。(徐雯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