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眼下,正值各地秋糧生産的關鍵期,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秋天的田野。
在廣西興安縣現代糧食生産示範基地,早稻進入收割期。稻谷顆粒歸倉,稭稈就地粉碎,增加土壤肥力。近年來,興安縣積極推動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和田園綜合體建設、發展農機社會化服務,增強農業增産農民增收能力。今年,興安縣水稻種植面積29.5萬畝,預計總産量約13.3萬噸。
這兩天,青海海東化隆縣千畝青稞陸續進入收獲期。在馬陰山下的萬畝青稞種植基地裡,金黃色的青稞田與碧綠的燕麥地交相輝映,勾勒出一幅壯闊的秋收美景。據了解,化隆縣以“合作社 農戶種植”的模式在全縣推廣種植青稞,目前種植面積超過了10萬畝,青稞年均畝産量約230公斤,年産值超8000萬元。
在天津市濱海新區的天津長蘆漢沽鹽場,11萬餘畝海鹽田正式開始豐收。一片片縱橫交錯的鹽田在陽光的折射下呈現出多彩的顔色。多彩鹽田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水體中含有一種耐鹽生物——嗜鹽菌,嗜鹽菌裡有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和菌紅素,水體也因此呈現出不同的顔色。此地原名“蘆台場”,所産原鹽白潤透明,被譽為“蘆台玉砂”。鹽場裡每天有三台大型機器在鹽田工作,每塊鹽田的平均産鹽量可達5000噸。今年預計秋季收鹽22萬噸,約至10月下旬完成采收。
來源: 央視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