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攀枝花未來城市10年規劃

攀枝花未來城市10年規劃

旅遊 更新时间:2025-02-09 03:19:25

來源:四川日報-川觀新聞

攀枝花未來城市10年規劃(攀枝花城市更新)1

攀枝花觀察 湛璐霜 川觀新聞記者 唐子晴

“在這裡和老同志們曬曬太陽,享受屬于我們的共同回憶,日子過得非常惬意。”12月20日下午3點,在攀枝花市東區瓜子坪街道蘭尖社區的文化長廊裡,今年76歲的王友蘭正和街坊聊天,作為一名三線建設者,王友蘭已經在蘭尖社區生活了五十多年,見證了城市的飛快發展,卻無法忘記那一段屬于老一輩三線建設者的城市記憶。

攀枝花市東區瓜子坪街道地處攀密片區,面積11.9平方公裡,常住人口10餘萬人,轄區大型企業多、老舊小區多、學校多,如何才能在有限的區域内打造自己的特色發展模式?瓜子坪街道在城市更新中下足繡花功夫,結合自身的曆史傳承和區域文化,打造特有的城市内涵——傳承“三線精神”的信仰街區,立足“城市原點”的奮進街區,奔向美好未來的希望街區。

攀枝花未來城市10年規劃(攀枝花城市更新)2

老小區裡移步異景,“變身”同時解決居民難題

在“老舊小區如何改”問題上,瓜子坪街道決定不大拆大建。2020年,蘭尖社區第一和第二生活區老舊小區改造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啟動,涉及1600餘戶、4000餘居民。蘭尖社區黨委書記王亮是一名“攀二代”,在征求了大部分居民的意見後,決定在改造項目裡融入“三線”文化。王亮介紹,這個構想中包含了自己的情懷,也是居民們的願望。

社區怎麼改?居民說了算!原本設計公司提供的“高大上”設計方案,大多都被居民們否決了。既然要有“三線”元素,就要保留老小區的面貌,增添年代感。大到文化長廊的建設,小道綠化池用的磚頭,都由居民們拍闆決定。

經過改造,小區面貌煥然一新。“已經改造了,但又覺得沒有改,小區還是熟悉的感覺,有熟悉的記憶。”居民李軍說。通過保留利用既有建築、保持老城格局尺度、延續城市特色風貌,建設體現地域特征、時代烙印和時代風貌的街區建築,同時以小區為點、道路為線、社區為面,串點連線拓面,譜寫出城市更新的新畫卷。

不僅如此,通過新修建馬蘭山廣場、治理馬蘭山公園環境,小區居民有了健身娛樂的場所,每天有兩三千人到這裡健身打卡。實施市東區密地外國語學校至瓜子坪遊泳池下山鐵路聯絡線道路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将其改造為長約500米的公路鐵路兩用道路,道路完工後将改善密地外國語學校放學時車輛“見縫插針”通行的現狀,切實解決群衆“急難愁盼”問題。

攀枝花未來城市10年規劃(攀枝花城市更新)3

打造城市“原點”,為攀枝花保留獨特記憶

在蘭尖社區居委會不遠處,是攀枝花城市原點廣場。這個面積16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于2021年7月建成投用。

通過廣場上依次樹立的雕塑,可以簡單了解攀枝花釩钛磁鐵礦從探礦、采礦到冶煉的整個過程。在廣場中間,矗立着一塊重達50噸的釩钛磁鐵礦,“鐵礦1.65米高,代表攀枝花1965年建市,3步台階代表三線建設。”王亮說,廣場上的每一個設計都和“三線”相關,富有寓意。

攀枝花未來城市10年規劃(攀枝花城市更新)4

為保護傳承三線建設曆史文化、赓續弘揚“三線精神”,攀枝花市東區經過多年考察研究、反複論證,确定“七戶人家一棵樹”舊址就在蘭尖社區,攀枝花“城市原點”就在蘭尖社區。

攀枝花未來城市10年規劃(攀枝花城市更新)5

為此,東區積極探索,創新打造攀枝花“城市原點”三線文化“四個一”項目應運而生,追憶“一個廣場”——攀枝花城市原點廣場、參觀“一座博物館”——蘭尖故事博物館、體驗“一條路”——“重走礦山路”體驗項目、閱讀“一本書”——《攀枝花開》,從而獲得思想的洗禮、精神的升華、身心的愉悅,傳承和發揚“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三線精神”。

攀枝花未來城市10年規劃(攀枝花城市更新)6

如今的攀密片區,工業風貌與現代時尚有機融合,曾經的老街舊巷煥發出勃勃生機。“面向未來,瓜子坪街道将繼續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及時回應群衆關切,加快建設宜居、綠色、智慧、人文街區,讓群衆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攀枝花東區瓜子坪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

本文來自【四川日報-川觀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