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銷量不佳的一杯飲料,打上“第二杯半價”,立馬變成了爆款。
除了“第二杯半價”,還有“第二隻半價”、“第二碗半價”……這個營銷手段,背後有什麼秘密?點子哥今天就跟你聊聊“第二杯半價”這個坑。
一、消費者都有“撿便宜”的心理
商家通過“第二杯半價”這一優惠,吸引了潛在客戶;并且拉動了額外消費,成功地利用了消費者想“撿便宜”的心理。
二、第二份半價了,錢從哪兒賺?
1、提升單品銷量,借機推出新品
除了拉動消費以外,“第二份半價”的商品往往隻有1~2種。這種設定能使單品銷量迅速攀升。一方面,商家可以借此推出新品;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對供應鍊的掌控,提前準備,保證出品的速度和效率。
2、推銷特例單品,消化庫存原料
一些商家推出“第二杯半價”等促銷活動的飲品也可能是“特例單品”。例如平時顧客點單不多的産品,出于盡快消耗原料的需要,需要加快銷售和推薦。
3、為漲價鋪墊
還有一種情況,是為了漲價鋪墊。
對于常客來說,單品的價格漲價了,但由于“第二杯半價”的策略,提價部分和第二杯均攤對沖,還會讓消費者有一點“賺到了”的心理。而對于新顧客來說,可能他們根本沒發現促銷活動之前,商家剛剛漲過價格。
三、“第二份半價”背後有哪些經濟學原理?
1、價格歧視
價格歧視,不是真的“歧視”,而是一種差别定價策略。
價格歧視既可以是對不同消費者索取不同價格,也可以對同一個購買者的不同購買數量收取不同價格。
2、邊際效用遞減規律
效用,可以理解為顧客消費某件商品獲得的滿足感。
經濟學中的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意思是顧客每多消費一單位的商品,從中獲得的效用(滿足感)會逐漸減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