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李清照的詞解讀

李清照的詞解讀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0 11:13:35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宋]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

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

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

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

卻上心頭。

【注釋】

這首詞作于清照和丈夫趙明誠遠離之後,寄寓着作者不忍離别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别情詞作。

詞的起句“紅藕香殘玉簟秋 ”,領起全篇,上半句“紅藕香殘”寫戶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寫室内之物 ,對清秋季節起了點染作用。全句設色清麗,意象蘊藉,不僅刻畫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詞人情懷。意境清涼幽然,頗有仙風靈氣。花開花落,既是自然界現象 ,也是悲歡離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涼,既是肌膚間觸覺,也是凄涼獨處的内心感受。起句為全詞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調。

李清照的詞解讀(紅藕香殘玉簟秋解讀)1

接下來的五句順序寫詞人從晝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觸之景、所生之情。前兩句“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寫的是白晝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獨上”二字暗示處境,暗逗離情。下面“雲中誰寄錦書來”一句,則明寫别後的懸念。接以“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兩句,構成一種目斷神迷的意境。按順序,應是月滿時 ,上西樓,望雲中,見回雁,而思及誰寄錦書來。“誰”字自然是暗指趙明誠。但是明月自滿,人卻未圓;雁字空回,錦書無有,所以有“誰寄”之歎。說“誰寄”,又可知是無人寄也。詞人因惦念遊子行蹤,盼望錦書到達 ,遂從遙望雲空引出雁足傳書的遐想。而這一望斷天涯、神馳象外的情思和遐想,無時無刻不萦繞于詞人心頭。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啟下,詞意不斷。它既是即景,又兼比興 。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遙遙與上阕“紅藕香殘”、“獨上蘭舟”兩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華、愛情、離别,則給人以凄涼無奈之恨。

李清照的詞解讀(紅藕香殘玉簟秋解讀)2

下片自此轉為直接抒情,用内心獨自的方式展開。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二句,在寫自己的相思之苦、閑愁之深的同時,由己身推想到對方,深知這種相思與閑愁不是單方面的,而是雙方面的,以見兩心之相印。這兩句也是上阕“雲中”句的補充和引申,說明盡管天長水遠 ,錦書未來 ,而兩地相思之情初無二緻,足證雙方情愛之笃與彼此信任之深。這兩句既是分列的,又是合一的。合起來看,從“一種相思”到“兩處閑愁”,是兩情的分合與深化。其分合,表明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其深化 ,則訴說此情已由“思”而化為“愁”。下句“此情無計可消除”,緊接這兩句。正因人已分在兩處,心已籠罩深愁,此情就當然難以排遣,而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了。

“此情封鎖計可消除,才下眉頭 ,卻上心頭。”三句最為世人所稱道。這裡 ,“眉頭”與“心頭”相對應 ,“才下”與“卻上”成起伏,語句結構既十分工整,表現手法也十分巧妙,在藝術上具有很強的吸引力。當然,這兩個四字句隻是整首詞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并非一枝獨秀。它有賴于全篇的烘托,特别因與前面另兩個同樣工巧的四字句“一種相思,兩處閑愁”前後襯映,而相得益彰。

李清照的詞解讀(紅藕香殘玉簟秋解讀)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