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幾年警校,但是沒啥可炫耀的,因為學的是文化課,如果想繼續深造那還得往上考,我還沒有到可以考的時候就退學了,所以更準确的說,我讀的是普通高中。不過我的同學們都是繼續學習的,所以他們現在多是警察。除此之外,家裡也有親人曾經是警察,所以小的時候與犯罪分子經常打交道,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與押送的罪犯零距離接觸,那時還不懂得害怕,而且犯罪分子并不是電視裡演得那樣兇神惡煞,臉上帶疤,如果不是戴着銀光閃閃的手铐,誰也無法知曉他就是罪犯。現在想想,那時親人挺不懂得保護隐私的,将我這個小孩擺在罪犯面前,也不怕罪犯報複,還好的是,一切都成為過去了。 最近讀了一些刑偵小說,如國内的《罪案現場》,還有國外的《開膛手傑克結案報告》《謀殺的解析》,以及《首席女法醫》系列,不過這些畢竟都是小說,小說就有創作的成分在裡面,現在我讀的這本可不是小說,是美國作家羅伯特•K•雷斯勒和湯姆• 夏希特曼著的《FBI心理分析術:我在FBI的 20年緝兇手記》。先介紹一下作者,羅伯特•K•雷斯勒,他是FBI行為科學調查組創始人,曾就職于FBI特别監察機構,以及美國軍隊的犯罪調查中心。他是“犯罪心理側寫”“連環殺手”等詞的首創者,他也是《沉默的羔羊》創作原型的提供者與電影顧問,怎樣樣?夠重量級吧。另外一名作者湯姆• 夏希特曼是全職作家,曾與羅伯特•K•雷斯勒合著《伸張正義》一書。可見,他們應該算是合作夥伴了。本書是羅伯特•K•雷斯勒的回憶錄,在本書中他回顧了自己20年的工作生涯,真實記錄了他采訪過的“山姆之子”“曼森家族”等連環命案兇手的過程,以及偵破“裡根遇刺案”“吸血鬼殺手”等疑難案件的方法,深刻分析了一些罪犯的社會成因和心理演變過程,有些細節描述還是很權威的。介紹了這麼多,你該知道我讀的是一本什麼書了吧,如果沒有點刑偵功底的話,恐怕讀這本書還真有點難度。當然我說的難度不是指你讀不懂它,而是你不會理解這裡所描述的案例和偵破的過程為何那麼神奇,那麼令人費解的案件都會被偵破,而且之前的刑偵手段與現在比從技術層面來看,要差很多,所以,對那時破獲的大案、要案的警察們來說,沒有點真功夫還是不行的。 這本書中介紹了一些非常有影響力的案例,有一些案件的偵破過程已經成了國際上的偵破教學案例。估計很多人都看過電影《沉默的羔羊》,這部電影中的主角其實就來至作者所偵破的案件。很多時候,一些作家将這樣的兇殺案件改編成小說或者電影,不僅僅是對刑偵警察的緻敬,很大程度上也是對社會上還存在兇險的一種擔憂。本書的作者将這些非常典型的案例剖析過程,甚至罪犯的心理研究寫出來,無疑是非常有研讨價值的,先不說對那些喜歡寫刑偵小說的作家有多少啟迪,就是對現在的案件偵破也是有很大幫助的,特别值得推介的是對案犯的心理剖析,應該是勵志成為刑偵人員的必修課程。 還記得前一段時間看中央台的《挑戰不可能》,一位普通的民警通過一串腳印就能還原出腳印擁有者,如身高、體重,甚至連走路習慣都能分析出來,可見做任何事隻要潛心研究都能讓不可能變成可能的,當然這樣神奇的斷案能力不是每一個人都具備的,就如本書的作者,在斷《吸血鬼殺手》案子時,到了現場,經過初步偵查,就基本斷定了犯罪嫌疑人的大體特征,白人男性,25至27歲,體型瘦削,看起來有些營養不良。住所邋遢、淩亂,證物也許能在住所内找到等,最終結果這些都在罪犯身上得到了驗證,可見業精于勤。其實他們的推理能力如此之強,一方面來自工作經驗,另一方面就是來自多年潛心研究,任何事都怕認真,認真做事的人都是高人。 合上這本書,我就想但願這樣血腥的場面不要在現實中上演了,人的一生活着不容易,希望有一天這樣的斷案天才們沒有用武之地,悲劇不再發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