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記憶裡,那些擁有一技之長的匠人都是很令人崇拜的。他們在某一個行業裡風生水起,技術好,小有名氣,靠一技之長就能養家糊口。
随着社會的發展,那些匠人越來越少了,有的甚至消失不見了。挺懷念那段時光和那些匠人的,你見過幾個?懷念嗎?
1.木匠
木匠是一個傳統而古老的行業,“班門弄斧”就很好地诠釋了木匠這一行業的輝煌和悠久。
以前的木匠活計挺多,蓋房子呀、制作家具、門窗框架等。
圖源于網絡,侵删
随着社會的發展進步,木匠也變成了木工,而且越來越少了。新一代年輕人願意做髒活累活的人太少了,而作為一個木匠得吃苦耐勞,這就導緻了很多人不願意去學習它,導緻了木工技術出現斷層。
2.磨刀匠
磨刀匠這是一個特别能勾起童年回憶的行業。“磨剪子,戗菜刀”那是那個年代街頭巷尾都可以聽到的吆喝聲。
過去物資有限,菜刀、剪子鈍了,大家都要磨一磨繼續使用。磨刀匠也就走街串巷地施展自己的技術活了。
圖源于網絡,侵删
當今社會,科技發展,物資相對充足,需要磨刀磨剪子的老百姓越來越少了,而且有的刀具材質還不支持打磨。磨刀匠這一行業也就成為了夕陽行業。
3.閹匠
以前農村很多養豬養雞的人。雞和豬稍微長大一點,如果不打算用來繼續繁殖的話,就要閹了。閹匠也就走家串戶地幫人閹雞閹豬。
至于為什麼要把它們閹了?據說是閹過的雞和豬肉質會更好,口感會更佳。
“敲(閹的意思)豬了”小的時候,早晨起床就可以聽到閹匠的吆喝聲。
圖源于網絡,侵删
現在養殖産業越來越規範化和程序化了,農村養殖的人也越來越少了。豬肉和雞肉,很多人都喜歡去街上買新鮮的了。閹匠也就随之銷聲匿迹了。
4.剃頭匠
小時候,可以看到剃頭匠挑着擔子走街串巷地幫人剃頭。街上也有剃頭攤位,很多老人和小孩都會去剃頭,他們收費也不算貴。
圖源于網絡,侵删
如今,大街小巷都是理發店,剃頭匠也就越來越稀少了,偶爾碰見一個,也是上了年紀的老人。
5.蔑匠
以前,我們用的一些籮筐、簸箕和席子都是純手工制作,編制這些制品的人就叫篾匠。那個時候篾匠靠編制籮籮筐筐也能賺錢養家。
圖源于網絡,侵删
社會發展,塑料制品代替了竹編制品,也是統一的流水線生産。流水線産品質量統一,生産速度還快,無形之中也就使篾匠這一行業逐漸脫離社會,越來越少了。
6.泥瓦匠
小時候,家裡住的都是泥瓦房。房屋漏雨、破損是常見問題,小問題自己可以修修補補,但問題大了還得靠泥瓦匠師傅來解決。
泥瓦匠不僅吃苦,還挺危險。在修補房屋是要查缺補漏,還要注意自身安全。
圖源于網絡,侵删
如今,農村越來越多的人蓋起小洋房,很多年輕人也到城裡買房了。泥瓦匠也銷聲匿迹了。
7.修補匠
以前農村人,日子過得比較節儉,衣服鞋子破了爛了,不會輕易買新的,經常帶到街上找修補匠縫縫補補,繼續穿。
圖源于網絡,侵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的轉變,人們開始享受生活了,衣服鞋子很少有穿壞的,有的新的都會擱置在衣櫃裡,更别說去修修補補了。修補匠也就越來越少了。
8.補鍋匠
小時候,補鍋匠的吆喝聲也是傳遍村頭村尾的。家裡清貧,鍋用壞了,摔壞了都會拿去補一下接着總,除非是補鍋匠也無計可施了才會想着換新的。
圖源于網絡,侵删
現在,經濟水平提高了,生活也好了,産品質量也提高了。鍋碗瓢盆壞了就直接換新的了,很少會有人去修補。補鍋匠也越來越罕見了。
以上匠人都是手藝人,他們靠自己的一技之長賺錢養家。在那個年代他們風生水起,令人崇拜。
随着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觀念的轉變。這些手藝人的道路也變窄了,他們逐漸銷聲匿迹,确實挺令人惋惜的。但他們留下的記憶卻是無法抹去,令人懷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