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中國人的飯桌上,有很多的菜肴,做法極盡講究,但是往往最後點睛的一步,就是滴上幾滴純正的香油,頓時能為美食增添無窮的味道,因此每個家庭的廚房,必少不了一瓶香油。當現代工藝代替了傳統工藝,當年的手工石磨香油被現代的機器榨油所代替,雖然産量很高,但是老百姓總忘不了手工石磨香油的味道。在鄒城,就有着這麼一家傳承幾代,依然堅持古法制作小磨香油的作坊。
“一條毛驢一盤磨,兩個油錘一隻鍋;半夜三更轉乾坤,一挑湖海金線落。”這四句順口溜,是早年間賣油的小販們嘴裡常哼哼的詞語。他們從油坊裡挑出油,前邊一桶是小磨香油,後邊一桶則為豆油或菜籽油。他們稱香油為湖、素油為海,每日走街串巷,敲打着一副木梆子,高喊“賣油喽”。十裡八鄉的人都能聽到,香油的香氣總會吸引很多的人。
香油,又稱“芝麻油”、“麻油”,是從芝麻中提煉出來的,具有特别香味,故稱為香油。香油堪稱油類之上品,人們把芝麻尊稱為“油料作物皇後”,把芝麻油尊稱為“植物油脂國王”。在我國,三國時就有芝麻油的文字記載;到南北朝時,香油已被廣泛用于餐飲;到了唐宋年間,香油已被視為最上等的食用植物油,應用更加廣泛。現如今,香油作為一種日常生活的調味品,深受人們的喜愛。因香油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具有促進細胞分離和延緩衰老的特殊功效,還被廣泛應用于醫藥界,在《本草綱目》中就作為醫用良方,一直沿用至今。
在鄒城,有一家油坊,出售的香油是用純石磨手工制作的,香味撲鼻、濃郁誘人,遠近聞名,稱作孫記黃廟香油,成為濟甯小磨香油早期的代表,并随着時代的發展延續至今,如今,這傳承的擔子,落在了第五代傳承人孫慶瑞的肩上。
作為一種古老的工藝,小本的買賣,孫慶瑞在年輕的時候,對這種家傳手藝并不喜歡,甚至反感,談起當時的想法,他至今難以忘懷。
随着年齡的增長,加之老一輩的叮囑,孫慶瑞逐漸接受了小磨香油的行當,全身心的投入進了傳承祖業的道路,但這條道路,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堅持下來的。手工制作的苦,不言而喻。
熬過了最艱難的時期,孫慶瑞逐漸的适應了這種生活,也由排斥轉變為開始專研技藝。據孫慶瑞介紹,香油按制作方法、加工工藝不同,分為小磨香油和機榨香油。小磨香油是深受人們歡迎的一種植物油,具有獨特的色、香、味,長期食用益壽延年。小磨香油的制作方法很特殊,是用水代法加工制取的。這種方法是用油料中非油物質對水和油的親和力不同,以及油與水的比重不同,經過軋、壓、捶、蕩等一系列工藝過程,将油脂和親水性的蛋白質分離開來,這也是分辨是不是小磨香油的主要依據。在水代法制油的整個工藝過程中,浸泡炒籽、磨漿和兌漿攪油是三個主要環節。
孫慶瑞告訴我們,選好芝麻後,第二步就是撈芝麻。用鐵盆或大鍋放上水,然後加上選好的芝麻,用笊籬攪和一段時間後,輕輕撇除上面漂浮的葉子和癟粒,再用笊籬把誠實的芝麻撈出來,放在提前準備好的魚鱗袋子或筐子裡,再用粗面籮把水中散下的芝麻逐漸撈出。這樣,芝麻中夾雜的泥沙就散在水裡了。
這第三步就是炒芝麻。芝麻撈出二三十分鐘,鍋爐生火,火旺後,再把芝麻放進滾筒裡,急火炒至七成熟,然後改成文火繼續炒,并不斷用鏟子從滾筒中弄出少量的芝麻,用手撚開看火候,成棗皮紅時芝麻就炒好了。
自幼開始跟着父輩學做香油, 孫慶瑞對一粒芝麻幻化油香的技藝爐火純青。孫慶瑞的每一天總是跟芝麻相伴,芝麻的顔色哪怕有丁點的微小變化,都逃不過他的眼睛。
我們在孫慶瑞的油坊裡看到,有一盤石磨非常顯眼,它的直徑有1.65米,據說重達900多公斤。這盤石磨就是制作小磨香油的重要工具,也是稱作小磨香油的來曆。
磨好了芝麻,下一步便是兌漿,這是關鍵工序。把盛芝麻醬的大鍋架在旋轉架上,放上攪齒,使鍋快速旋轉,然後加上熱水,待油浮在表面時,再加入适量的水,繼續攪動。
最後一步,叫做敦油。放上鐵制的圓葫蘆進行敦油,讓油與漿進一步分離,直到把漿中的油分離幹淨為止。
由于小磨香油采用低溫水代法制取,芝麻本身含有的一種天然抗氧化物質芝麻酚,在低溫下不易被破壞流失,因此小磨香油的保質期較長,營養價值也較高。孫家制作的香油曾被證明保存兩、三年不會變味。小磨香油為棕紅色,清澈瑩亮,口感滑利,香味濃郁。
傳統的香油坊,與香油一同出售的,總會有麻汁這種異香撲鼻,讓人欲罷不能的調味品,很多人可能以為麻汁是和香油一同制作而成的附加品,但其實并非如此。
随着時代的進步,小磨香油這種古老的制法漸漸被機器取代,而且小磨香油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生意人也都不願意投資這一行業了,所以現有的純正小磨香油坊也越來越少,甚至瀕臨滅絕了。但孫慶瑞家的香油,生意照樣紅火,很多人慕名而來。孫慶瑞和他的家人,一直秉承着貨真價實,傳統工藝,為周邊老百姓飯桌上那一味香,努力着。(記者 盧德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