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如何我也該振作起來:我要拾起曾經因為無比的氣餒而被我丢棄的鉛筆,重新開始畫素描……” —— 梵高
聖保羅醫院後的麥田
房子
梵高畫家生涯的前半部分,幾乎都投注在素描上。如今他被譽為19世紀最偉大的油畫家之一。初期的作品他嘗試采用木匠的鉛筆、蠟質的黑色炭筆等各種畫材。如1882年的作品"剝馬鈴薯的女人"具有非常清晰及有力的輪廓線,大膽而粗犷,是這個時期他所喜愛的畫風。
麥田裡的草堆
麥田裡的農舍
同時使用蠟筆、不透明水彩、墨水、鉛筆等種種媒材,畫得非常細密的素描也為數不少,從這些畫中,看得出他想努力學會使用各種畫材與技法的痕迹。這些效果固然多半給人陰郁或強烈的印象,但有時也會讓人覺得得不自然。
▼
阿涅爾的塞納河上的帆船
巴黎風景
巴黎市政廳
維納斯寫生作品
梵高早期素描使用鉛筆、炭筆或水彩,和我們美術學院一樣,也是講究什麼“三面五調”之類,不過他的透視不肯循規蹈距,腳總是畫得很大,給人一種很拙樸的感覺。中晚期,特别是到了阿爾之後,大部分素描都用一種reed pen來畫。這種古老的蘆葦筆是鵝毛筆的前身,蘆葦杆削出的筆尖,比現在的鋼筆更有彈性,畫起來剛中帶柔。看着那些精美的素描,我都能夠想像那種質樸簡單的筆在紙上塗畫時的手感。
阿爾勒的公園
埃頓的教堂
埃因霍溫的建築
巴黎聖母院
闆車和黑色的老牛
女人削土豆
悲哀
播種者
城市風光
戴草帽子的農夫
戴着一頂禮帽的老人
播種者
法國農婦喂嬰兒
紡紗的老人
縫紉的女人
幹魚谷倉
公路上的打掃者
工廠
溝渠
狗
女人頭像
用刀的農夫
跪在水桶前面的農婦
谷倉和農舍
腳
三隻手
花田
海灘上的人群
戴帽子的女人頭像
女人頭像
老街道
老馬
老人把幹稻草燒了
老人頭像
帶葉子的樹枝
籬笆背後
麥田和夕陽
麥田裡的草堆
麥田裡的草堆
貓頭鷹
拿着棍子的老人
從背後看男人和女人
紐南雪地裡的
小屋和樹
耕作的農婦
跪着的人體模型
驢和手推車
女人肖像
拿着鐮刀的農民
搖籃旁跪着的女人
男人頭像
牛奶罐
席凡甯根的魚幹倉
農民在地裡勞動
女孩與披肩
三隻手
沙灘,大海
聖保羅醫院花池
聖馬教堂
收割者和彎腰勞動
拿着碗的手
樹林裡的長凳
拾麥穗的農婦
睡着的老人
四隻手
挖土豆地的人
挖地的人
腿上坐着孩子
田地和工廠
太陽和雲彩下的麥田
維納斯之軀
維納斯
席凡甯根的幹草屋
辛克附近的大橋
紡織者
雪地裡老塔
搖籃
搖籃旁的母親
有絲柏樹的公路
有圍欄的麥田
閱讀的老人
運河橋和洗衣人
書商布洛克
爐邊的女人
長凳和人
挖掘者
拄着拐杖的老人
拄着拐杖圍着圍巾的女人
坐在窗口的農婦
穿着雨衣、拿着煙管和煤鍋的漁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