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十天幹,接着又說到地支“辰巳午未”,這期咱就說說十二地支的最後四個“申酉戌亥”。
01 - 申
申,地支的第九位,對應生肖是猴。
我們說了這麼多漢字,基本上都是從甲骨文溯源,來探讨漢字的構造緣由。
那麼按照 套路 慣例,先上“申”的甲骨文。
甲骨文“申”
看圖猜物,您看着像什麼?這是……跪坐着的人形?蜥蜴?一條龍?
是她?
是它?
還是它?
很抱歉都不是。告訴您吧,這是雷雨天氣時閃電的形狀。古人真是抽象派本抽象了,誰能想到是閃電呢。在這之前,我猜您也是想不到它與閃電有關吧。
兩端向外彎曲的線條,體現的是閃電細小的分叉。所以,“申”的本義是象閃電曲折的形狀。
人們看到的閃電沒有盡頭,可向兩頭延長、延緩,且一道閃電有很多細小的分支,向四下延伸開去,故又引申為“延伸”、“伸展、舒展、展開”;
現在常說“申述”、“申論”,不就是像閃電的分叉一樣像四周延伸,展開說明嘛。
我們知道閃電隻是一種自然現象,但古人尚不明确它的原理,看到閃電從天上而來,貫穿天地之間,又有伴随着震耳欲聾的雷聲,便當做是神靈顯現,認為其能通天、通神。
《說文解字》:“申,神也。”則直接将“申”解釋為神,可見“申”是一個很神聖的字。
有觀點認為,古代把“申”看成是連接天與地的一種渠道。像我們現在說的“申請”、“申訴”、“伸張”、“申命”等都跟一種上下之間相關聯的某種方式有關,也是一種向上反映的渠道。
申的屬相是猴。這樣看來,噼裡啪啦的閃電怎麼會和猴子有關系?這還是要和十二時辰聯系起來。
申時,下午三點至五點。天色雖未晚,但太陽也開始漸落西山,此時是猴子最為活躍的時段,叫聲叠起。孟浩然有詩:“天寒雁度堪垂淚,日落猿啼欲斷腸。”
也有說古人見猴群常伸手相援于深洞中飲水,故将伸(申)稱猴,是與“申”的引申義“延伸、伸長”有關。
我們大可聯想一下,或許是古人常在下午三五點,聽到林中猴鳴,或見它們舒展身軀,或伸手取食、或伸手相攜穿梭,故此用“猴”作為“申”的對應屬相。
最後再說個冷知識,問您上海簡稱是什麼,不用想都知道是“滬”,實際上“申”也是。這就跟“猴子”、“閃電”關系不大了,主要是和春申君黃歇相關。據傳,春申君在江浙一帶修建水利、治理水患,造福一方百姓,在上海開通了一條水渠,也就是現在的黃浦江,人們為了紀念他的功勞,便将上海簡稱為“申”。
02 - 酉
說完了“申”,接下來唠唠“酉”。
酉,地支第十位,屬相雞。
您發現了沒,“酉”雖不是生僻字不過日常并不常用,但酉字旁的字 “酒、醉、釀、醇……”是不是都很熟悉?哎,等會兒,這幾個字很明顯都和“酒”沾點邊。
沒錯,因為“酉”和“酒”關系大着呢。
甲骨文“酉”
酉的甲骨文,就是酒壇的象形。上面一橫表示蓋子,中間一橫象征裝飾的紋飾,身子像一種尖底瓶。
新石器時代文化尖底瓶
據說在一次近半月的雨災中,古人發現進了水的盛放谷物的容器裡散發出一種醇香,嘗了感覺口感不錯,就開始研制這種液體,繼而就漸漸發明了釀酒技術,并繼續用這樣類似這樣的容器盛酒。
有觀點說“酉”是酒的本字,而“酒”之所以為酒,是因為“酉”被假借為地支之一,故有“酒”。
酉時,下午五點至晚上七點,按現在,咱這個點兒差不多該下班回家吃晚飯了。古人也一樣,收工回家,溫壺熱酒,往炕頭上一坐,喝點小酒解解一天的疲勞。這麼理解的話,此時稱“酉時”是很有道理滴。
等等,雞呢?
太陽将落,勞作一天的人們回家休息了,雞也忙于歸窩。《詩經·國風》中《君子于役》一詩便說:“雞栖于埘(shí,雞窩),日之夕矣。”看來不隻是人想下班了,動物也想休息了。
大膽猜測想象一下,古人日落勞作結束回到家裡,溫酒小酌,正好看見一群群雞“咯咯咯”的鑽回窩裡,這雞和酒不就都連上了。
03 - 戌
地支第十一位,戌。
細心的uu肯定發現了,“戌”和天幹第五位“戊”很像,前者隻比後者多了一筆。前面說“戊”是一種兵器,作為它的胞弟,戌自然也與兵器相關。
戌,本義是一種長柄、寬刃的兵器。有說法稱它比戊還要大,殺傷力更強,如此說來,戊才是弟弟。
甲骨文“戌”
戌月是農曆九月,深秋已至,滿目皆是肅殺的氣息。《說文解字》解釋:“戌,滅也。九月陽氣微,萬物畢成,陽下入地也。” 也就是說在戌月期間,陽氣微弱,萬物由盛轉衰,這與兵器戌給人陰冷、沒有生氣的感覺是一緻的。
戌的屬相是狗。戌時是指晚上七點至九點,這個點兒人差不多都準備洗洗睡了,夜深人靜之時,狗開始守夜。狗夜間視覺和聽覺都很靈敏,可以快速發現異常,人們相信忠誠的狗,讓它看門,自己放心的睡去。
04 - 亥
咱們接着講講剩下的最後一個小老弟——亥。
亥,十二地支的末位,屬相是豬,巧了,它的本義也是“豬”。
“亥”是象形字,上端短橫是頭部,中間的曲線是豬的脊背,腿、尾具備,活脫脫一隻躺着睡覺的豬。
同樣表示“豬”的漢字還有它——“豕”,長得和“亥”很像。
它的甲骨文字形顯然要比“亥”更加形象一些,連豬渾圓的肚子都體現了出來。
《說文解字》:“豕,彘也。”古代稱豬為彘。既然“豕”、“亥”都是“豬”,為什麼還有兩種寫法?
有說法認為,豬原本應寫作“豕”,但在傳抄過程中,可能不慎抄寫成了“亥”,這樣一錯再錯,“亥”也成了豬。所謂“魯魚豕亥”,說的是人們把“魯”抄錯成“魚”,把“豕”抄錯成“亥”,這個成語用來形容書籍在撰寫或刻印過程中的文字錯誤。
亥時,十二時辰裡最後一個時辰,指夜間九點至十一點。在此期間,人大多已經處于睡眠狀态,豬圈裡的豬也睡得正香,但豬睡得可不老實,人們于睡夢之中還能聽見豬拱槽的聲音,萬籁俱寂之時,一點聲響都會變得異常清晰。可能正因如此,人們于此時聽的多了,索性用豬與亥時對應。
東漢陶豬圈
豬在現在的人們的眼裡,豬似乎總是被當成懶惰、愚蠢的象征,日常口語中,“豬”也會被當成貶義詞,用來罵人。
爽子經典片段
但在古代,豬可是神聖的,是财富、豐收、吉祥如意的象征。人們用豬頭祭祀,祈求福氣。它的神聖甚至能與龍并肩,例如紅山文化的玉豬龍,制作精美,非一般人能擁有,專家推測它是财富、身份地位的象征。
玉豬龍
至此,十天幹與十二地支已經全部介紹完啦。天幹地支承載着古人對自然現象變化、寒來暑往更替、時間流逝的規律總結。
前面我們也說了,天幹之變是人難以猜測的,地支之變雖動猶靜,且人生長于地之上,對地的了解總歸多于天。
既然都是對萬物規律的表現,“子醜寅卯……”顯得多拗口和複雜,對于不識字的人來說是很不方便的。像十二時辰,并非所有人都能很快反映過來子時、醜時對應什麼時間。而将其與動物聯系起來,人們提到該種動物,聯想它的生活習性,自然要方便理解得多,滿足普通百姓的需求。
總的來看,地支十二種動物中,有人類馴化的牲畜如牛、樣、豬、狗等,也有人們熟悉的野生動物如虎、蛇、猴等,還有傳說中的神獸龍。
這些動物與當時人們的生活聯系緊密,人們選取它們作為地支屬相,自然是考慮到了與日常生活的聯系,以及自己對它們的熟悉程度。
END
天幹地支系列就到此結束啦。您有什麼見解,歡迎留言哦~
敝帚字珍
漢字文化博大精深,
我們常用的漢字隻有不到3000個;
新華字典收錄漢字約8000個;
現在的電腦手機等終端,
可顯示漢字約30000個;
2005年的國家标準GB18030-2005,
收錄漢字7萬多個;
而最新的國際标準10646,
收錄漢字9萬多個。
漢字再多,
如果不認識、在電腦上打不出來,
這些漢字文化就都丢了。
我們要做的,就是和您一起,
尋找漢字的文化。
歡迎您關注:敝帚字珍。
點關注,不迷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