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作品總能引起人們感情的共鳴和後世的不斷回應,《蒹葭》也不例外。這首流傳了幾千年的作品,至今讀來仍令人回味無窮,令人深思,給人啟迪。
“蒹葭”中的蒹即荻,葭即蘆。蘆葦尋常見,河岸邊、湖邊到處都是;荻花形似蘆葦,地下莖蔓延,葉子長形,紫色花穗,生長在水邊,莖可編席箔,是秋天經典的物象,也是秋日的詠歎調。荻以柔為美,從莖到花,纖細而文雅。
在詩人的筆下,蒹葭、伊人給我們帶來無限遐想。有人認為“在水一方”的“所謂伊人”隐喻周王朝禮制。如果逆周禮而治國,那就“道阻且長”、“且跻”、“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如果順從周禮,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意思是治國有希望;有的認為,“伊人”即“賢才”,“賢人隐居水濱,而人慕而思見之。”或者“征求逸隐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見。”;也有的認為,“伊人”是指心上人,比喻愛情。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詩人陷入煩惱。
由于此詩寫的事無從查實,詩中的“伊人”所指亦難征信,故而以上三說均難以最終定論。
在這裡,我甯願把它當作一首愛情詩來解讀。因為愛情是文學作品的“永恒的主題”。後人總喜歡把“蒹葭之思”(省稱“葭思”)、“蒹葭伊人”作為舊時書信中懷人的套語。曹植《洛神賦》、李商隐的《無題》詩也是《蒹葭》所表現的主題的回應。而當代台灣通俗小說家瓊瑤的一部言情小說就叫做《在水一方》,同名電視劇的主題歌就是以此詩為本改寫的。
如果把詩中的“伊人”認定為情人、戀人,那麼,這首詩就表現了主人公對美好愛情的執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貴的,感情是真摯的,但結果是渺茫的,處境是可悲的。
然而這首詩最有價值意義、最令人共鳴的東西,不是抒發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創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難即這一具有普遍意義的藝術意境。好詩都能創造意境。意境是一種格局、一種結構,它具有包容一切具備相似格局、類同結構的異質事物的性能。由于詩中的“伊人”沒有具體所指,而河水的意義又在于阻隔,所以凡世間一切因受阻而難以達到的種種追求,都可以在這裡發生共振和共鳴。正如牛郎和織女中間隔着一條銀河一樣,能引發人們的共鳴和同情。所謂“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了給人看”,也許《蒹葭》就是最早的表現悲情的文學作品吧。
那麼,當我們處在與“在水一方”類似的境遇時,應當欣賞的是它的銳意追求,而不是它的悲觀失望。這首詩以水、蘆葦、霜、露等意象營造了一種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早晨的薄霧籠罩着一切,晶瑩的露珠已凝成冰霜。一位羞澀的少女緩緩而行。詩中水的意象正代表了女性,體現出女性的美,而薄薄的霧就像是少女蒙上的紗。她一會兒出現在水邊,一會兒又出現在水之洲。尋找不到,急切而又無奈的心情如百爪撓心般癢,又如刀絞般痛。就像我們常說的“距離産生美感”,這種美感因距離變得朦胧,模糊,不清晰。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間位置都是模糊的,給人以霧裡看花、若隐若現、朦胧缥缈之感。蒹葭、白露、伊人、秋水,越發顯得難以捉摸,構成了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彩畫。
詩的每章開頭都采用了賦中見興的筆法。通過對眼前真景的描寫與贊歎,繪畫出一個空靈缥缈的意境,籠罩全篇。詩人抓住秋色獨有的特征,不惜用濃墨重彩反複進行描繪、渲染深秋空寂悲涼的氛圍,以抒寫詩人怅然若失而又熱烈企慕的心境。詩每章的頭兩句都是以秋景起興,引出正文。它既點明了季節與時間,又渲染了蒹蒼露白的凄清氣氛,烘托了人物怅惘的心情,達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藝術境地。“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輝映,渾然一體,用作起興的事物與所要描繪的對象形成一個完整的藝術世界。
總之,《蒹葭》這首詩把暮秋特有景色與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相互交融,從而渲染了全詩的氣氛,創造了一個撲朔迷離、情景交融的意境,正是“一切景語皆情語”的體現。不論是從欣賞的角度,還是從創作的角度,都值得借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